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萬曆並非昏君 萬曆皇帝在萬曆三大徵中的表現

萬曆並非昏君 萬曆皇帝在萬曆三大徵中的表現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3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三大徵”曠日持久,歷時近十年,到萬曆二十八年六月結束。“三大徵”雖都以勝利而告終,但每場戰爭都是一波三折,驚心動魄,勝利的同時也付了出了慘重的代價。以至於每讀段歷史,一股寒意油然而生。驚歎之餘我們不禁要問:爲什麼會這樣?是什麼原因使“三大徵”進行的這樣艱難?爲什麼最後會取得勝利?透過這“三大徵”我們看到了什麼?冷兵器時代,戰爭中人的因素的主導作用更爲突出,下面我們分析一下人在這三大徵中的作用。

公元1572年,萬曆帝9歲繼位,早年勵精圖治,頗有作爲。張居正死後,萬曆帝本人出現了大倒退,明朝由治轉亂。

關於萬曆帝出現大倒退的原因說法很多,有一種說法就是萬曆帝從小接受正統教育,年少時受到由首輔張居正形成的外圈與掌印太監馮保形成的內圈的影響與壓抑,並十分依賴他們,加之張馮結爲聯盟,李太后又十分支持,馮保對皇帝的約束力更爲深厚,正是這種內外的相制使得萬曆在青少年時期表現的循規蹈矩。而張居正的病逝及馮保的攬權使得正式獲得絕對權力的萬曆找到了發泄十年壓抑的極好時機。一下子失去了掣肘的強臣,制約力頓時消失,萬曆的權欲甦醒:倒馮籍張,極端的權力卻導致了萬曆極端的放肆,開始大倒退。

萬曆並非昏君 萬曆皇帝在萬曆三大徵中的表現

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們不妨還要考慮一下人的本性,任何人都有一個本性,有時後天客觀環境的影響對改變一個人的本性作用不大,客觀環境只能使人的本性不同程度地表現出來。張居正的死使得萬曆帝的本性開始得以發揮,並指導着他的思想和行動。

萬曆帝的本性是什麼?一個字:“貪”,這個貪字滲透到各個方面。政治上貪權;經濟上貪財;生活上貪生;思想上貪名。

萬曆帝政治上貪權,他特別有心計,不受任何人擺佈,雖然不理朝政但始終大權在握,寧可不補官缺。哪怕自己錯了,在錯誤沒有明顯暴露出來,沒有遭受重大損失的時候萬曆帝絕不動搖。萬曆帝要是想用哪個人,在沒有明顯用錯之前,想辭職都不會被批准。從皇帝的角度而言,這一點也是有利的,可以說,這是萬曆三大徵最終取勝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