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忽必烈爲啥重視海軍?只因攻宋教訓太過慘痛

忽必烈爲啥重視海軍?只因攻宋教訓太過慘痛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元戰爭從公元1234年開端,到公元1279年完畢,前後長達45年之久。這期間,宋朝先後換了5個皇上(理宗、度宗、末代三帝),蒙元那邊指導班子也換了3屆(窩闊臺、蒙哥和忽必烈)。元朝最終獲勝,但從蒙古人以往的戰績來看,這成功真實是“來之不易”。

  

忽必烈爲啥重視海軍?只因攻宋教訓太過慘痛

網絡配圖

      昔日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不只在江淮、四川等地作戰接連受挫,以至連“御駕親征”的大汗蒙哥,都把命丟在了小小的江防要塞釣魚城下。

對此,老崔認爲南宋在戰爭中前期佔領了“天時+人和”,即江南水網和巴蜀山地不便蒙古騎兵馳突,而宋軍所具有的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水師,也讓其得以結實掌控着中國南方廣闊水域,從而抵擋住蒙古侵略者一波又一波的入侵。

衆所周知,蒙元軍隊(包括收編的大批北方地主武裝)多系“旱鴨子”,他們在平原(或草原、大漠)上可謂無敵,必要時(比方山地、攻城)棄馬步戰也能發揮較強戰役力,唯獨碰上江河湖海就抓瞎。

  

忽必烈爲啥重視海軍?只因攻宋教訓太過慘痛 第2張

網絡配圖

     南方不比北方,想當年北宋防禦遼金就怕寒冬臘月,氣溫驟降,金國騎兵直接跨過冰封黃河就能殺奔汴梁城下。記得有回金軍發起“冬季攻勢”,當面的宋朝河防部隊大約也就幾個步兵營吧(冷兵器時期軍隊火力和機動性差,沿河防禦只能分散部署),後者眼瞅着敵人騎兵衝過河才醒徵過來。不過,這些宋軍步兵倒也血性,一邊自發拼死抵禦,一邊派人速往前方告警……

但同樣場景換到南方,畫面就不太一樣了。金兀朮(完顏宗弼)南下虜掠,把南宋都城臨安都攻破了,結果卻先勝後敗,被韓世忠所率水軍困在黃天蕩48天,差點有去無回。金兀朮拼死突圍退回江北後就跟變了個人似的,整天神叨叨的,碰上親朋故舊必要拉着人家手哭上一鼻子,而哭訴內容翻來覆去就是他過長江時如何艱險、好幾次把小命搭上云云。

在中國古代戰爭中,“南船北馬”可不是一句簡單的諺語。

 

忽必烈爲啥重視海軍?只因攻宋教訓太過慘痛 第3張
 

網絡配圖

能讓北國猛將一戰變成“祥林嫂”,看來這“南船北馬”真不是一句簡單的諺語。由於“使船如使馬”,水戰經歷豐厚,南宋堅持這一戰略優勢達百餘年之久。1161年金軍海陸分兵南侵,結果金水師在山東靈山衛(今屬青島)海域遭北上奔襲的南宋水軍全殲,走陸路的金軍主力也因渡江戰役失敗而激起兵變,金主海陵王完顏亮被叛軍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