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諸葛亮是從哪些方面判讀出劉璋“闇弱”的?

諸葛亮是從哪些方面判讀出劉璋“闇弱”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璋生於何時不是很清楚,但是卒於何時卻非常的明白,劉璋因病死於公元220年,據說是抑鬱而終,從劉璋不算長的一生來看,劉璋是一個善良的性格柔弱的人,也是一個沒有領導才能,並且比較糊塗的人,對於益州牧這個職位來說,劉璋完全的不能勝任,正是因爲坐在了一個自己不適合的位置上,所以劉璋的麻煩多多。 

諸葛亮是從哪些方面判讀出劉璋“闇弱”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劉璋一開始的時候被自己的父親劉焉留在了京城,劉焉自己卻去了蜀漢做了益州牧,成爲了一方諸侯,後來劉璋被朝廷派遣去給自己的父親下旨,於是劉焉將其留在了身邊,後來其兩個在京城的兄長都被李傕殺死,劉璋卻幸運的逃脫了。

公元194年,劉焉去世,劉璋在趙韙的舉薦下接替了父親的職位做了益州牧,可以說劉璋的不幸從接任的那一天就開始了。剛剛上任的劉璋就遭到了將領沈彌、婁發、甘寧的反對,後來越來越多的將領反對劉璋,叛離了劉璋,就連舉薦其當上益州牧的趙韙也在公元200年叛離了劉璋,可見劉璋是多麼的不得人心。

劉璋一生中所作出的正確的決策非常少,迎接劉備入蜀漢可以說是其最大的錯誤,無異於引狼入室。公元211年,劉璋不顧衆臣的強烈反對迎接劉備進入了蜀漢,而後又聽信了張肅的話,殺死了建議劉備入蜀漢的張鬆,與劉備開戰,經過三年曠日持久的戰爭,劉備派人去勸降,劉璋非常的聽話,竟然又不顧衆臣的反對投降了劉備。

公元220年,東吳殺死了關羽,奪回了荊州,讓劉璋做益州牧,劉璋於是到了秭歸,不久就病死在秭歸。

劉璋手下大將

劉璋是一個性格柔弱,沒有謀略的人,做不到審時度勢,也缺乏必要的管理能力,所以劉璋繼位後,很多有能力的部將都紛紛反叛,自立門戶,諸葛亮說劉璋“闇弱”勸劉備去蜀漢落腳這是再恰當不過的,即使是沒有劉備劉璋早晚也會被別人所取代,劉璋的失敗是其自身的因素造成的,下面我們就來歷數一下有哪些大將叛離了劉璋。  

諸葛亮是從哪些方面判讀出劉璋“闇弱”的?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劉璋在公元194年繼位成爲益州牧,跟隨而來的就是大將沈彌、婁發、甘寧反對劉璋,於是劉璋派趙韙去攻打他們,趙韙將其擊敗,三人於是投奔了荊州。

公元200年,趙韙也叛離了劉璋,並且蜀漢多地響應,後來經過較長時間的戰鬥,趙韙兵敗被殺。

後來張魯見到劉璋這樣無能也開始不聽劉璋的號令,於是劉璋殺死了張魯的母親,張魯也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可以說劉璋當政後沒有做出一件讓蜀漢將官看得上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不氟劉璋的管理,劉璋的威信降到了非常低的地步。除了上面反叛出去的將領之外,劉璋的部將還是很多的,比如還有法正、龐懿、孟達、李異等,這些將領也是希望劉璋繼續跟後來入蜀漢的劉備拼死一戰的,但是劉璋卻選擇了投降,劉璋說:“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沒有給百姓施加恩德,卻打了三年,許多人死在草莽野外,只是因爲我的緣故。我怎麼能夠安心!”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劉璋的仁慈,也可以看出在那個年代像是劉璋這樣柔弱仁慈、沒有謀略的人是完全不能勝任一方諸侯的位置的。

劉璋闇弱

諸葛亮是歷史上享有盛名的有謀之士,在隆中耕讀的時候就已經預測到將來的天下必定是三分而治,著名的隆中對就提到了當時位於益州的劉璋,指出劉璋“闇弱”,爲當時還非常弱小的劉備明確的指出取益州,然後建立蜀國從而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的道路,諸葛亮是一個神人啊,劉璋的“闇弱”表現在什麼地方呢?下面我們分析一下。 

諸葛亮是從哪些方面判讀出劉璋“闇弱”的?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闇弱”是什麼意思,闇弱就是昏庸無能,懦弱的意思。從劉璋的很多做法中我們就可以知道諸葛亮的說法是非常正確的。

首先作爲一個將領,劉璋不能做到籠絡人心,這從越來越多的將領走向了反叛的道路就可以見到一斑,一開始是沈彌、婁發、甘寧被劉表策反開始起兵反對劉璋,劉璋慌忙讓舉薦自己的趙韙出兵去平叛,後來甚至連舉薦劉璋做了益州牧的趙韙也走上了反叛的道路,甚至是趙韙一反叛多地都開始相應,可見得劉璋是多麼的沒有人緣,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劉璋是一位多麼不會籠絡人心的人。

再者劉璋非常的昏庸,是非常糊塗的一個人,沒有自己的主見,不能做到審時度勢,劉璋一開始的時候是向曹操伸出了橄欖枝的,但是派遣張鬆去曹操那裏示好的時候曹操慢待了張鬆,於是張鬆懷恨在心,鼓動劉璋與劉備聯合共同對抗曹操,劉璋竟然同意了,而後,更是聽了張鬆的話,迎接劉備入川,無異於引狼入室,後來劉璋後悔了,又聽從了張肅的說辭殺死了張鬆,愚蠢的主動與劉備開戰,這是劉備求之不得的事情,最終卻又不能與劉備奮戰到底,再次聽從了簡雍的勸降,投降了劉備。從這些出爾反爾、自相矛盾的舉措中我們可以看到劉璋是一個多麼沒有主見的人,根本就是昏庸的很,而且非常的懦弱。

所以說諸葛亮說劉璋“闇弱”是非常正確的,作爲一個“闇弱”的人在那個列強蜂起的年代想要守住川蜀那麼大一塊肥肉真真的是不可能的。

 劉璋的結局

劉璋生於何時不是很清楚,但是死亡的時間卻非常的清楚,劉邦死於公元220年,劉邦是三國時期一個具有悲劇性的人物,劉璋生性比較懦弱,不具備作爲一個統帥應該具備的素質,這樣一個人卻當上了一方諸侯,其結果是悲劇性的也就在所難免,我們現在說“性格決定命運”,劉邦的性格特點決定了其人生的悲劇性。  

諸葛亮是從哪些方面判讀出劉璋“闇弱”的? 第4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公元194年,劉邦繼承了父親的益州牧的位置,成爲了蜀地的最高的軍政首腦,但是劉邦在當了益州牧後做出的決定可以說沒有一件是能夠稱得上高明的。當劉邦當上益州牧之後,劉邦父親部下的將領沈彌、婁發、甘寧就起兵反對劉璋,劉璋慌忙讓趙韙去平叛,三人兵敗去了荊州,從這裏我們也許已經可以看到劉邦當上益州牧並不是衆望所歸。

劉邦無法讓自己蜀地內的子民獲得其溫仁的好處,反對劉璋的叛亂可以說是此起彼伏,最終200年,擁立劉璋的趙韙也開始反叛,張魯原來依附於劉璋的父親後來也不聽劉璋的話,而劉璋愚蠢的殺死了張魯的母親,張魯於是毫無顧忌的走上了反對劉璋的道路。

公元208年,劉璋更是聽信張鬆的話,不僅僅出兵幫助劉備攻打曹操,甚至是在公元211年親自迎接劉備入蜀地,可以說引狼入室,劉璋本來的目的是想讓劉備去消滅張魯,但是劉備的目的卻是要做蜀地的主人,取代劉璋。劉璋愚蠢的決定讓其自食其果,很快劉璋主動挑起了與劉備之前的戰爭,戰爭長達三年,公元214年,劉璋又不顧屬下的反對,聽從了簡雍的勸降,投降了劉備。公元220年,東吳殺死了關羽,收復了荊州,劉璋被再次被放在益州牧的位置上,但是不久劉璋就病死了。

劉璋的悲劇人生可以說從當上益州牧的那一天起就開始了,一個人在一個不適合自己的位置上煎熬着,是非常難受的,我想劉璋肯定也飽受了痛苦的,看着那麼多的人反對自己,看到自己屢屢做出錯誤的決定,我想那種挫敗感是讓人非常痛苦的,於是劉璋鬱鬱而終也就在所難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