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諸葛亮爲什麼會成爲蜀漢史上唯一的丞相?

諸葛亮爲什麼會成爲蜀漢史上唯一的丞相?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先來說說丞相在秦漢意味着什麼。

丞相制度起源於秦,而成熟於漢。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共掌朝廷軍政大權。其中,丞相因爲負責全國的日常行政管理,所謂丞相府,在秦朝和漢朝前期很長一段時間,實際上就是全國的行政中樞,擁有大量的屬員。

很顯然,丞相的權力過大,對皇權是很大的威脅。秦朝就已經表現得非常清楚了,呂不韋、李斯、趙高先後弄權,矇蔽皇帝,尤其是到李斯的時候,秦始皇突然駕崩,他和趙高就立胡亥爲帝,是爲秦二世,完全是爲了便於他們操縱朝廷。趙高後來又在政治鬥爭中害死了李斯,又害死了秦二世,差點篡位爲帝。

所以,西漢中期開始,皇帝就開始在宮中設置一些官僚,協助皇帝處理政務,比如尚書,是爲內廷官。內廷權力依託於皇權,逐漸擴大起來,對相權形成了一定的制約。

到西漢末年,仿古改制,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改爲三公官,也就是司徒、司空和司馬。相比於丞相制度下朝廷權力過於集中於丞相府,司徒雖然名義上繼承了丞相的權力,但實際上比丞相的權力要小。

  

諸葛亮爲什麼會成爲蜀漢史上唯一的丞相?

網絡配圖

   東漢基本沿襲了這套體系,但因爲東漢中期開始,皇帝常常年幼,經常出現外戚以大將軍輔政的局面,實際掌握軍政大權,司徒、司空的權力逐漸減弱。到東漢晚期,能否參與朝廷軍政事務處理,往往取決於在職銜中是否“錄尚書事”,不帶這一條,無論職位是什麼,實際權力都是要大打折扣的。

所以,在漢末的語境下,真正掌握內外軍政大權的權臣,一旦將皇帝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往往會突破常規,讓皇帝封自己當相國,從而凌駕於整個官僚體系之上,真正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當他們真正處在萬人之上的位置上的時候,也意味着一人之下的局面不會太久了。

比如董卓,在廢立皇帝之前,先是當了司空,然後又改爲太尉,都還在常規之中。而在廢立皇帝之後,就乾脆拜相國了,“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置家令、丞”,就等於用自己的相府取代了朝廷,執掌內外文武權力。劫持漢獻帝遷都長安之後,董卓更是號稱太師,對朝廷公卿連面子上的尊重都沒了。

董卓死後,觀衆大亂,曹操將漢獻帝劫持到他自己的地盤許昌,先是以鎮東將軍假節鉞、錄尚書事,不久後就讓皇帝封自己爲大將軍。但當時袁紹勢力比曹操大很多,袁紹自稱大將軍,曹操不願意得罪袁紹,就改爲司空,行車騎將軍。

這一時期,雖然漢獻帝名義上仍然有一個小朝廷,設置了公卿將相,但實際上這些職位都只是坐享高官厚祿的閒職而已,並沒有什麼實權。真正掌握內外軍政大權的,是曹操的司空府下屬的文武僚屬。

當然,曹操親信的文武臣僚,往往既有司空府的職位,又有漢獻帝的朝廷的職位。比如荀彧,實際上是服務於曹操的,但他同時也是漢獻帝的侍中。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曹操以此來控制漢獻帝的活動,將漢獻帝變成一個幽禁深宮的傀儡。

建安十三年,曹操徵烏丸之後,已經開始做南征劉表的準備,又改變了官制,廢除了三公官,重設丞相、御史大夫,曹操自己就當了丞相。這種名義上的變化就意味着,本來作爲曹操司空幕僚的僚屬開始和漢獻帝的朝廷逐步合併。

曹丕篡漢之後,曹魏又開始逐步恢復東漢的官至,但也做了許多調整和改變。在東漢掌握實權的司徒、司空和太尉在這一時期逐漸變成閒職,甚至只是給予德高望重的元老重臣的一種榮譽性的官銜。

其中比較著名的,比如王朗就擔任過司空、司徒,鍾繇曾擔任過太尉,華歆也曾擔任過司徒。但實際掌權的是大將軍和大司馬。曹丕去世時任命的四位輔政大臣中,就包括大司馬曹休、大將軍曹真。

曹爽專權時,除了已經有的大將軍官職之外,又給自己加侍中。爲了排擠司馬懿,曹真就讓他當大司馬,因爲大臣認爲曹魏建國以來,幾個大司馬都死在任上,不太吉利,就給了司馬懿一個看上去名位崇重但並沒有什麼實權的太傅,司馬懿也很識相的稱病不朝,閉門不出。

曹爽爲什麼要讓司馬懿當大司馬呢?因爲他有了侍中的權限,負責向皇帝奏事的尚書在奏事的時候,侍中是有權名正言順地在旁邊聽的,沒有侍中這個名號,就沒有這個資格。如果有錄尚書事的名號,就更加名正言順了。

 

諸葛亮爲什麼會成爲蜀漢史上唯一的丞相? 第2張

網絡配圖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已經掌握了曹魏主要的軍政權力,但仍然有一些忠於曹魏的元老重臣還在。所以,齊王芳曾拜司馬懿爲丞相,他固辭不受。賜入朝不拜,又賜九錫,司馬懿只接受了入朝不拜。在平定王凌之叛後,齊王芳又封司馬懿爲相國,他仍然沒有接受。

所以說,在漢末到三國這段時期,在基本上繼承了東漢官制的曹魏和蜀漢,丞相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官制。擔任丞相併且錄尚書事,就意味着他是朝廷真正的掌權者,軍政大權都掌握在他手裏。

當然,諸葛亮的情況稍微有些不同,在劉備還在世的時候,他就已經是丞相了。這是因爲,在劉備稱帝之後不久,就開始準備伐吳,劉備的精力主要用在軍事上,而在內政方面則基本上委託給了諸葛亮。從伐吳到駕崩,劉備都不在成都,實際上執掌蜀漢朝廷的,也是諸葛亮。

劉備駕崩時,劉禪才只有十七歲,就託孤給諸葛亮。因爲諸葛亮在劉備時期就已經在蜀漢獲得了崇高的威望,所以他是非常自然地從劉備手中接過了蜀漢的內外軍政大權,無論大小事務,都由諸葛亮全權處理。這也就是劉禪後來說的“政由葛氏,祭則寡人”的局面。

  

諸葛亮爲什麼會成爲蜀漢史上唯一的丞相? 第3張

網絡配圖

   在諸葛亮去世後,蔣琬、費禕相繼掌權,但他們的威望和功勳都是無法與諸葛亮相比的,自然也不可能完全掌握蜀漢政權的內外軍政大權,而必須由其他人分擔一部分。所以,蔣琬、費禕正式掌權的名義是大將軍、錄尚書事,而不是像諸葛亮一樣的丞相。

到姜維時期,雖然也先後擔任過大司馬、大將軍,但是因爲沒有錄尚書事的權力,所以他實際上只是軍事將領,而沒有處置行政事務的權力。

蜀漢後期,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先後擔任過侍中、尚書僕射,都是非常親近皇帝的職位,實際上是參與機要事務處理的。末期,諸葛瞻爲行都護衛將軍,和輔國大將軍董厥同平尚書事。

但這時候黃皓弄權已經比較嚴重了,實際上形成了東漢中後期那種內廷、外朝與中朝並立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