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龐勳爲什麼要發動起義 龐勳發動起義的原因是什麼

龐勳爲什麼要發動起義 龐勳發動起義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懿宗鹹通九年(868年),大唐帝國的西南腹地爆發了一起羣體性事件。此次事件的策源地在桂州(桂林),事件的領導者叫做龐勳。事件的內容,既不是罷工罷市,也不是罷課罷飯,而是戍卒起兵!這便是唐朝末年赫赫有名的“龐勳之亂”。北宋大儒宋祁在編撰《新唐書》時,曾如是總結道:“唐亡於黃巢,而禍基於桂林。”換句話說,唐朝滅亡的導火線,正是發生於桂州的龐勳起義。

龐勳爲什麼要發動起義 龐勳發動起義的原因是什麼

龐勳是戍邊將領,按道理應該保家衛國,怎麼會起兵造反呢?

唐懿宗時期的大唐帝國,已經病入膏肓、搖搖欲墜。《新唐書》中說唐懿宗“以昏庸相繼”,其實是便宜他了。文化人講究仁義道德,即便是再糟糕的皇帝,史書中也不過是“昏庸”、“殘暴”等寥寥數語。假如允許史官們用粗俗一點的話來描述,指不定寫出什麼難聽的話來呢。

在唐懿宗柄國期間,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在朝中,唐懿宗任用奸佞、賞罰不明。當時亂象橫生,別的不說,僅宰相一職,他就一口氣換了21位。大唐帝國的邊陲要塞,和朝中一樣,也拉響了急促的警報。

三年之後就可以回家?

鹹通四年(863年),南詔國三次派兵進攻安南,並攻陷了交趾(位於今越南河內)。如您所知,王勃的父親王福峙,曾經擔任過交趾縣令。也就是說,交趾屬於大唐帝國神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懿宗雖然昏庸,卻也懂得保疆守土。面對南詔的狼子野心,唐懿宗拍案而起,決定寸土必爭。當時,徐州一帶“土風雄勁,甲士精強”,有點類似於現在的武術之鄉什麼的。於是,唐王朝命令徐州節度使孟球招募數千人前往赴援。援軍之中的800人,負責戍守桂林。按照約定,這些駐守桂林的徐州士兵,三年以後可以重返蘇北老家。

《漢書·元帝紀》雲:“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從古自今,中國老百姓都講究“安土重遷”,把鄉土看得比什麼都重要。文人墨客的詩句中,動不動就流露出思鄉之情。而且,越是節日,越想家。背井離鄉的時候,回家就成了壓倒一切的首要任務。

不停的“加班”何時是個頭啊?

從鹹通四年駐守桂林算起,到鹹通六年,剛好是三個年頭。然而,到了鹹通六年的時候,這支駐紮在桂林的部隊,卻成了“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因爲無人問津,雖然三年的期滿,換防始終無從談起,不停地“加班”何時是個頭啊?

盡 管桂林山水甲天下,戍卒們卻無心欣賞,他們情願回到魂牽夢縈的老家徐州。一年過去了,又一年過去了……翹首以盼,望眼欲穿啊,終於盼到了鹹通九年。這一回,該換防了吧?該不用加班了吧?可以回到徐州了吧?

到鹹通九年,這批戍卒已經在桂林駐守了整整六年。令他們想不到的是,這一次,他們依然被告知不能返回老家!

不行,我們要回家!

戍卒們不死心,曾多次向領導打報告:我們不加班了,我們要回家。請求返回徐州。當時的徐泗觀察使是崔彥曾,戍卒能否回家,全靠他老人家一句話。崔彥曾還在猶豫,徐泗將領尹戡、杜璋、徐行儉異口同聲,要求戍卒再多留守桂林一年。繼續留守的理由很簡單:“軍帶匾乏,難以發兵。”

“老子”不幹了,回家!

苦苦等待了六年,回家的夢想,被一句輕描淡寫的“軍費不足”敷衍過去。是可忍,孰不可忍。戍卒們忍受了再一再二,卻無法忍受再三再四的欺騙和愚弄。

戍卒憤怒了!

駐守桂林的徐州戍卒憤怒了!

龐勳爲什麼要發動起義 龐勳發動起義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戍卒當中,許佶、趙可立等九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掉了都頭王仲甫。從性格上劃分,許佶和趙可立屬於四種性格類型中的膽汁質,脾氣暴躁、容易衝動。他們衝動的直接後果,便是擁立龐勳爲都將。於是,戍卒中的糧料判官龐勳閃亮登場,成爲這支戍卒的領導者。

回家的誘惑是巨大的,產生的力量是無窮的。龐勳從桂林起兵,竟然一路打回徐州!

令人歎爲觀止的是,龐勳起義雖然僅僅持續了一年多時間,卻攻佔了徐州,以及江蘇、安徽、山東、河南交界處的大量州郡,併成功地控制了江淮地區,切斷了江南的經濟命脈。起義隊伍最爲龐大的時候,竟然有接近20萬人。

龐勳起義就像一條巨大的導火線,雖然被很快熄滅,但它卻引爆了規模更大的黃巢起義。黃巢不但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喊出了自己的政治口號,而且攻破了大唐的首都長安。

黃巢起義被鎮壓以後,是越演越烈的藩鎮割據。公元907年,節度使朱溫廢掉唐朝最後一個皇帝唐哀帝,建立後梁。從此,中國歷史步入了更爲黑暗和混亂的五代時期。這次因“加班”導致的動亂,也差點亡了大唐。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