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此人爲兩個朝代都立下大功 爲何卻兩邊不討好

此人爲兩個朝代都立下大功 爲何卻兩邊不討好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人們除了追求生前的好名聲,對於死後的評價,也是非常看中的。比如說明朝正德年間的內閣首輔李東陽,他在臨死時,遲遲不肯嚥氣。大學士楊一清大概猜出來他嚥不了氣的原因,走到他牀前偷偷告訴他,等他死後,會給他文正這個諡號。經天緯地曰文,內外賓服曰正。可以說文正是一個文人,畢生的追求。聽到這個以後,馬上就要上西天的李東陽居然能神奇的向楊一清磕起頭來。可見,古人對死後的評價有多麼在乎了。

此人爲兩個朝代都立下大功 爲何卻兩邊不討好

網絡配圖

而明朝還有一個人,他死後所取得的哀榮,是前所未有的。皇帝聽到他的死訊後,慟哭輟朝,就是說哭的稀里嘩啦,朝都不上了。還親自爲他寫祭文,而且還賜祭九壇。大家都知道清朝平叛了太平軍的曾國藩,也不過死後賜祭一罈。可以說賜祭九壇,是大臣們死後能獲得的最高榮耀了。

而且皇帝還說什麼“聞卿絕食數日,氣息奄奄,倒地而死,目猶不瞑”,意思是說:我聽說你兵敗被俘,絕食了好幾天,最後終於撐不住了,死了,但死後還是大義凜然的不閉眼。又說他“死事重於泰山,意氣化爲長虹。”咱說到這裏,喜歡明史的朋友們肯定都知道我說的是洪承疇了。

此人爲兩個朝代都立下大功 爲何卻兩邊不討好 第2張

網絡配圖

洪承疇,自幼家貧,但從小聰慧,後來在萬曆年間,考中了進士。雖然他是個文人,但是大家都知道,明末時期國家內憂外患,外部是後金女真兵虎視眈眈,內部是起義軍狼煙四起。洪承疇在陝西任職時,起義軍打到了陝西,他領兵出征牛刀小試,斬殺了義軍三百多人,展現了自己的軍事天賦。此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把起義軍追的是到處流竄,甚至把李自成殺的只剩下十八個人。跑到山裏不敢出來。眼看農民起義就要撲滅了,這個時候,後金軍隊又南下了。崇禎皇帝不得不把他調去防衛清軍。

他去到東北之後,在鬆錦大會戰中,和清軍打了兩年多,雙方投入了十幾萬的兵力,最終還是敗了。這一仗,可以說把明朝的最精銳的部隊也打完了。而他兵敗被俘後,可以說是對於投降,一開始他是拒絕的。如崇禎聽到的消息一樣,他絕食數日,氣息奄奄。

此人爲兩個朝代都立下大功 爲何卻兩邊不討好 第3張

網絡配圖

全天下人都對以爲他深受明朝皇帝重恩,任誰投降他都不會投降的。所以,崇禎對他封妻廕子,樹立楷模,沒想到,追悼會開到一半,前線又傳來消息,洪承疇已經投降了。朝廷動用了那麼大的場面,又是大開追悼會,又是天子御製悼文,又是表彰,最後卻鬧了一個天大的笑話。而洪承疇歸順清朝之後,又爲滿清統一中國立下不世之功。

然而,即便如此,洪承疇卻是誰也不待見他。對明朝他投敵變節,對清朝來說他曾是明朝的大官,唯恐他有什麼小動作。最後老的時候,封了個最低的爵位。而到乾隆年間,乾隆皇帝還專門弄了個《貳臣傳》,作爲反面典型,把曾爲清朝立下大功的洪承疇,徹底釘在了恥辱架上。我想如果讓洪承疇再選一次的話,他一定會選擇倒地而死,目猶不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