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如果李林甫沒死,安史之亂還會爆發嗎?真相是什麼

如果李林甫沒死,安史之亂還會爆發嗎?真相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安史之亂是唐朝的分水嶺,始於安祿山和史思明二人背叛唐朝起兵謀反。說起這個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公元753年,唐玄宗時期的權相李林甫病死,二年多以後,公元755年,安祿山起兵反唐,“安史之亂”爆發。

如果李林甫沒死,安史之亂還會爆發嗎?真相是什麼

談及唐朝的“安史之亂”時,網絡上流傳有一種說法叫“李林甫不死,安祿山不反”。

這是因爲史書上把安祿山造反的其中一部分原因,歸咎於李林甫在宰相位置上的繼任者楊國忠。

有人認爲李林甫活着時,能讓安祿山服服貼貼的,楊國忠上位沒幾年,就把安祿山逼反了。

所以,很多人認爲,若李林甫還活着,有很大可能不會導致“安史之亂”的出現。

這種說法我是不贊同的,安祿山的造反,不是區區一個李林甫能阻止的,安祿山也不會真的畏懼李林甫。

關於李林甫能制服安祿山的說法,主要是因爲史書上的某些記載,如《舊唐書·安祿山傳》中記載:

李林甫爲相,朝臣莫敢抗禮,祿山承恩深。入謁不甚罄折。林甫命王鉷,鉷趨拜謹甚,祿山悚息,腰漸曲。每與語,皆揣知其情而先言之。祿山以爲神明,每見林甫,雖盛冬亦汗洽。林甫接以溫言,中書引坐,以己披袍覆之,祿山欣荷,無所隱,呼爲十郎。駱谷奏事,先問:“十郎何言?”有好言則喜躍,若但言“大夫須好檢校”,則反手據牀曰:“阿與,我死也!”李龜年嘗斆其說,玄宗以爲笑樂。

這些記載都在表明,安祿山在面見李林甫時是如何小心翼翼,甚至被嚇到冬天出汗。

由此,上述記載成爲“李林甫不死,安祿山不反”的最主要證據。

事實真是如此嗎?當然不會,安祿山一代梟雄,怎麼會去害怕李林甫?兩個人不過是都在演戲而已。

當時的歷史背景是,安祿山已經是身兼三鎮節度使,成爲唐朝藩鎮之最,並且,他已經在河北地區經營了十多年,麾下軍力雄厚,勢大難治。

而唐玄宗對待這麼一個勢力龐大的藩鎮,採取的態度是懷柔,比如,允許楊貴妃認安祿山爲義子,並不斷對其進行封賞。

這種態度肯定不對,對待驕兵悍將,只能是剛柔並至,只柔不剛,讓其無畏懼心,絕對會出事。

可唐玄宗已經長時間對安祿山表現出了這種態度,不太好轉變。

如果李林甫沒死,安史之亂還會爆發嗎?真相是什麼 第2張

這個時候,只能是李林甫站出來,在唐玄宗給予安祿山大棗後,由他出面來給予安祿山大棒。

李林甫的身份也適合,唐玄宗是國家元首,李林甫是政府首腦,唐玄宗唱白臉,李林甫當然就要出來唱黑臉。

所以,李林甫在安祿山面前表現出的威嚴,只不過是在替唐玄宗兜底,幫助唐玄宗和大唐王朝來嚇唬安祿山。

而安祿山在暫時無意造反,或需要等待時機成熟後纔會造反的情況下,他也會有意識地配合李林甫嚇唬自己。

安祿山不是笨蛋,他是非常精明的,他能厚着臉皮去當年齡比自己還小的楊貴妃的義子,當然也能忍受在李林甫面前低聲下氣。

安祿山的目的無非是消除唐朝對自己的警惕心。

他在李林甫面前的虛弱表現隨時還會被反饋到唐玄宗那裏,“李龜年嘗斆其說,玄宗以爲笑樂”,於是,唐玄宗也放心了。

安祿山在演戲,李林甫當然也在演戲,他再怎麼權勢滔天,也只能憑藉當了十多年宰相的餘威去嚇唬安祿山,而不敢真的把安祿山怎麼樣。

首先,至李林甫死前幾年,安祿山大勢已成,他背後有了相當龐大的勢力集團,從唐朝內部延伸到域外胡人勢力。

要想清除安祿山勢力集團,或者減低安祿山勢力集團的威脅,已經不是幹掉安祿山這一個人就能搞定的事情了。

安祿山有心反,大半個唐朝會亂,安祿山無心反,殺安祿山,他的部下同樣會讓大半個唐朝亂起來。

唐朝其實是騎虎難下,唐玄宗對安祿山表現出來的懷柔態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迫不得已。

這一點,李林甫很清楚,所以,他也只能演戲來從明面上嚇唬安祿山,勉強維持着中央的威嚴。

其次,從李林甫的私心上來講,他也無法真的對安祿山下手。

因爲,讓安祿山這類胡人擔任藩鎮重要職位,本就是李林甫推出的政治舉措。

而李林甫主張讓胡人擔任藩鎮重要職位,是爲了防止有人立功後回朝擔任宰相,威脅到他的地位。

在唐朝,文武之分不那麼明顯,特別是那些豪族出身的官員,入仕後出將入相是常態,立下軍功後再回朝擔任更重要職務是他們最重要的升遷途徑。

比如唐初的名將李靖、侯君集等,都是通過這樣的途徑出將入相。

不過,這種升遷途徑把胡人這個團體排除在外,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警惕思想還是根深蒂固的,滿朝朱紫也不會讓胡人在朝堂上騎在自己頭上。

因此,李林甫爲了不讓人威脅到他的相位,勸說唐玄宗少用豪族出鎮邊疆,重用胡人武將,《舊唐書·李林甫傳》中記載:

林甫固位,志欲杜出將入相之源,嘗奏曰:“文士爲將,怯當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戰有勇,寒族即無黨援。”帝以爲然,乃用思順代林甫領使。自是高仙芝、哥舒翰皆專任大將,林甫利其不識文字,無入相由,然而祿山竟爲亂階,由專得大將之任故也。

如果李林甫沒死,安史之亂還會爆發嗎?真相是什麼 第3張

所以,安祿山之流能夠獲得相當的權勢,跟李林甫的政治態度息息相關。

在這種情況下,表面上是李林甫能嚇唬安祿山,但骨子裏,李林甫是害怕安祿山們鬧事的。

安祿山或其餘胡人武將要是鬧騰起來,李林甫就要背鍋,唐玄宗要想推卸責任,也是首先找李林甫。

故而,安祿山根本不怕李林甫,李林甫也不敢真把安祿山逼迫到走投無路。

雙方如史書記載上表現出來的嚇唬和畏懼,都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在演戲。

李林甫代表朝廷表示出威嚴,安祿山代表自己的勢力集團表示畏懼,雙方都小心地維持着表面上的和諧和平衡。

所以,我認爲,“李林甫不死,安祿山不反”是不真實的,這是個僞命題有人。

安祿山苦心準備那麼多年,到處裝孫子,只爲了有朝一日能實現自己的野心,唐玄宗都在他要消滅的計劃內,哪會去畏懼誰?

就算李林甫不死,到了需要造反的那一天,安祿山同樣會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