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後宮人物 > 誠孝張皇后爲何被稱爲女中堯舜?她是如何輔佐朱棣的?

誠孝張皇后爲何被稱爲女中堯舜?她是如何輔佐朱棣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1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誠孝昭皇后張氏,明朝初期政治人物,指揮使張麒之女,明仁宗朱高熾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明英宗朱祁鎮和明代宗朱祁鈺祖母。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中國五千年曆史進程中,曾經涌現出很多叱詫風雲的女中豪傑。她們或閃耀於政界、或馳騁於疆場、或揚名於文壇。總之,從古到今,各個領域,都有她們秀麗多姿的身影。

下面要講到的這位巾幗紅顏,被後人稱之爲女中堯舜,她不是別人,她就是明朝的誠孝張皇后。

張皇后本名不詳,歷史上沒有記載,她是河南永城人,指揮使張麒之女。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學識淵博,知書達理,舉手投足間,盡顯大家閨秀風采。

1395年,她以自己百裏挑一的品行,走進了燕王朱棣的視線,被賜婚給世子朱高熾。

婚後,二人情投意合,恩愛有加。一起讀書,一起作畫,一起去郊外打獵。張氏箭法嫺熟,常常都能滿載而歸。

每每這時,張氏都親自下廚,像普通人家的兒媳婦一樣,將獵物燉得骨酥肉爛,然後端到公婆面前。爲此贏得了公婆的一致喜愛。

後來,燕王朱棣成功地奪取了皇位,當上了皇上。朱高熾被冊立爲太子,張氏則被晉生爲太子妃。

朱高熾雖然五官周正,肥頭大耳,一副寬厚仁慈之相。但由於身材肥碩,行動笨拙,朱棣很不喜歡他,數次有改立次子朱高煦的想法。好在徐皇后極力維護長子朱高熾,朱棣也因爲孫兒朱瞻基,最終沒有將易儲之事付諸實施。

誠孝張皇后爲何被稱爲女中堯舜?她是如何輔佐朱棣的?

提到朱瞻基,不得不提這樣一段小插曲。

據說朱瞻基出生前,朱棣做了一個夢,夢見朱元璋送給他一枚大印,印上刻着八個字“傳至其孫,永世其昌”。

朱棣從夢中喜滋滋醒來,下人來報,說張氏剛剛給他添了個長孫。

朱棣聞聽,心裏一動,趕緊叫人把孩子抱來,他一刻都等不了了,他想看看這小嬰兒到底長什麼樣。

當嬤嬤掀開棉被一角,裏面的小朱瞻基,衝着他咧嘴一笑時,朱棣的心都快融化了。他暗自嘀咕道:“好一個孫兒,鼻直口方,英氣逼人,老朱家後繼有人了”。

朱棣將朱瞻基當成了心肝寶貝,自從有了朱瞻基,他對朱高熾的態度也有了改觀,朱高熾才能穩坐太子之位。

1424年,明成祖朱棣病逝。太子朱高熾即位,是爲明仁宗,張氏被冊封爲皇后,長子朱瞻基被立爲皇太子。

朱高熾在位期間,廢寢忘食,日夜操勞國家大事。張氏則以皇后身份,在朱高熾身邊協助他工作。對中外政事,羣臣才能及品行都格外留意。她能叫出每位大臣的名字,對他們的履歷及優點都瞭如指掌。由此帶動明仁宗,關心下屬,親近賢臣,讓明仁宗受益匪淺。

張氏爲人恭謹沉靜,老實本分,從不主動介入朝政。也從未有過爲家族謀私利的舉動,堪稱一代賢后。

作爲家中最小的孩子,張氏上面有兩位兄長,其中長兄張昶官至中軍都督府左都督,二哥張升官至都督府左都督,均爲正一品朝廷要員。但兩人都淳樸厚道,奉公守法,既沒有干涉朝政的舉動,也沒有通過妹妹謀求私利。

誠孝張皇后爲何被稱爲女中堯舜?她是如何輔佐朱棣的? 第2張

在張皇后的襄助下,明仁宗革除成祖朝的多項弊政,使人心越來越安定,政治越來越清明,到處是一派寧靜祥和,蒸蒸日上的繁榮景象,由此深受朝野和百姓的愛戴。

可惜天不假年,仁宗在位僅九個月,還沒等大展宏圖,就因勞累過度駕崩了,終年48歲。

張皇后與仁宗伉儷情深,做夫妻這些年來,他倆一直沒紅過臉。仁宗登基後,也沒急着置辦後宮,他倆感情依然像以前那樣好。他倆育有5子1女,男孩聰明,女孩漂亮,個個都很出衆。

張皇后思夫心切,常常滿臉淚花。起初,她不願干涉朝政,可面對仁宗去世後,留下來的偌大攤子,她作爲皇后,擁有絕對發言權。她來不及悲傷,她知道穩定大局的最好辦法,就是趕緊讓新皇登基。

1425年,在一個吉日良辰裏,長子朱瞻基龍袍加身,登上了皇位,是爲明宣宗,張氏成了皇太后。

朱瞻基在位時,不僅按照母親的教導,悉心治理國家。而且對母親,也極爲孝順。早晚都要過來請安,風雨無阻,從來沒有間斷過。凡是四方有所進獻,一定要先奉送給母親。因此,張太后與朱瞻基母子之間,關係和睦,其樂融融,堪稱皇室典範。

有次,朱瞻基陪張太后去給父親掃墓,路兩旁跪滿了送行的百姓。

張太后不忘適時點撥朱瞻基:“你看老百姓多擁護你,因爲你治理國家治理得好,老百姓都過上了好日子。兒呀,百尺竿頭,你還得接着努力呀,可不能讓老百姓失望啊!”

從那以後,朱瞻基更加勵精圖治,處處以國家大事爲重,逐漸出現了可喜可賀的“仁宣之治”。

誠孝張皇后爲何被稱爲女中堯舜?她是如何輔佐朱棣的? 第3張

1435年,朱宣宗在位10年,也駕崩了,終年38歲。

白髮人送黑髮人,對女人來說,又是一場人生劫難。

當時,朱祁鎮年方9歲,宮中開始訛傳,太后將扶立襄王朱瞻墡爲帝,

張太后聽到流言後,馬上召集羣臣到乾清宮,她領着孫兒朱祁鎮走過來,親自把孫兒扶到龍椅上坐下,對大臣們說:“這就是英宗,你們的新皇帝!”

衆人如夢方醒,紛紛倒頭便拜,口乎:“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祁鎮由於年紀太小,根本無法治國理政。所以,部分大臣提出建議,希望張氏能夠垂簾聽政,幫助幼主治理國家。

但是當奏請傳遞上去後,張氏卻以“有違祖製爲由”,予以斷然拒絕。

然而偌大的朝廷,不能沒有主事之人。張氏思慮再三,便任命張輔、楊士奇、楊榮、楊溥等五人,爲輔政大臣,共同參與軍國重事。

除此之外,張氏還極力防範,壓制宦官集團,禁止他們干涉朝政,侵奪輔佐大臣的權力。首當其衝的就是王振,他是司禮監的稟筆太監,身受朱祁鎮寵幸。在王振的蠱惑下,宮中太監勢力開始冒頭。爲此,張氏憂心忡忡,決定將王振及早正法,以絕後患。

那天,她當着衆大臣的面,聲色俱厲的斥責王振所犯的罪行,並要將他處死。

怎奈,英宗苦苦求情,張氏沒辦法,命人將王振拖出去,杖責了一百大板。

誠孝張皇后爲何被稱爲女中堯舜?她是如何輔佐朱棣的? 第4張

王振傷好之後,夾着尾巴,消停了幾年。一想到張氏,他就雙腿發顫,連大氣都不敢喘。

在楊士奇等人精心治理下,明英宗初年的國家運勢,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戶不拾遺,人們安居樂業。到處是歌舞昇平,欣欣向榮的景象。

張氏事無鉅細,精心栽培孫兒朱祁鎮,力所能及地清除所有隱患,將有可能威脅明朝穩定的各種因素,都消滅在萌芽之中。

1442年10月,18年時間裏,相繼輔佐了三代帝王的張氏,也許是真的疲倦了,在留下言辭懇切的遺詔後,便撒手人寰,離開了她最放心不下的孫兒朱祁鎮。

據傳說,她仙逝的時候,眼睛並沒有閉上。

張氏逝世的消息傳出後,舉國爲之悲慼。人們以各種形式,悼念這位能力出衆,賢良淑德的太皇太后。

張氏去世後,諡號“誠孝恭肅明徳弘仁順啓聖昭皇后”,與仁宗合葬於獻陵,並附祭於太廟。

縱觀張氏的一生,雖然出生不是多麼顯赫,但她深明大義,識大體,顧大局,以自己出衆的政治才幹,輔佐丈夫和兒子,開創仁宣盛世。又幫助年幼的孫兒朱祁鎮,掃清障礙,坐穩皇位。身歷五朝,涉政三朝。如此功績赫赫,坦坦蕩蕩,完美無瑕。無論與公還是與私,沒有讓人詬病的地方。難怪乎被史學家,稱頌爲“女中堯舜”。

這一評價,雖然有些高,連在清初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孝莊皇太后,都沒有得到這一評價。但也恰如其分,實至名歸,讓後世人心服口服!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