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近代名人 > 張愛玲是怎樣步入文壇的?在文壇她又有何經歷

張愛玲是怎樣步入文壇的?在文壇她又有何經歷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42年夏,張愛玲與炎櫻返回上海,與姑姑居住在愛丁頓公寓6樓65室,開始了寫作生涯,在《泰晤士報》上寫影評和劇評。在英文《二十世紀》月刊發表《中國人的生活與服裝》、《中國人的宗教》、《洋人看戲及其他》等散文和其他五六篇影評。1943年,張愛玲認識了當時月刊《紫羅蘭》的主編,作家周瘦鵑。五月,張愛玲在該刊物上發表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該篇文章使張愛玲在上海文壇一炮打響,嶄露頭角。六月,張愛玲發表續作《沉香屑·第二爐香》。7月,張愛玲認識了評論家柯靈。此後張愛玲在《雜誌》、《萬象》、《古今》等刊物發表《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經》、《傾城之戀》等一系列小說,散文。

同年,汪精衛政府宣傳部部政務次長鬍蘭成,因得罪了汪精衛而入獄,而蘇青聽說胡蘭成入獄後,攜張愛玲到周佛海處爲胡蘭成求情。年底在日本人干預下胡蘭成出獄。除夕那天胡蘭成看到蘇青寄來的雜誌《天地》中張愛玲的小說《封鎖》後大爲讚賞,胡蘭成寫信給蘇青詢問張愛玲情況,張愛玲也從蘇青那裏知道胡蘭成的情況。後胡蘭成親自拜訪張愛玲,兩人長談5個小時,一見傾心。此時胡蘭成38歲,張愛玲24歲,並且胡蘭成已經結婚。

1944年1月,張愛玲在《萬象》刊登長篇小說《連環套》,共登六期,7月自動腰斬。2月,在《天地》刊出散文《燼餘錄》。後發表《花凋》、《談女人》、《紅玫瑰與白玫瑰》等一系列小說,散文。

張愛玲是怎樣步入文壇的?在文壇她又有何經歷

5月,傅雷以訊雨爲筆名發表評論性文章《論張愛玲的小說》,對張愛玲的《金鎖記》大加讚揚,而對其他小說採取批評態度特別是《連環套》。8月,胡蘭成與其第二任妻子離婚,後在炎櫻的媒證下與張愛玲結婚。9月,張愛玲的小說集《傳奇》由《雜誌》出版,四天後即再版。張愛玲也因此在上海文壇大放異彩,《雜誌》編輯部多次舉行《傳奇》的座談會,張愛玲也出席了一些作家間的社交活動。11月,張愛玲在胡蘭成創辦的朋刊《苦竹》第一期發表散文《談音樂》,後繼續發表小說散文。同時胡蘭成到了武漢,住在江漢醫院,認識了一名姓周的護士,很快與周護士開始了同居生活。12月,大中劇團在卡爾登戲院(今長江戲院)上演舞臺劇《傾城之戀》,張愛玲在《苦竹》上發表《自己的文章》以迴應傅雷的批評。

1945年1月,話劇《傾城之戀》繼續上演,張愛玲的散文集《流言》由中國科學公司出版,暢銷一時。後張愛玲繼續在月刊《雜誌》上發表《留情》、《我看蘇青》等小說散文。

3月,胡蘭成回到上海,與張愛玲廝守了一個多月,並且主動告訴了張愛玲他和周護士的事情。5月,胡蘭成回到了漢陽,並以胡覽乘爲筆名在《天地》上發表《張愛玲與左派》一文,對張愛玲大加讚美。8月15日,日本正式投降,胡蘭成也開始了逃亡生活。

1946年2月,張愛玲從上海到溫州尋找胡蘭成,但此時胡蘭成的身邊又有了另外一個女人,範秀梅。張愛玲到來也使得胡蘭成大吃一驚,張愛玲也只在溫州停留了二十幾天便回去了,此後八九個月,二人偶或還通音信。當年張愛玲也被上海的一家小報攻訐爲文化漢奸。張愛玲應桑弧邀請編寫電影劇本《不了情》,《太太萬歲》。11月,《傳奇》增訂本由山河圖書公司出版。

1947年4月,張愛玲在《大家》月刊創刊號,發表小說《華麗緣》。5月、6月,《大家》發表小說《多少恨》(根據《不了情》劇本改寫).1947年6月,張愛玲對自己和胡蘭成的感情心灰意冷,終於寫了一封絕交信與他,信中寫道:“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了的。這次的決心,我是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彼時唯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後張愛玲與姑姑遷居梅龍鎮巷內重華新村2樓11號居住。

張愛玲是怎樣步入文壇的?在文壇她又有何經歷 第2張

1949年,胡蘭成從香港出逃,後轉赴日本定居。1950年,張愛玲以樑京爲筆名在《亦報》上連載長篇小說《十八春》。7月,張愛玲應夏衍的邀請參加上海市的第一屆文代會。11月,《十八春》由《亦報》出版社出版。1951年5月,張愛玲任以樑京爲筆名在《亦報》上連載中篇小說《小艾》。

1952年,張愛玲向香港大學申請復學獲得批准。7月張愛玲持港大證明出國,經廣州抵達香港,住於女青年會,並未再入港大復學。張愛玲開始爲香港“美國新聞處”翻譯《老人與海》、《愛默生選集》、《美國七大小說家》(部分)等書。在此期間,張愛玲一直在香港深入簡出,很少與人交往。

1953年,張愛玲認識了宋淇、鄺文美夫婦。之後,張愛玲奉命爲《今日世界》雜誌寫了用英文撰寫兩部長篇小說:《秧歌》、《赤地之戀》。同年,父親在上海病逝。

1954年,《秧歌》、《赤地之戀》英文版出版,後中文版也問世。張愛玲寄《秧歌》中文版給胡適,後兩人開始通信並結下了友誼。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