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文化名家 > 蘇軾在北宋文壇的地位如何?烏臺詩案是怎樣的?

蘇軾在北宋文壇的地位如何?烏臺詩案是怎樣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蘇軾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如果說唐朝詩壇裏,李杜二人是兩座並峙的高峯,那麼宋朝文壇裏,蘇軾就是當之無愧的“神”。

有一天,宋神宗問自己身邊的大臣,蘇軾可以和哪位古人比肩?身邊的大臣說蘇軾可與李白相提並論,可是宋神宗不以爲然,說:“李白有軾之才,無軾之學。”大概意思就是李白有蘇軾的才氣,卻不如蘇軾廣博。

有一說一,蘇軾正如宋神宗所說,不論是詩、詞、書、畫、散文,蘇軾都是一把好手,在北宋文壇裏,各個方面都是頂尖大拿。

在詩歌方面,他和黃庭堅並稱“蘇黃”。

在詞作方面,他和辛棄疾並稱“蘇辛”。

在散文方面,他和歐陽修並稱“歐蘇”。

在書畫方面,他和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宋四家”。蘇軾的《黃州寒食帖》被譽爲“天下三大行書”。

蘇軾在北宋文壇的地位如何?烏臺詩案是怎樣的?

其實唐朝詩人裏也有全能型人才,比如王維,但是蘇軾能成爲學貫古今,名揚四海的頂流偶像,不僅是因爲他的才華,還是因爲他的坎坷人生,至於王維嘛,佛繫了。

蘇軾雖然屢遭挫折,但是依然沒有改變他對生活的熱愛,可謂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除了一大堆各類文學藝術作品之外,蘇軾留給後人的,還有很多。比如東坡肘子、東坡肉,再比如河東獅吼、明日黃花等等名梗。

蘇軾的一生基本可以分成五個階段:年少有爲、仕途不順、黃州修煉、東山再起、再遭貶謫。

那年他年少有爲不自卑,懂得什麼是珍貴。

蘇軾是四川眉山人,老爹叫蘇洵,官職不大,文采不小,加上蘇軾和蘇轍兩兄弟,並稱“三蘇”,一家子大文豪

蘇軾打小就受到了老爹嚴格的教導,因爲蘇洵的要求過於嚴格,蘇軾到老了還在做老爹教訓自己的噩夢。年少的蘇軾小小年紀就跟着自己的老爹,帶着自己的老弟一起去開封府趕考。真是考試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當時的主考官是我們之前講過的歐陽修,他看到蘇軾的文章後驚爲天人,但是當時的科舉考試是糊名制,也就是沒辦法知道考生是誰,歐陽修擔心這個文章是自己的學生曾鞏所作,被別人說閒話,所以就給了個第二名。

就是因爲這個美麗的意外,蘇軾結識了自己的伯樂——歐陽修。之後蘇軾稱歐陽修爲老師,歐陽修也力捧蘇軾,使得蘇軾很快就名震文壇。

蘇軾在北宋文壇的地位如何?烏臺詩案是怎樣的? 第2張

僅僅看到這裏,你絕對會以爲蘇軾也會是晏殊一般的人生贏家,可是巔峯一過,蘇軾的人生開始了過山車一般的大反轉。

人生啊,往往就是起落落落落落落

說起蘇軾過山車一般的人生經歷,不得不說政壇大佬王安石,就是他一手造就了蘇軾仕途的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之前我們講過王安石變法,對於老王的變法,蘇軾其實是有點反對的。

不過反對歸反對,蘇軾的態度和司馬光還是非常不同的。司馬光對於王安石變法是持全盤否定態度的,但是蘇軾則認爲王安石變法的問題主要在於操之過急,沒有循序漸進。

所以和正面硬剛的司馬光不一樣,蘇軾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在明知自己鬥不過王安石的情況下,急流勇退,申請外調到杭州做通判,大概相當於杭州市副市長。

在杭州任職期間,蘇軾把心思都放在了怎麼爲老百姓做好事上,還創作了大量詩作,一舉奠定了自己文壇霸主的地位。

比如這首:

《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明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同時在這個時期,蘇軾還開始大量填詞,相比於其他人來說,蘇軾算是半路出家的詞人,但是和其他專業的填詞人不一樣,蘇軾是搞突破的!

三年後蘇軾被安排到密州去做知州,正值西夏襲擾大宋期間,蘇軾在和友人打獵的時候,寫出了大名鼎鼎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在北宋文壇的地位如何?烏臺詩案是怎樣的? 第3張

寫完這首詞,蘇軾是相當滿意的,於是就給好朋友寫了一封信,其中寫道:“近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蘇軾覺得自己的詞有別於柳永的溫香軟玉,不應該由歌姬來唱,應該是配上羌笛和軍鼓,由壯士邊擊掌、跺腳,邊和節而歌。也就是從蘇軾開始,宋詞的詞風中,出現了一改往日軟綿綿風格的豪放派。

初到密州的蘇軾已是不惑之年,一天他夢見了自己已逝10年的第一任妻子王弗,於是便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悼亡名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全詞雖沒有華麗的辭藻,不工雕琢,但是卻寫出了對亡妻無盡的思念,最是真情實感最戳人心。

而由於長期在外做官,難見家人,於是他又在中秋佳節思念自己的弟弟,寫下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在北宋文壇的地位如何?烏臺詩案是怎樣的? 第4張

南宋文學家胡仔曾這樣評價這首詞:“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俱廢!”

兩首詞,一首憶亡妻,一首思胞弟,在蘇軾之前,無人這樣寫過,蘇軾在詞作中有拓展了人倫之情。

生活總是在你以爲安定之後,再給你一巴掌

可是就在蘇軾漂泊輾轉之時,一場陰謀也悄然來襲。

因爲蘇軾除了以上這些名篇之外,還寫了很多反對王安石變法的詩,改革派一直耿耿於懷,打算幹掉他,於是就羅織罪名彈劾蘇軾,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

因爲審理蘇軾案件的御史臺府衙裏有很多柏樹,常有烏鴉來築巢,所以又被稱爲烏臺,而蘇軾又是因爲寫詩而被彈劾,所以這個案子才叫烏臺詩案。

蘇軾在被關押期間,多次想要自殺,甚至給弟弟蘇轍寫了訣別詩“與君今世爲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但是在蘇軾身陷囹圄之後,許多朋友也紛紛出手相救,其中還包括了已經告老還鄉的王安石,王安石親自寫信給宋神宗,說道:“聖朝不宜誅名士”。意思大概就是說:“老闆啊,你身爲賢主,英明神武,就不要跟蘇軾一般見識了,別太計較了。”

除了王安石之外,蘇轍、章惇還有太皇太后曹氏也都爲蘇軾求情,所以宋神宗還是放掉了蘇軾,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蘇軾最終被貶黃州。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