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越南大軍血洗邕州 "忠勇公"蘇緘3000精兵抵擋10萬敵軍

越南大軍血洗邕州 "忠勇公"蘇緘3000精兵抵擋10萬敵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交趾大軍進犯邕州

宋熙寧四年(1071年),交趾(今越南)圖謀入侵,邕州地處前沿,形勢十分危急,宋仁宗賜蘇緘(字宣甫,福建晉江人)爲“皇城使”稱號,取代原任知州陶弼爲邕州知州,防禦交趾的侵襲。到任後,蘇緘體恤民困,辦事廉明公正,使經過戰爭的邕州人民恢復生產和獲得社會的安定。宋熙寧五年(1072年),李朝自稱“大越國”(今越南),國主李日尊死後,其子李乾德繼位,爲李仁宗,六年三月神宗皇帝封乾德爲交趾郡王。

越南大軍血洗邕州 "忠勇公"蘇緘3000精兵抵擋10萬敵軍

網絡配圖

這時,負責經略廣西的天章閣待制、桂州知州沈起,想立邊功,借施行保甲法之機,訓練土丁,通過加強水路運輸的形式,訓練水軍,並禁止與交趾人的邊境貿易。邕州知州蘇緘認爲這些做法不妥當,寫信給沈起,要求“止保甲,罷水運,通互市”,沈起不聽。李朝也向宋朝廷申訴這件事,朝廷認爲沈起惹事,罷了他的官,另換劉彝代替。劉彝仍沿用沈起的辦法,到任後上奏撤銷北方來的守兵,由當地槍杖手分戍各地。當時交趾郡王李乾德乘侵吞佔婆(今越南中部)、真臘(今柬埔寨)的餘威,見廣西兵備薄弱,便找藉口入侵廣西,到處散佈謠言:“中國作青苗、助役之法,窮困生民,今出兵欲相拯濟。”遂於熙寧八年(1075年)十一月,調集8萬(號稱15萬)重兵,分水、陸兩路大舉進攻廣西。陸路由宗宣率領,先後破邕屬四寨,殺土丁8000人,直逼邕州;水路由李常傑指揮,由永安(今越南芒街)乘船渡海,於十一月二十一日攻佔欽州,二十七日攻陷廉州(合浦),然後向邕州進犯,一路上大肆燒殺搶掠。水陸兩軍合圍邕州,十一月三十日開始攻城。

邕州3000精兵抵擋10萬敵軍

邕州知州蘇緘得知越人準備入侵的消息後,曾寫信給劉彝,劉彝不但不聽,反而認爲蘇緘的意見妨礙上級命令的執行。越兵進攻邕州前,當時邕州守城的官司兵及峒丁、土丁僅有2800人。蘇緘雖知衆寡懸殊,很難抵禦,但絲毫沒有動搖抗敵守土的決心。於是他召集下屬官吏及有才能的人,向他們具體交代防守城池的辦法,劃分防守地段,分段防守。老百姓聽說要打仗,欲四處避難,蘇緘就把官府和私人財物拿出來給老百姓看,告訴羣衆:兵械都準備好了,積蓄的東西也不缺乏,現在大越軍已經到了城下,只能固守以待外援,如果有一人外逃,會影響整體的信心,希望大家不要走,如果誰敢偷偷外逃,被抓住要就地正法。

越南大軍血洗邕州 "忠勇公"蘇緘3000精兵抵擋10萬敵軍 第2張

網絡配圖

有個大校叫翟績的不聽號令,私自潛出被抓住,立即斬首示衆。因此,城中上下無人外逃,一心守城。蘇緘長子蘇子元,在桂州任司戶參軍,帶着妻子來探親過春節,遇上交趾軍攻城,因爲有不準出城的命令,蘇緘就叫兒子留下妻子隻身回桂林,兒媳仍留邕州同生死,以說明自己也要遵守成命。

邕州被包圍後,蘇緘挑選了一批勇敢的士兵,駕船出城迎戰,殺死交趾軍兩個小頭目,還率領士兵用“神臂弓”殺傷很多交趾軍。敵軍猛烈進攻二十多天,直至除夕仍未得逞,且傷亡慘重。交趾軍統帥李常傑以十多萬之衆,竟然未能攻下兵力不滿3000人的邕城,很不服氣。同時蘇緘向劉彝求救,劉彝派鈐轄張守節帶3000兵力前往援助,而張守節卻畏敵不敢前進,蘇緘又用臘書向提點刑獄宋球告急,宋球督促張守節進兵。熙寧九年(1076年)正月初四,當張守節移兵屯駐大夾嶺(今七塘山心坳)時遇上交趾軍,還沒有來得及列陣,就全軍覆沒了,張守節陣亡,餘部敗降。

邕州民衆紀念“忠勇公”

當時宋神宗皇帝聽到蘇緘戰死的消息後很惋惜,詔“恤嶺南死事家屬,立殉難將士墓”,於正月二十五日追贈奉蘇緘爲國軍節度使,諡“忠勇”,封賞其家。其字蘇子元被任命爲西頭供奉官(武職)閣門襖候,接着又授子元爲殿中丞,通州通判。次子子明及子正、孫廣淵、直溫與緘同死,皆褒贈。沈起與劉彝都被撤職。邕州人民爲紀念蘇緘,在其全家殉難處附近(銀獅巷通至金獅巷,今興寧西街)建城隍廟,尊蘇緘爲邕城城隍,並於廟的後殿即殉難處建“蘇忠勇公成仁祠”,設蘇緘畫像及墓碑供後人敬仰及憑弔。後宋哲宗趙煦親自爲祠賜額“懷忠”。

越南大軍血洗邕州 "忠勇公"蘇緘3000精兵抵擋10萬敵軍 第3張

網絡配圖

民國元年(1912)全市毀神像,城隍廟作自治公所。民國八年(1919)爲南寧審判、檢察兩廳公所。地方人士爲紀念蘇緘忠勇殉國,於高丘上劃出百多平方米地面建一小神籠,供蘇緘神像,並刻有“蘇忠勇公成仁處”石碑一塊,數百年來香火一直不斷。

可惜的是城隍廟及蘇忠勇公成仁祠已於解放後建紅星劇場時拆除,現在僅存的這幾級石砌的階梯和擋土牆基礎湮沒在這繁華的鬧市中,周圍的居民已對這段古牆的來由知之甚少……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