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爲何統一中國的是秦國而不是楚國,其中有何重要因素?

爲何統一中國的是秦國而不是楚國,其中有何重要因素?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戰國時期,華夷五方的說法裏面楚國是屬於南蠻的範疇,楚國雖然不是周王室分封的諸侯,但是憑着楚人的開拓進取,卻能進入春秋 “五霸”和戰國“七雄” 之列。

在後來統一六國的秦國眼中,楚國一直是最大的敵人,統一路上最大的障礙,眼中釘肉中刺。楚國憑藉着廣袤的疆域和縱深,確實是有和秦國一爭高下的資本,楚國曾經一度打入秦國的大本營---關中,但是最後統一六國的卻是秦國而非楚國,縱然和很多因素有關,但是有一個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爲何統一中國的是秦國而不是楚國,其中有何重要因素?

此人就是戰國時期非常出名的縱橫家張儀,同時也是非常厲害的謀略家。正是有像他和蘇秦這樣的一類人的存在,在那個羣雄爭霸的時代,各個諸侯國之間纔出現很多精彩的連橫合縱的大戲。一定意義上來說,正是他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那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的勢力此消彼長,最終決定了帝國的走向。

張儀是戰國時期魏國人,大概位置在現在的山西,他本是魏國貴族的後代。年輕時的張儀,拜大名鼎鼎如神仙般的鬼谷子爲師,勤學謀略之道、遊說之術,後來成爲秦國的國相,可以說秦國能統一六國,他功不可沒,楚國被秦所滅,也和他有關係。

張儀這麼個厲害的人物,如果能夠幫助楚國而不是秦國,那麼最後統一六國的可能就是楚國了。有沒有這個可能呢? 不但有,而且可能性還不小。 張儀的老師鬼谷子曾經在楚國當過國相,有這層關係,張儀可能會首選楚國。當然有人說他身爲魏國人應該會先選魏國吧,其實在那個時代,周朝纔是正宗的王室,他們並沒有那麼強烈的祖國的意識,尤其是對他們這類有抱負的人來說,哪裏能實現發揮自己的所學,出將入相纔會去哪裏。像孟嘗君田文就曾爲秦、齊、魏三國之相。

張儀跟隨鬼谷子老師學成之後,確實是先去了楚國,在楚國令尹昭陽門下當門客,等待機會。昭陽在楚國是權勢滔天的人物,總攬軍政大權,相當於身兼宰相和將軍之職。本來張儀在這裏只需一個契機就可以大展拳腳博取功名的,可惜的是造化弄人,因爲一塊玉石而陰差陽錯,走出了不同的路。

楚國人卞和發現了和氏璧,爲表衷心,上交國君,成爲價值連城的國寶。後來,楚國滅了越國,楚威王把和氏璧賞給了因爲滅越有功的邵陽。有次邵陽舉行宴會,嘚瑟的把和氏璧拿給大家欣賞,結果後來不知道被誰藏起來私吞了,倒黴的張儀被當做重點懷疑對象而遭到一陣毒打,差點沒命。這件事讓張儀耿耿於懷,後來就含恨去了秦國。這麼厲害的一個人纔沒有被好好利用,卻到了對手那裏,簡直是楚國的一大遺憾。

張儀去了秦國以後憑藉他過人的才學和舌燦蓮花的口才,被秦惠王重用爲相。士爲知己者死,張儀要是不竭盡所能幫助秦國就不是張儀了。後來的他確實靠一人之力遊說諸國用連橫之策破了諸國的合縱。秦國能在諸侯國的圍攻之中而反敗爲勝,張儀絕對是居功至偉的。

楚國也很快得到了張儀的報復,本來楚國和齊國是結盟的,結果楚懷王卻被張儀成功忽悠,不但600裏商於之地沒有拿到,而且還被離間了楚齊兩國的關係,愣是和齊國解除了盟約。而秦國轉頭就和齊國結了盟,楚懷王惱羞成怒,出兵攻秦結果卻被秦齊聯軍打敗,丟失了大片土地不說,還割地求和。

爲何統一中國的是秦國而不是楚國,其中有何重要因素? 第2張

後來,楚懷王又被張儀忽悠的脫離了合縱同盟,而和秦國結了盟,看似無憂,實際已經可以看到結局了。楚國失去了張儀,也就失去了和秦國爭霸的機會,最後被滅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