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他們同樣是​朱元璋​子孫,孫子卻比兒子差太多,百萬打三萬

他們同樣是​朱元璋​子孫,孫子卻比兒子差太多,百萬打三萬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靖難其實頗讓人費解,爲何擁兵百萬的建文帝會輸給兵士只有30萬的朱棣呢?

建文失敗主要由以下三個原因

他們同樣是​朱元璋​子孫,孫子卻比兒子差太多,百萬打三萬

一、朱元璋的大清理使得建文無將可用。

在開國之後,數位開國名將不是病死,如徐達,常遇春。就是被殺,如藍玉,朱亮祖等。而且殺人的明目繁多,著名的洪武四大案就是明例。僅其中空印案就連坐數萬人,所有主印官員全部被殺,這其中就包括千古忠臣方孝孺的父親方克勤。而後來的郭恆案更是直接殺掉了六部中的幾乎所有的辦事官員,運氣好的部只餘尚書(部長)一人,侍郎(副部長)兩人,運氣不好的連尚書都被殺了。可見朱元璋在肅清異己上下的決心。

沒了優秀將領保護的明帝國該如何面對當時還有一定實力的北元呢,朱元璋早就想到了這個問題,他的解決辦法也很簡單,鍛鍊自己的兒子--朱棣,派他掛帥出征,朱棣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率軍大破北元軍隊。

朱元璋的本意是想派擅於指揮騎兵的朱棣鎮守邊疆,然而不幸的是,正是朱棣,後來攻破了南京

二、朱棣的堅決與建文帝的“仁慈”

他們同樣是​朱元璋​子孫,孫子卻比兒子差太多,百萬打三萬 第2張

在朱棣造反的那一刻,他就沒有退路了,要麼攻入京城登基稱帝,要麼兵敗沙場馬革裹屍。朱允炆也是一樣,要麼鎮壓平叛,要麼兵敗退位。成王敗寇!

但是朱允炆明顯沒有認識到這點,他甚至給自己的軍隊下命令不要傷害朱棣,因爲不想使自己背上殺叔之名。

而朱棣在這點上明顯繼承了他父親的“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的行事風格,他金錢收買寧王部下,迫使寧王交出強悍的朵顏三衛,率領不到二十萬的軍隊李景隆的六十萬大軍對決並且完敗李景隆。在與盛庸軍對戰時甚至親自帶領騎兵到前方偵察敵情,就是因爲知道對方士兵不敢殺自己,盛庸無法派神機營(火槍手)射殺騎兵,萬般無奈派騎兵追擊,最後自然是不了了之。

估計南軍心裏也憋屈的夠嗆,眼前就是對方大官,殺掉就可以結束這場戰爭,但是皇帝不讓,萬一殺掉了長官怪罪下來,誰會幹這費力不討好的事呢。

他們同樣是​朱元璋​子孫,孫子卻比兒子差太多,百萬打三萬 第3張

三、建文用人能力太差

首先讓我們看下第一次北平防禦戰時雙方几位知名將領

北軍:統帥朱棣,副將張玉,朱能

南軍:統帥李景隆,副將盛庸,平安

這裏面除了李景隆是個庸才之外,其他都是非常優秀的將領,但建文選得卻是“用兵如神李景隆”

張玉朱能在北軍中聲望分別居一二位,常年隨朱棣南征北戰。

盛庸在後期被提拔爲統帥,用火槍陣大破朱棣,殺張玉朱能,使得北軍士氣低沉,若不是後期朱棣繞過山東直攻京城,和盛庸軍打下去朱棣必敗無疑。

平安,曾經是朱棣部將,十分熟悉朱棣戰法,作爲前鋒大將在朱棣第一次南下過程中大破北軍。

顯而易見,如果開始時南軍統帥是盛庸或者平安,那我們就可能不會看到永樂大帝這個名號了。然而建文帝卻偏偏選了個李景隆。

我們來看看建文帝這邊的選入用才:

他們同樣是​朱元璋​子孫,孫子卻比兒子差太多,百萬打三萬 第4張

聽聞朱棣造反的時候,本來建文帝朱允炆派大將耿炳文平叛,卻在半路上又換成了李景隆。可惜李景隆不但是個軍事庸才,而且懦弱至極。本身如果元帥是耿炳文的話,那最少南軍不會敗得那麼慘。

而李景隆乃開國大將李文忠之子,小時候常和朱棣在一起玩,朱棣很是熟悉,這樣的人更不適合作爲主帥。

建文帝這邊的謀臣也差強人意: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各個都是庸才,特別是當李景隆慘敗之後,收到消息的黃子澄竟然自主掩蓋,只因李景隆是他推薦,不想折了面子,最後朱棣圍攻南京時,他居然跑去給朱棣開門,使得原本牢固的京城被破。

朱棣曾送到京城當人質的三位皇子後來也被建文帝放了。數年後,正是其中的二皇子率援軍趕到京城,才挽救了朱棣軍的士氣。最終攻入京城。

他們同樣是​朱元璋​子孫,孫子卻比兒子差太多,百萬打三萬 第5張

再看北軍朱棣這邊的選入用才:

首先朱棣本身就是公認的最強將領,加手下的大將張玉,朱能,在北平保衛戰中以少於對手三倍的兵力把李景隆打的丟盔棄甲

其次任人唯賢,謀士才能傑出,舉幾個例子:

謀士:姚廣孝,朱棣軍宣誓出征時,突然狂風大作,驟雨突至,軍中皆以不詳,姚廣孝挺身而出:傳說真龍下凡都會有風雨相伴!穩住了軍心。朱棣與盛庸作戰遭慘敗,軍心不穩,所有將領都要求撤軍時,又是他挺身而出,力主繼續進攻。在朱棣無法攻破山東時,提議繞過山東,直擊京城,最終實現了他最初許給朱棣的諾言,送給了朱棣一頂白帽子。

他們同樣是​朱元璋​子孫,孫子卻比兒子差太多,百萬打三萬 第6張

馬三保,原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兵,朱棣看中起用爲親兵,後在鄭村壩戰役中出謀劃策擊敗南軍,之後便一路隨軍打仗。哦對了,他就是大名鼎鼎後來七下西洋的:鄭和!

還有後來著名的內閣三楊,張輔等等,均爲一代名臣。不得不說後來仁宣盛世的出現也有朱棣不小的功勞。

識人用人,北擊蒙古,內穩朝政,削藩集權,七下西洋,萬國來朝,朱棣不愧爲一個好皇帝!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