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12世紀的蒙古帝國史:成吉思汗征服克烈部

12世紀的蒙古帝國史:成吉思汗征服克烈部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帶大家瞭解12世紀的蒙古帝國史。儘管王罕曾背叛過成吉思汗,但直到此時,成吉思汗仍效忠於他。他認爲,他作爲屬臣應該恪盡職守,他還代他的兒子朮赤向王罕的女兒察兀兒別吉公主求婚。但是王罕拒絕了成吉思汗,這一做法深深刺痛了這位英雄。克烈王從沒有想到成吉思汗會成爲自己的勁敵,所以沒有在1196年鐵木真稱汗時就打倒他。等到王罕感覺到這一點時已爲時過晚。正如正史中所載,他對此進行了反思,然而此時的他已經垂垂老矣。所以他只希望能在平靜中安享晚年。但是他的兒子桑昆慫恿父親,讓他與成吉思汗決裂。等到札木合那個短暫的王權分崩離析後,他把札木合邀請到克烈部的王宮避難。札木合配合桑昆的行動,煽動王罕不要輕信成吉思汗,還詆譭成吉思汗意圖謀反。

12世紀的蒙古帝國史:成吉思汗征服克烈部

他向王罕表白說:“我於君是白翎雀,他人是鴻雁耳。白翎雀寒暑常在北方,鴻雁遇寒則南飛就暖耳。”與此同時,古代蒙古汗系的合法後裔阿勒坦也在拉攏王罕—他很後悔將王位交到了一個暴發戶手中—他鼓動王罕,讓他向從前的盟友發起戰爭。1203年,成吉思汗與克烈人徹底決裂,這是蒙古歷史的又一轉折點。此前,成吉思汗一直充當着王罕最爲傑出的左膀右臂,而現在他要爲自己而戰,爲奪取至高無上的地位而戰。經過桑昆的再三鼓動,克烈人以講和爲藉口,想騙成吉思汗到指定的地點,然後將他一舉消滅。然而,不慎走漏了風聲。於是,他們又計劃突然向成吉思汗發難。然而,在克烈部將軍通報部下時,兩位牧馬人也聽到了消息,他們匆匆忙忙趕去給成吉思汗通報了消息。後來,成吉思汗冊封二人爲貴族。

形勢緊急,成吉思汗加緊備戰。他先是撤退到了卯溫都兒高地附近,並留下了一小支警戒部隊。第二天,他在卯溫都兒後方較遠的沙丘附近安營紮寨。《元史》中將這些沙丘稱爲“阿蘭塞”。該位置在興安嶺山嘴一帶,合勒卡河源附近。儘管阿勒赤歹那顏的巡邏騎兵及時向他通報了王罕的軍隊正在逼近的消息,但成吉思汗依舊在這裏遭遇了他人生中最爲嚴峻的一次考驗,畢竟要打敗實力強於自己的克烈人並不容易。後來,雙方於合蘭真附近展開激戰,戰況一度十分激烈,戰爭中成吉思汗的副將—烏魯爾德部首領老主兒扯歹那顏和忙古惕部的忽亦勒答兒薛禪十分驍勇。忽亦勒答兒立下誓言,要將犛牛或馬尾製成的旗幟插到敵軍後方的小土坡上去。他衝入敵軍陣營,踐行了他的承諾。

12世紀的蒙古帝國史:成吉思汗征服克烈部 第2張

主兒扯歹射中了克烈部桑昆的臉,但是克烈部人數衆多,到了夜間,成吉思汗從戰場上撤下來清點人數,結果發現三子窩闊臺和他最信任的兩個將領博爾術和博羅渾失蹤了。過了很久,他們纔回到營地。博羅渾坐在馬背上,懷中抱着頸部受了箭傷的窩闊臺。《蒙古祕史》記載,眼見這幅場景,成吉思汗這位鋼鐵鑄就般的英雄也流下了熱淚。劣勢已定,成吉思汗不得不沿着合勒卡河向董哥澤一帶撤退。合勒卡河河口一帶是成吉思汗的妻子原來的部落,即弘吉剌惕部。成吉思汗以親戚的名義向他們求援,並得到了援助。之後,在貝加爾湖和達賚諾爾地區,成吉思汗想方設法給王罕帶去了口信,回憶了他與王罕之間的美好歲月,並細數了自己爲王罕所做的每一件事,試圖藉此打動王罕,重新獲得他的信任。

他解釋說,他唯一的希望就是修復與王罕的關係。在信中,成吉思汗稱王罕爲父親,即“艾奇吉汗”,並表示一直恪守屬臣的職責。在信中,他尤其強調了自己忠誠的性格和始終將自己擺放在正確位置上的態度。此外,他還刻意提及了阿勒坦,此人是原蒙古王室的後裔,現在是成吉思汗的敵人。成吉思汗表明,如果自己得到了汗位,也是阿勒坦拱手奉上的,因爲是阿勒坦和長支的其他代表將這一榮譽拒之門外的。這其實是一篇正式聲明,藉此向昔日的宗主表白,還特別強調了成吉思汗的爲人,以及作爲盟友的正確態度。就政治角度而言,王罕在沒有任何正當理由的情況下中斷了聯盟,並攻擊成吉思汗,是種背叛行爲,所以在此戰過程中,克烈王顯得有些猶豫不決、搖擺不定。合蘭真戰敗後,一些追隨者相繼離開了成吉思汗,這使成吉思汗陷入了最苦難的境地

因爲人數銳減,他只能向西伯利亞方向撤離,最終來到了蒙古的邊界,也就是今天的外貝加爾地區。後來,他又來到了今天的滿洲里北部,離額爾古納河不遠的班朱尼河附近,但這時他身邊只剩下一小羣最忠誠的追隨者。迫於無奈,這位英雄只能飲用渾濁的河水。在這裏,他度過了1203年的夏天。那些與他共患難的人們被稱之爲“同飲班朱尼河水者”,後來都得到了豐厚的回報。然而,反對成吉思汗的聯盟自動瓦解了。據拉施特記載,幾位蒙古首領包括答力臺、火察兒、阿勒坦、札木合,他們出於對成吉思汗的仇恨與王罕聯盟,後來他們又聯合策劃了一出謀殺王罕的陰謀。王罕及時得到通報,突襲了他們,並在他們逃亡時掠走了他們的輜重。這幾位蒙古首領除了答力臺向成吉思汗投誠外,其他的都逃到了乃蠻部。後來,形勢開始向成吉思汗有利的方向發展。

12世紀的蒙古帝國史:成吉思汗征服克烈部 第3張

1203年秋天,成吉思汗從班朱尼河向斡難河進軍。戰爭中,成吉思汗以哈撒兒的名義傳口信給王罕,以打消王罕的顧慮。王罕信以爲真,同意和談,並派人前往成吉思汗處,立下“牛角盛血”之盟誓。同時,成吉思汗仍在祕密行軍,並突襲了克烈軍隊,克烈軍隊猝不及防,四處潰散。此戰發生在傑傑兒·烏都兒,也就是土兀剌河和克魯倫河之間。這次戰鬥爲後來成吉思汗大獲全勝奠定了基礎。王罕和桑昆一路向西逃亡,來到了乃蠻境內,後來,王罕被一位名爲火力速八赤的乃蠻部將殺死。而桑昆則穿越了戈壁,在額濟納河附近的西夏邊境上徘徊,後來他又輾轉來到柴達木盆地一帶,最後混在庫車的回鶻人中,於悄然無聲之中被殺。於是,克烈人因無人統領而向成吉思汗投誠,從此效忠於他。然而成吉思汗生性謹慎,爲了將他們的勢力徹底瓦解,他將克烈人分散到蒙古的各個氏族中去。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