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一個條約和一位王妃引發的故事:甲申政變

一個條約和一位王妃引發的故事:甲申政變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這個政變的故事,要先從朝鮮的一個條約,一位王妃和一次兵變說起。

一個條約,指的是《江華條約》。

1875年,以日本“雲揚”號爲首的三艘軍艦侵入朝鮮的釜山、江華島一帶,引起朝鮮士兵的反抗。最終日軍獲勝,簽下了打開朝鮮門戶的《江華條約》。值得一提是,當時作爲朝鮮的宗主國,大清帝國在這次事件上態度曖昧,這無疑給早就覬覦朝鮮半島的日本增強了信心。

一位王妃,指的是當時掌握權力的朝鮮閔王妃,也就是後來的明成皇后。

1864年,朝鮮國王李昇去世,由於沒有子嗣,他弟弟的孩子李熙繼承了王位。當時李熙才12歲,所以就由他的父親大院君攝政。大院君十年攝政,品嚐到了權力的滋味,在自己兒子22歲的時候也不願交出權力了。但這時候,性格懦弱的李熙其實已經完全聽妻子閔妃的指揮了——朝鮮政壇最高權力的角逐,成了大院君和閔妃的角力。

一個條約和一位王妃引發的故事:甲申政變

一場兵變,指的是1882年的“壬午兵變”。

大院君和閔妃兩派的權力鬥爭,其實在1873年就分出了結果——閔妃通過一場宮廷政變取得了權力,讓大院君交出了權力(閔妃其實就是大院君自己選給兒子的)。相對來說,大院君一方非常傳統,不願做任何變革,傾向清朝一些,而閔妃一方因爲要鞏固自己政權,擺出了願意改革的開明姿態,當時和已經進入“明治維新”的日本人走得比較近。但是,整個閔妃集團在執政期間其實並無改革之意,且貪污腐敗,民憤四起,大院君一直在等待東山再起的機會。

終於,1882年7月,因爲大院君負責發餉的“舊軍”與閔妃發餉的“日式新軍”(日本人擔任教官)待遇差別過大,再加上一直積壓的“仇日”情緒,“舊軍”的部隊發生了譁變,聚事的士兵和民衆焚燬了日本公使館,並殺了一批日本人。

當時閔妃的手下逮捕了一批鬧事的士兵,大院君抓住這個機會,傳出風聲說是“閔妃背地裏勾結日本人”,開始鼓動朝鮮民衆“排日”,進而派兵捕殺以閔妃爲代表的“後黨”,閔妃化裝成宮女才逃了出來。

消息一出,立刻給了日本機會,日本決定向朝鮮派兵,簽訂新的條約以擴大在朝鮮的權益。但這一次,清廷也反應神速,同樣立刻派兵進入了朝鮮。由於閔妃在逃亡途中指示在天津的親信向清廷求救輸誠,所以中國人在權衡了兩邊利弊之後,決定扶植本來就是正統,且手裏還有朝鮮國王李熙的閔妃集團。

一個條約和一位王妃引發的故事:甲申政變 第2張

經此一變,閔妃集團自然大大感激中國,而作爲宗主國,中國的勢力在朝鮮得到了全面加強,基本上控制了朝鮮的外交和海關等各方面重要事務。

但是,故事講到這裏,還只是一個交代背景的開頭。

2

現在,輪到這場政變的主角之一,朝鮮的“開化黨”登場了。

朝鮮的開化黨大致形成在1870年代中期。“開化黨”這個稱呼其實是日本人給起的,指“由野蠻進入文明的狀態”之意。

彼時,朝鮮國門被迫打開,雖然相對於中國的“洋務運動”和日本“明治維新”,朝鮮人的“睜眼看世界”已經晚了,但畢竟還是涌現出一批希望能夠通過改革改變國運的人。這批人主要是由朝鮮的青年貴族子弟組成,他們家有足夠的財力送他們東渡日本進行參觀考察。這批貴族子弟到了日本後,親眼目睹了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的新氣象和新發展,感觸頗深。再比較雖然也在進行“洋務運動”的中國,這批貴族子弟覺得學習日本是正確的方向。

這批人慢慢聚集在了一起,就有了統一的稱謂:“開化黨”。他們的目標簡單來說,就是對內進行社會改革,對外脫離清朝的宗主統治,依靠日本的力量,讓朝鮮成爲“亞洲的法蘭西”。

事實上,閔妃集團一開始也被日本人統一稱爲“開化黨”。由於“壬午兵變”驅逐了大院君的極端保守勢力,開化黨一度以爲到了可以大展身手的時候。但他們很快發現,閔妃集團只是打着“開化”的名義,卻根本不願意進行任何變革。時間一長,開化黨也分裂了:以閔妃集團爲代表成了“事大黨”(來自中國儒學觀點,指實力懸殊的時候,小國應該侍奉大國以保安全,就是要效忠中國),而以金玉均爲首的一批人爲“激進開化黨”,要求通過強烈變革乃至暴力革命,從中國倒向日本。還有一派中間派稱爲“穩健開化黨”,他們認爲應該改革,但不要破壞與中國的宗主關係。

一個條約和一位王妃引發的故事:甲申政變 第3張

於是,朝鮮政壇就在這樣內憂外患、暗流涌動的環境下進入到了1884年。

這一年,是“甲申”年。

3

1884年,中法戰爭全面爆發。

在這一年的8月,法國艦隊突襲馬尾港,大清福建水師全軍覆沒。南方戰事吃緊,原來以6個營3000人駐守朝鮮的吳長慶率一半部隊回國增援,在朝鮮的中國軍隊兵力削弱。

悲壯的“馬尾海戰”

另一方面,由於清廷的慈禧太后在這一年發動了“甲申政潮”,換下了一直主張要軟禁大院君的恭親王奕訢,使得在朝鮮掌權的閔妃心中存疑,覺得可能清廷要放回大院君,朝中雙方發生了猜疑。

在這樣的一個時間當口,以金玉均、樸泳孝、洪英植、徐光範等人爲首的開化黨人,就決定趁此機會動手,剷除清朝在朝鮮的勢力,推動朝鮮改革。

首先,金玉均帶人頻繁拜訪高宗李熙,告訴他中法之戰中國必敗無疑,此時機千載難逢。權力不是捏在父親就是捏在妻子手裏的高宗被說動了,給了金玉均一封密函,類似“衣帶詔”,授予金玉均帶人起事的權力,希望藉此機會親政。

隨後,開化黨人就做了一系列的安排,包括成立“忠義契”敢死隊,包括要刺殺那些“事大黨”的大臣等等。萬事俱備之後,金玉均知道還有最關鍵的一環沒有去做。

那就是需要日本人的幫助。

對於開化黨人試圖清除在朝鮮的中國勢力,日本人當然是正中下懷。但鑑於當時日本自視國力還不能與中國抗衡,所以當時日本駐朝鮮的公使竹添進一郎做了兩份方案彙報國內:甲方案爲“開化黨”起事後出動日軍配合,擊退清軍;乙方案爲袖手旁觀。

當時,以伊藤博文爲代表的日本政壇高層認爲時機未到,先不要招惹中國,所以下令讓竹添不要讓日方參與此事。但由於來往信函需要時間,在等待命令的過程中,懷着一個“帝國夢”的竹添進一郎和後來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一樣,自己擅自決定選擇了甲方案。

日本駐朝公使竹添進一郎

按照計劃,開化黨人將在12月4日晚上藉口漢城郵政局落成典禮,由開化黨成員、郵政局總辦洪英植出面邀請一批事大黨骨幹和清朝駐朝鮮官員,然後兵分兩路:一路去別處放火吸引客人注意力,然後將他們全部圍捕獵殺,另一路去皇宮告訴國王和王妃稱是清軍作亂,將他們挾持到易守難攻的景佑宮,逼迫國王宣佈改革。

開化黨人全程都算計得頗好,但他們低估了這起事件的另一個主角——中國的能力。

確切地說,是低估了一箇中國人的能力。

4

這個人,就是袁世凱。

一個條約和一位王妃引發的故事:甲申政變 第4張

袁世凱的伯父袁保慶和吳長慶關係非常好,所以袁世凱也被託付給了吳長慶,隨吳入朝。在朝鮮期間,當時才20歲出頭的袁世凱精明幹練,遇事果敢,給吳長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當初在要軟禁大院君的宴席上,吳長慶一度不忍心下手,還是袁世凱敦促動手,把大院君推入轎子帶走的。

在吳長慶率一半兵力回國增援之後,袁世凱就留在了朝鮮。他其實當時已經從種種蛛絲馬跡中嗅到了開化黨可能要動手的苗頭,甚至還寫信給國內的李鴻章彙報,說如果日本駐朝公使竹添進一郎回到朝鮮,估計短期內肯定會有大事發生。

12月4日的郵政局晚宴,開化黨人的請柬也送到了袁世凱這裏,但袁世凱一打聽,聽說日本公使竹添進一郎稱病不去,當即也決定找藉口不去。

袁世凱的謹慎果然是有道理的:當天晚上,政變果然發生了。

儘管出現了一些波折,但是開化黨人基本上還是實現了他們的目標:放了火,殺傷了幾個事大黨的大臣,然後連哄帶騙把高宗皇帝和閔妃等人拉到了景佑宮,匯合了竹添進一郎率領的200名增援日軍,將宮殿守衛得嚴嚴實實。隨後金玉均假傳國王之名召集一批事大黨的核心大臣入宮,派埋伏的刺客來一個殺一個。

一開始高宗和閔妃還有一些懷疑和猶豫,但金玉均在關鍵時刻當着大家的面手刃了幾個聲稱“外面並無變故”的事大黨重要大臣,其中包括高宗最寵幸的大臣柳在賢,宮內已經無人敢反抗開化黨人。

這時候,唯一還能改變局勢的,就只有駐朝的清軍了。

12月4號那天晚上,代表中方去赴郵政局“鴻門宴”的是清朝駐朝商務委員陳樹棠。在從郵政局逃出後回到公署,立刻將所有事情都說了出來。袁世凱當即就帶了200名士兵前往郵政局,發現無人。隨後找到了在事變中被砍傷的事大黨大臣閔泳翊(閔妃的侄子),這才知道果然發生了政變。

當時袁世凱考慮到宮內有日軍駐紮,爲避免引起衝突,於是同駐防營提督吳兆有,總兵張光前一起聯名致書高宗,請求允許派清軍入宮護衛。但信都被交到了挾制國王的金玉均手裏,他都以國王的名義一口回絕。

此時,宮內的局勢正在按照開化黨人的計劃順利進行。

1884年12月6日,開化黨公佈了清洗事大黨後的新政府官員名單,並頒發了十四條政綱,宣佈進行改革。改革的內容主要包括:要求清朝釋放大院君回國,斷絕與清朝的宗藩關係,打破門閥制度,登用人才,四民平等,懲處奸吏,革罷冗官,改革租稅,整編軍隊,限制國王和宮廷的權力等等。

應該說,這套施政綱領還是反映出朝鮮迫切需要與世界強國接軌的願望。但問題在於,由於開化黨長期形成於宮廷和貴族階層,並沒有羣衆基礎,朝鮮的普通百姓很少有人理解並擁護這些改革,而這些限制王權和收攏財權的措施,本質上也是高宗和閔妃所反對的。

不過,由於當時高宗自己被控制在開化黨手中,所以還是在這一天接受了來自日本、英國、德國和美國公使的覲見,表示改革總是需要發生一些大事才能成功。

一切似乎都預示着,開化黨的“甲申政變”已經大功告成。

但是,也就是在這個當口,清朝軍隊出動了。

5

12月5日整整一天,袁世凱其實都在做準備。

當時,中朝之間的公文都要靠北洋水師的兵船送到天津的北洋衙門。朝鮮發生如此大事,如果按常規請示到北京的清廷最高層,至少要幾天時間——如果等北京的回覆再到朝鮮,肯定大局已定。

這時候,駐紮在朝鮮的清軍將領內部發生了分歧:吳兆有和張光前兩個將領都表示“沒有北洋的命令,不能輕舉妄動”。陳樹棠也轉達了美、英、德三國公使的意見:勸清軍不要行動。朝鮮的大臣金允植也發來勸告:高宗在開化黨人和日本人手裏,不要弄傷了國王。

金允植。他是當時朝鮮“穩健開化派”的代表之一,贊成改革,但主張“東道西器”,和中國的“中體西用”類似。“激進開化派”沒有得到“穩健開化派”的支持,是一大失策。

唯一堅持要速戰速決的,只有袁世凱。

一個條約和一位王妃引發的故事:甲申政變 第5張

雖然袁世凱當時在駐朝清軍中只是一個後勤主管,但他一直深受吳長慶信任,見識也確實比吳張二人更高,再加上他在漢城一直廣結人脈,所以說話還是很有分量。經過一番爭論,清軍將領會談的結果是:清軍暫不出動,派人向在國內的北洋大臣李鴻章緊急彙報。

但是,從下午開始,袁世凱就開始了自己的行動。

袁世凱先要解決部隊問題,於是聯絡了由他自己編練的朝鮮親衛軍的左營和右營,向他們發放了600兩上等成色的黃金,祕密約定準備進宮護駕。

然後,他要解決“師出有名”的問題。他又聯絡了朝鮮右議政沈舜澤,要他寫封信過來。沈舜澤立刻以朝鮮政府的名義寫了一封給清軍的信,請求他們出兵鎮壓開化黨,解救國王。

這時候,在景佑宮的開化黨人內部也開始出現了問題。

當時開化黨人漏殺了一個事大黨的大臣沈相薰,他將開化黨人殺害閔臺鎬、閔泳穆等六名大臣的事寫成一封密信,放在御膳的底部,送到了被軟禁的閔妃手裏。閔臺鎬、閔泳穆都是閔妃的族人親信,閔妃頓時怒火中燒,立刻慫恿高宗搬回不易防守的昌德宮,並利用宮女出宮帶信,讓自己的親信迅速與清軍取得聯繫,殺進宮來救駕。

收到消息的袁世凱更加堅定了決心,通報了吳兆有和張光前,表示自己將帶兵入宮,並且做出承諾:

在獲得了衆人點頭之後,袁世凱立刻率一營清軍官兵和之前約定好的朝鮮親軍左、右營趕赴昌德宮。

6

12月6日下午3點,袁世凱率清軍和朝鮮親兵營共2000餘人抵達昌德宮敦化門。

剛入宮門,開化黨“忠義契”和日軍就開始猛烈射擊,清軍隨即還擊,袁世凱主攻中路,吳兆有從左門帶兵包抄,雙方立刻展開激戰。守軍方面除了開化黨和日軍之外,還有一批朝鮮士兵。但之前這批士兵都是袁世凱督導訓練的,所以一看到袁世凱,很多人立刻倒戈加入了清軍一方。由於“忠義契”人數較少,清軍的戰鬥對象主要就是日軍。

在戰鬥中,袁世凱身先士卒,自己衝在前面,毫無懼色地踏屍前進。日軍在氣勢上首先就輸了一籌,再加上人數處於劣勢,漸漸落入下風,越戰越退,最後陷入潰敗。

此時的閔妃一行已經逃入城北的關帝廟躲藏,而金玉均要求高宗一起前往仁川搭船去日本,高宗堅決不肯。在勸說期間,駐日公使竹添進一郎打起了退堂鼓,準備自己帶日軍先行撤退。事實上,竹添進一郎在這一天也收到了國內發來的不要招惹中國的指令,是金玉均承諾向日本借款300萬元,聘請日本人爲軍事顧問和財政顧問爲條件,他才勉強答應留下的。如今日軍已經潰敗,竹添當然要撤回日本使館。臨行前,竹添安慰金玉均:“清廷無理出兵,侮辱我們兩國,我國肯定會以武相待!”

金玉均等開化黨人在苦求無果之後,思慮再三,決定讓高宗也去關帝廟,而自己隨竹添去日本使館避難——這也就等於承認政變失敗了。

12月7日一早,已經被袁世凱接到軍營的高宗再一次召見各國使節,推翻了之前自己所說的話,說這次是受金玉均等開化黨人挾持的一次“叛亂”,所幸在清軍的幫助下已經平定了叛亂。

這時候,漢城的大街小巷也出現了耐人尋味的場面:

得勝回營的清軍,一路上受到了朝鮮百姓載歌載舞的歡迎和擁戴。而另一方面,在城中的日本人則被朝鮮人追殺,雙方發生激烈衝突,各有死傷。開化黨人金玉均的宅邸被老百姓焚燬,日本使館被朝鮮人圍攻,導致竹添進一郎只能焚燬使館,帶着金玉均等9名開化黨人易服逃往仁川日本使館,最終坐船再逃回日本。

7

一場維持三日的政變就此落幕,但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

12月10日,高宗一行返回宮中,將所有責任都推到開化黨人身上,並開始大清洗,將朝廷內外的開化黨人拘捕並殺害,連親屬中的婦女孩子也不放過。朝鮮的政權再一次落入閔妃集團手中,開化黨從此煙消雲散。

在政變中吃了暗虧的日本不敢招惹中國,只能再度勒索朝鮮,在1885年同朝鮮簽訂了《漢城條約》,要朝鮮謝罪、賠款、逞兇,並向朝鮮增兵。1885年4月,伊藤博文和李鴻章訂立《中日天津條約》,憑藉強硬的外交手腕規定中日兩國如果出兵朝鮮必須互相通知,這等於提高了日本在朝鮮的地位。

清朝看似是這次政變的最大受益方,在朝鮮作爲宗主國的權益大大增強,但因爲不敢進一步招惹日本,在外交上其實是輸了一籌。不過作爲個人,在平定政變過程中立下大功的袁世凱開始正式登上歷史舞臺,進入清廷高層尤其是李鴻章的視線。袁世凱在政變後被封爲駐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可以隨意出入王宮,儼然成了朝鮮的“太上皇”。

這次政變雖然只維持了三天,但對三個國家而言,影響絕不止於此。

對朝鮮來說,雖然開化黨的政策在當時不被民衆理解,但畢竟折射出朝鮮的民族獨立意識已經開始覺醒,進行資產階級革命的願望已經萌芽。

而對中日兩國來說,雙方再一次認識到朝鮮半島必然會是兩國之間起摩擦的導火索。隨着清朝的國力衰弱和日本的迅速崛起,兩個國家不可避免還會在這個半島上再起衝突。

果然,十年之後,又起風波。

只是那一次,勝負逆轉。

先說說文中兩個人的命運結局。

一個是閔妃。

閔妃在“甲申政變”平息後重新獲得大權,但在十年之後的“甲午戰爭”中,因清朝落敗被迫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利而再度失勢。非常仇恨日本勢力的閔妃隨後又嘗試與俄國勢力結盟趕走日本人,最終引發了日本人的殺意。在1895年的“乙未事變”中,日本人公然殺入朝鮮王宮,抓出閔妃後肆意凌辱,最後殺人焚屍,將骨灰倒入池塘。一代王妃,最終屍骨無存。

另一個是金玉均。

金玉均流亡日本後改名巖田周作,靠日本政府資助生活。但隨着日本在朝鮮地位的提高,他漸漸失去了利用價值。再加上金玉均一直在醞釀反攻朝鮮,日本政府漸漸把金玉均看成了一個包袱,一度將金玉均流放到小笠原羣島,後又安置到北海道的札幌,每個月只給幾十元的生活費。對日本徹底失望的金玉均又轉而希望聯絡清朝的李鴻章,商量“中日韓聯合抵抗歐美”,結果在1894年3月抵達上海欲會晤李鴻章兒子時,被朝鮮派來的刺客暗殺於旅社,屍體被引渡回朝鮮,遭受屍體凌遲,並被斬首示衆。

兩個人的命運,折射出的其實是朝鮮這個國家在近代史上的無奈。

從歷史上來看,朝鮮因爲自己的地理位置,確實一直過得不容易。身處中日兩個強國的夾縫中,北面還有一個強鄰俄國,朝鮮一直是在夾縫中求生存。從這一點上來說,“事大黨”也有他們的無奈之處。

但反觀開化黨人,他們的“甲申政變”雖然有種種理想主義的成分在內,也只維持了三日就失敗了,但無論從他們的施政綱領還是改革訴求,都是希望朝鮮能夠走上獨立自主的富強之路,出發點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只是,他們找錯了可以依靠的對象——1910年,朝鮮被早已急不可待的日本正式吞併。

但是回過頭來看,朝鮮希望自強,難道依靠清朝就可以?依靠俄國就可以?或者說,真的存在一個可以依靠的正確對象嗎?

大變局中,哪個國家不想自強?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自強之路,可能確實需要別人的援手和合作,但歸根結底,還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

指望完全依靠別人幫自己強大起來,最終只能是背靠冰山,與虎謀皮。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