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有關於鐘相楊幺起義的歷史認識有哪些 鐘相楊幺起義留下了什麼樣的歷史教訓

有關於鐘相楊幺起義的歷史認識有哪些 鐘相楊幺起義留下了什麼樣的歷史教訓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認識

鐘相楊幺起義是一次大規模農民義軍抗擊官軍的水上攻防戰。

楊幺等率領義軍據守洞庭湖,兵農相兼,陸耕水戰,巧旋疑兵,以車船優勢連年屢敗官軍前後堅持6年之久,粉碎了敵人7次進攻。後期,因岳飛率重兵圍剿,遣間誘降諸寨首領,致義軍分化瓦解,被各個擊破,但起義軍的行動,卻給南宋政府以沉重的打擊。

有關於鐘相楊幺起義的歷史認識有哪些 鐘相楊幺起義留下了什麼樣的歷史教訓

楊幺起義軍在水軍的建設和作戰方面,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例如在戰船建造方面,始終把速度和機動性擺在突出的位置,無論是車船,還是海蝤,都具有快速攻擊能力;在建造車船時,又注意到了大、中、小相結合,以適應在各種水文地理條件下的作戰。在作戰指揮方面,起義軍擅長於調動和迷惑敵人,發揮水軍優勢,予敵以突然襲擊

南宋初年,鼎州(今湖南常德)鐘相、楊幺領導的起義是我國曆史上規模較大的一次起義。起義軍堅持近6年,鼎盛時勢力波及洞庭湖地區7個州所屬的19個縣。傳統觀點認爲這次起義提出了“等貴賤,均貧富”的口號,迫使朝廷先後7次鎮壓,並派20餘人前往“招安”,給偏安江浙的南宋王朝造成沉重打擊。

歷史教訓

難以實現的“均貧富”

1130年,鐘相利用摩尼教起來反宋。摩尼教又稱明教,公元3世紀波斯人摩尼創立,唐代宗時傳入中國,武宗時開始禁止傳播,此後一直處於祕密傳教狀態。五代後梁時期陳州的母乙和北宋末年的方臘,都曾利用它發動起義。鐘相向羣衆宣傳說,“法分貴賤貧富,非善法也。我行法,當等貴賤,均貧富。”這對當時的貧苦百姓無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鐘相的起義隊伍迅速擴大到40萬人。

那麼鐘相是否踐行了自己的諾言呢?事實上就在他揭竿而起後不久便自封楚王,改年天戰,立妻尹氏爲皇后,子鍾昂爲太子,仿宋王發佈聖旨。大楚政權建立僅40余天鐘相被殺,繼任者楊幺又建立了新的大聖天王政權。楊幺自稱大聖天王,還把這四個字寫在大旗上以示身份。鐘相的幼子鍾義被立爲太子,自楊幺以下,所有人都要對他俯首稱臣。楊幺政權還設立職官,官員的名稱、服飾、儀仗規格都與南宋朝廷一樣。楊幺和鍾義的居所也像宋朝皇宮一樣稱“內”,還設有三衙大軍。鐘太子爲顯示高貴,還在龍舟上擺設龍牀、龍簟和金交椅。

有關於鐘相楊幺起義的歷史認識有哪些 鐘相楊幺起義留下了什麼樣的歷史教訓 第2張

“等貴賤”儼然已是“內外有別”,“均貧富”又是否實現了呢?鐘相曾許諾“凡入法者”,必“田蠶興旺,生理豐富”,給廣大的貧苦百姓許下理想國的美好藍圖。實際上,早在鐘相楊幺起義前,洞庭湖地區由於長期橫徵暴斂,加上金兵鐵蹄的搶奪已是千瘡百孔,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鼎州一帶殘破至極,滿目荊榛,起義發生後,雙方長迭6年的交戰更加劇了對這裏的破壞。爲剿殺起義軍,宋將李綱派兵佔領了洞庭湖附近富庶的村落,使起義軍無河捕魚,無地耕作,糧食嚴重短缺。宋將程昌寓甚至“決堤四百丈”,淹沒起義軍佔領區的大片農田。岳飛的剿殺策略是堵住各要塞出口,截斷起義軍運送糧草的要道,禁止百姓與起義軍間貿易往來。更不幸的是,起義發生的這幾年又趕上南宋遭遇特大旱災,“田疇荒蕪”,“水鄉荒索”,“州縣荒殘”,全國餓死者不計其數,宋朝士兵只能5天才分到糯米一斗,許多百姓不得已賣妻過活。 “均貧富”是要實現生活的改善,但農民卻更加困苦,不僅沒有“田蠶興旺,生理豐富”,反而“食不果腹”,甚至拋妻棄子,流離失所。起義軍爲了阻止程昌寓駐守鼎州,不惜放火燒城,火光沖天,數日不滅,全城房屋盡爲灰燼,鼎州一片廢墟。岳飛鎮壓起義時,爲絕後患,也下令放火焚燒洞庭湖30多個水寨,這對當地生產力的破壞無疑是雪上加霜。倒是起義被鎮壓後,岳飛下令給全部老弱百姓分以米糧,允許他們回鄉耕種。經過50餘年,這裏環境逐漸得到恢復,明代時成爲全國重要的糧倉,所謂“湖廣熟,天下足”,實現了“田蠶興旺”。

官民之間的仇恨

農民起義軍由於對朝廷充滿仇恨,他們“焚官府、城市、寺觀、神廟及豪右之家,殺官吏、儒生、僧道、巫醫、卜祝及有仇隙之人”,他們認爲殺人就是“行法”,劫財就是“均平”,一切都理所當然。寓居鼎州的皇親、“昭憲太后之裔”杜防、澧州知州黃琮、澧陽縣令葉畲、桃源縣令錢景、荊門知軍事吳日方、江南著名僧人武陵文殊心道祥師、反抗起義的袁顯、爲朝廷充當說客的晁遇等人都命喪起義軍之手。這自然激起南宋朝廷的殘酷鎮壓。鐘相起義後不久,宋廷即任命“遊寇”孔彥舟爲湖北路捉殺使前往鎮壓。孔彥舟對抓住的起義士兵或砍手指,或割耳鼻,還在每人頭髮上插一根竹籤,竹籤上寫道, “爺若休時我也休”,爺指的是起義軍,就是說起義軍投降他才撤兵。楊幺兵敗被岳飛處死後,其堅持作戰的殘兵幾乎全部被岳飛殺光。6年間,雙方死傷數萬人。

有關於鐘相楊幺起義的歷史認識有哪些 鐘相楊幺起義留下了什麼樣的歷史教訓 第3張

另一方面,楊幺政權還曾企圖與僞齊(朝在北方建立的傀儡政權)聯合共同抗宋。1133年,僞齊使者李成率兵50萬,大舉南下,他看到楊幺勢力不斷壯大,便遣使引誘,許以兵士三萬,增車添船等豐厚條件,要起義軍配合濟渡僞齊軍隊,雙方聯合攻宋。楊幺置國家於不顧,一度應允,甚至打造車船,做好了迎接僞齊兵將渡江的準備。只是後來形勢發生了變化,岳飛在鄧州、襄陽、唐州、隨州、郢州等地取得大勝,僞齊實力極度受挫,這次濟渡計劃也就夭折了。

盲目的農民起義

中國古代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數以百計,儘管其中或多或少地包含了合理的起義理由,但最終都陷入奪取政權,掠奪財富,提高自身的等級地位,其終極目標都逃不出改朝換代,建立新的封建政權的循環。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農民由於自身的侷限,往往存在居功自傲、驕奢淫逸的弱點,像太平天國的洪秀全,在定都天京後不顧起義形勢的日漸衰微,反而傾心於大修府第,沉迷於醇酒美女,革命鬥志早已拋之雲霄。另一方面,農民多以殺人、屠城等方式發泄對統治者的不滿與怨恨,“黃巢殺人八百萬,張獻忠屠盡四川人”,這種極端的行爲必然引來統治者強烈的報復,繼而發動對起義軍更大規模的剿殺,這就陷入一個“大屠殺”的惡性循環,而無論雙方戰局如何,最終的受害者只有黎民百姓和無辜士兵。

正如“羅馬人的強大是他們進行征服的原因,但這種征服破壞了他們的強大。一樣,不可否認,農民起義也有着其積極的一面,但它所帶來的破壞性也是巨大的。有些農民起義的確取得了一些結果,比如鐘相楊幺起義後,南宋朝廷的確改變了一些政策,如規定無業農民可以耕種空閒土地,沿湖百姓,凡紹興三年(1133年)以後來交租稅雜錢的,暫停交3年等。但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這些改變只是暫時緩和了統治者與農民間的矛盾,而這種暫時的緩和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封建王朝的統治,封建專制制度就是在農民盲目的不斷起義,不斷改朝換代的過程中逐漸完善了它的機制,延續它的生命。這些規模較大、對當局產生震動的農民起義尚且如此,更何況那些小打小鬧、不痛不癢的小起義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