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蘇美爾人有着怎樣的科技文化?他們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

蘇美爾人有着怎樣的科技文化?他們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概述

他們發明了人類最早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剛開始用圖形將豬,牛,馬,羊,莊稼等各種事物畫下來,發展到後來,圖形越來越簡單,於是就將圖形符號固定下來形成文字,用三角形尖頭的蘆葦杆刻寫在泥板上,然後曬乾,可以長期保存(這與以後由白種人腓尼基人創造的字母文字有本質的區別)(這類記錄在出版史學界也被稱爲泥板書。

他們創造了農業,培植農作物,發明了犁與輪子;他們開挖溝渠,創造了最早的灌溉系統; 他們發明了冶煉技術,加熱礦石成爲液體,煉出了青銅,用於製造工具與武器,只是受到資源與技術條件限制,一直沒有發現鐵,青銅器也不能普遍推廣,大部分農人還是使用木製農具;他們創造了最早的星象天文學,非常相信迷信占卜;他們創造了城市,建立了12個城市國家,最大的國家有5萬人;建築的特點是:城牆是土石結構,房屋是土木結構,會使用經過曬乾的泥磚(這與白種人的巨石房屋結構有很大的區別)。

蘇美爾文化有兩個中心,南部的埃利都和北部的尼普爾。這兩個中心的文化影響截然不同。尼普爾是恩利爾的聖地。恩利爾是陰間的主神。他給予人類的咒語和魔法可以驅動好鬼和惡鬼。他的領域在一座山裏,他的產物生活在地下。

埃利都則是文化神恩基的聖地,他是光和善的神,地下的淡水的主宰,醫生和人類的朋友。他爲人類帶來了藝術、科學、工業和文明。據說最早的法書是他的產物。埃利都本來是一個海港,它與外界的貿易和各種文化在這裏的融合,對它的文化的發展無疑起了重要作用。它的世界觀與它的地理位置有關:它認爲大陸是從海水裏冒出來的,就象幼發拉底河入海口不斷擴大一樣。在歷史紀錄開始以前,埃利都的文化就已經與尼普爾的文化融合了。巴比倫似乎是埃利都的一個殖民地,而埃利都附近的烏爾則是尼普爾的殖民地,在那裏供奉的月神是尼普爾的恩利爾的兒子。在兩個文化的融合中,埃利都的影響似乎佔主要地位。

蘇美爾人有着怎樣的科技文化?他們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

後期的蘇美爾法律保護婦女,而且婦女可以達到相當高的地位,但整個文化裏,男人做主。

楔形文字與泥板書

他們發明了人類最早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剛開始用圖形將豬,牛,馬,羊,莊稼等各種事物畫下來,發展到後來,圖形越來越簡單,於是就將圖形符號固定下來形成文字,用三角形尖頭的蘆葦杆刻寫在泥板上,然後曬乾,可以長期保存(這與以後由白種人腓尼基人創造的字母文字有本質的區別)(這類記錄在出版史學界也被稱爲泥板書。

技術

蘇美爾的技術有:輪、鋸、皮革、鐲子、錘子、鞍、釘子、大頭針、指環、鏟子、釜、刀、長矛、箭、劍、膠、匕首、袋子、頭盔、船、盔甲、箭桶、劍鞘、靴子、拖鞋、叉和釀酒。

蘇美爾人有三種不同的船:

皮船是由蘆葦和動物皮製的;

帆船使用瀝青來防止水滲入;

木船有時用人力或畜力拉。

蘇美爾人有着怎樣的科技文化?他們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 第2張

語言文字

蘇美爾語是一種孤立語言。從語法結構上講,它不與任何其它已知語言相近。將蘇美爾語與其它語言,尤其是阿爾泰語系的語言聯到一起的嘗試都未曾成功。

蘇美爾語是一種黏着語,意味着一個單詞可能包含一系列詞綴(或者詞素),這些詞綴都是或多或少可以清晰辨別的,並且可單獨分離出來。

蘇美爾語是一種具有部分作格性的語言。在表達第一、二人稱現在—將來時態(或者未完成時態)時,它是一個主賓格語言;在已然語氣(直陳式)的其它大多數形式時,它是一個作通格語言。我們可以在很多與蘇美爾語毫無關聯的部分作格性語言找到類似的句式。在蘇美爾語中,作格通過後綴-e表示,通格什麼都不加(零詞綴)。

蘇美爾語區分語法意義上的有生/無生性,卻沒有單獨的陰陽性代詞。其中有生性中不僅包括了人性,還包括了神性,在某些情況下,還包括了名爲蘇美爾語“雕塑”的性。蘇美爾語中有兩個時態:過去時和現在—將來時(現在多稱其爲未完成時和完成時)。蘇美爾語中有很多格:通格(-?),作格(-e),屬格 (-(a)k),與格/向格(“to,for”)(有生性名詞 -r(a),無生性名詞-e),位置格(“in,at”)(僅與無生性名詞同時使用 -a),伴隨格(-da),等同格(“as,like”)(-gin),方向格(“towards”)(-?(e))和離格(“from”)(僅與無生性名詞同時使用 -ta)。

蘇美爾人有着怎樣的科技文化?他們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 第3張

蘇美爾人發明了一種象形文字,後來這種文字發展爲楔形文字。這是最古老的已知的人類文字。今天已經發掘出來的有上十萬蘇美爾文章,大多數刻在粘土板上。其中包括個人和企業信件、匯款、菜譜、百科全書式的列表、法律、讚美歌、祈禱、魔術咒語、包括數學、天文學和醫學內容的科學文章。許多大建築如大型雕塑上也刻有文字。許多文章的多個版本被保留下來了,因爲它們經常被拷貝(比如作爲寫字練習)。抄寫是當時的人唯一的傳播文章的方法。閃米特語的人成爲美索不達米亞的統治者後,蘇美爾語依然是宗教和法律的語言。

即使專家也很難懂蘇美爾文字。尤其早期的蘇美爾文字非常困難,因爲它們經常不包含所有現代人所熟知、或通用的語法結構!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發源於亞洲西部的亞美尼亞高原。公元前4000年左右,這裏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蘇美爾人。他們創造了燦爛的蘇美爾文明,最能反映這種文明特徵的是他們的文字——楔形文字。

最初,這種文字是圖畫文字,漸漸地,這種圖畫文字逐漸發展成蘇美爾語的表意文字,把一個或幾個符號組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含義。如用“口”表示動作“說”;用代表“眼”和“水”的符號來表示“哭”等等。隨着文字的推廣和普及,蘇美爾人乾脆用一個符號表示一個聲音,如“箭”和“生命”在蘇美爾語中是同一個間,因此就用同一個符號“箭”來表示。後來又加了一些限定性的部首符號,如人名前加一個“倒三角形”,表示是男人的名字。這樣,這種文字體系就基本完備了。

蘇美爾人用削成三角形尖頭的蘆葦稈或骨棒、木棒當筆,在潮溼的黏土製作的泥版上寫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這種文字被稱爲楔形文字。

蘇美爾人有着怎樣的科技文化?他們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 第4張

爲了長久地保存泥版,需要把它晾乾後再進行燒製。這種燒製的泥版文書不怕被蟲蛀,也不會腐爛, 經得起火燒。但美中不足的是,泥版很笨重,每塊重約一千克,每看一塊都要費力地搬來搬去。到現在,發掘出來的泥版,共有幾十一百萬塊,最大的有2.7米長,1.95米寬,可謂是巨書!

楔形文字是蘇美爾文明的獨創,最能反映出蘇美爾文明的特徵。楔形文字對西亞許多民族語言文字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西亞的巴比倫、亞述、赫梯、敘利等國都曾對楔形文字略加改造,來作爲自己的書寫工具。甚至腓尼基人創制出的字母也念有楔形文字的因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可是,由於它極爲複雜,到公元1世紀,就完全消亡了。

宗教

蘇美爾的每個城市都有它自己的神和神學,而且隨着時間的變遷,這些神也發生變化,因此無法說蘇美爾宗教。蘇美爾人的宗教可以算作是單一主神教的。蘇美爾人的信仰是最早有記錄的信仰,它是後來美索不達米亞神話、宗教和占星學的源泉。

蘇美爾的主神是天神安努,安努最重要的伴侶是南部的恩基、北部的恩利爾和金星之神伊什塔爾。太陽神叫烏圖,月神叫南那,母親神叫娜姆,此外還有上百小神。每個神與一個城市相連。這些神的重要性也隨着這些城市政治上的興衰而變化。人是神用粘土做的,其目的在於服務神。假如神發怒的話,他們就使用地震或風暴來懲罰人。蘇美爾人認爲人,只有在神的憐憫下才能生存。

蘇美爾人相信地面是一塊平板,天空是一個鋅蓋。他們相信人死後,會成爲鬼魂不安地永遠在陰間遊蕩。

蘇美爾的神廟由一箇中心大廳組成,兩側有通道,通道外側是祭司們住的地方。在大廳的一側有一個高臺,臺上有一個供奉動物和蔬菜犧牲品的泥磚桌。糧倉和倉庫一般位於神廟附近。後來蘇美爾人開始將神廟建築在四方形的高臺上。這些高臺不斷提高,形成了塔廟。

蘇美爾人有着怎樣的科技文化?他們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 第5張

建築

兩河平原缺乏石礦和樹,因此蘇美爾的建築都是泥磚造的,磚與磚之間沒有灰漿或水泥連接。泥磚建築隨時間會損毀,因此它們過一段時間就得被拆除、剷平和重造。隨着時間的延續,兩河平原的城市因此不斷擡高。這樣的古蹟被稱爲臺勒(Tell)。在中東到處都可以見到這樣的古蹟。蘇美爾人最壯觀和最著名的建築是塔廟,它們建築在巨大的平臺上。《聖經》中的巴別塔可能也是類似的建築。蘇美爾的圓形印章上還有,類似於直到不久前伊拉克南部沼澤阿拉伯人還在使用的蘆葦造的房子。

蘇美爾的廟和宮殿使用更加複雜的結構和技術如支柱、密室和黏土釘子等。

曆法

除車輪外,蘇美爾人還發明瞭太陰(月)歷,這也是人類早期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在像美索不達米亞那樣極其惡劣的氣候下,知道播種和收穫的準時是必不可少的,因而有必要找到某種時日行程以確定周而復始的可靠途徑。做到這一點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利用月亮的盈虧循環。既然月亮由最初的峨眉月到下一個最初的峨眉月共需要29天半的時間,人們就可考慮把這樣一個循環視爲一個基本的計時單位(我們把它稱爲一個月),然後累計在月亮運行了12個這樣的計時單位(6個是29天,6個是30天)後,一“年”就這樣過去了,又到了開始播種的時候。不幸的是,他們不知道一年實際上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月亮的12次循環或12個月比一個太陽年少11天。九百年後,蘇美爾人才瞭解到,每隔幾年他們就要在其年曆上另加一個閏月,才能準確地預報季節的循環。

蘇美爾人有着怎樣的科技文化?他們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 第6張

時間和角度的計量

最早的12單位與60單位度量劃分來自於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間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蘇美爾人。

現在世界各國通行的計時方法,即每小時60分鐘,每天24小時,鐘錶上的刻度爲12小時,還有以12爲基本計量單位的“打”,都是在60進制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而對於60進制的使用,也是通過巴比倫人,由蘇美爾人那裏承傳至今的。

蘇美爾人創造了人類的第一個高度文明。發明車輪和楔形文字,把整體劃分爲12個單位(一年12個月、“一打”的概念)和60個單位的度量制度(分針) 長度單位一英尺等於12英寸,重量單位一磅等於12盎司,一先令等於12便士,就連足球比賽罰點球的英制長度也是12碼。 十二進制來源:傳說是十個手指頭加兩隻腳。這是過去規定的,現在規定一打爲10個。 規定一打12個是一種12進制。

瑞典歷史上有一位有遠見的國王就說過,從日常應用的角度看,十二進制比十進制更方便。他生前曾設想過,在他管轄的範圍內十進制,而代之以十二進制。

蘇美爾人有着怎樣的科技文化?他們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 第7張

古人的天文測量活動促進了幾何學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經常需要等分角,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當然他們要先解決等分的數量小的情況,從二,三,四,五......開始,如果採用60進制,由於60是2,3,4,5,6的公約數,可以等分這些角,而如果用100進制,三等分和六等分就不能實現。古人定角度爲60進制的原因很樸素,就是爲了測量和作圖方便,做一個量角尺,就可以按照讀數來把角等分成很多份。

相應的一打——12個作爲計量單位也是同樣的原因——爲了等分起來容易,不管是2,3,4等分都可以。比較10進制和12進製作爲一種普遍使用的進制來說12進制好,需要等分爲2,3,4,6的情況要比等分成2,5的情況多一些,所以就採用了12進制。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