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清末四大奇案之刺馬案:慈禧與曾國藩的角力

清末四大奇案之刺馬案:慈禧與曾國藩的角力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末張汶祥在大庭廣衆之下刺殺兩江總督馬新貽,此案疑霧重重,廣爲流傳,成爲晚清的四大奇案之一。刺馬案位列四大奇案之首,馬新貽被刺後,立即有"刺馬案"戲文上演。

同治九年(1870年)8月22日,上午十點左右,南京城督署府衙西側校場外,兩江總督馬新貽剛剛循例檢閱將士操練完畢。據當天身處金陵的士人張文虎所記,昨日細雨綿綿,故今日放晴且不悶熱。天氣晴爽,自然觀者如堵。行經箭道時,忽一人從百姓中衝出“攔前喊冤”,馬“方接狀,一人自後至刺刃,親兵急救不及”。馬肋部要害被刺,“已不能言,氣息如絲,刃處無血而口中反流血”。大夫束手無策,馬遂於次日不治而亡。刺客當場捕獲,名叫張汶祥。此事件即轟動晚清朝野的“刺馬案”。

堂堂朝廷一品大員、封疆重吏,居然於光天化日之下遇刺殞命,不啻如晴空驚雷一般,令百官驚愕,使中樞震怒。本來尚關注津案的千百雙目光瞬間聚焦於該突發事件上來!

清末四大奇案之刺馬案:慈禧與曾國藩的角力

那麼多的士兵就在當場,竟然讓一個刺客輕易地就奔向兩江總督,這說得過去嗎?可更令人捉摸不透的是,刺客行刺完後好像並不急於逃走。而是走向那些來抓他的士兵,宣佈他們總督的罪行,並且還有條不紊的慢慢陳述。

這下在朝廷可炸開了鍋,有人說,朝廷調曾國藩去做直隸總督,是用的調虎離山之計。用個新人馬新貽來接他的兩江總督,與他平起平坐,是朝廷在湘軍的地盤裏拱卒。拿馬來試一試湘軍的反映,果然湘軍就給予了回擊。

慈禧的糾結可想而知,因爲這次曾和馬的職位調動,正是出於慈禧之手。行刺,不過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如果一個處理不當,湘軍發生兵變也是有可能的。據說,慈禧讓馬新貽接任兩江總督時領了密旨,她要馬在湘軍裏面搞破壞,降低湘軍的影響力。第二,順便查找太平天國在天京城陷落時的財寶去向。當然,慈禧自己不敢去捅這個馬蜂窩,但又很想摸一下湘軍的底。如果恰好抓到把柄在手裏,以後也好駕馭曾國藩,真是好一條妙計!

清末四大奇案之刺馬案:慈禧與曾國藩的角力 第2張

但是得找個試刀的,誰去?聽說馬新貽在地方上可謂是個能吏,而且常懷青雲之志,最要緊的是在曾國藩帳下任過事,對湘軍的情形還算熟悉。好吧,可憐的馬新貽就是你了。但是沒曾想,湘軍竟然來了這麼一手,真是出乎朝廷意料。這一手,並非博弈,而是挑戰。光天化日下就在閱兵場上,刺客一出手便將總督殺了。不是用槍,而是匕首;不是躲在人羣裏遠距離射擊,而是向總督衝過去貼身行刺,真是膽大包天。

既然如此,那就審犯人吧!刺客被關押在監獄裏,沒人敢對他用刑,只是被審訊。爲什麼?因爲他是朝廷要犯,怕有人以用刑爲由,殺人滅口。有一天,刺客突然承認,他刺殺馬賊除了復仇,還兼有爲國除奸的使命,因爲“馬賊通回”。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因爲平定太平天國之後,是平捻。跟着就是左宗棠西征,西征讓“通回”在政治上是個極爲敏感的詞。

由於馬新貽是回人,難免與回人有往來,將案情引向西征,這案子還怎麼審?須知左宗棠西征帶的可是湘軍,打仗在西北,而錢糧方面卻要靠東南支撐,恰好東南也是湘軍的地盤。現在朝廷將東南幾省交給馬新貽這個回人手裏,湘軍將士不放心。這樣的案情牽涉甚廣,沒人敢審,只能靠朝廷派人審問。慈禧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爲了平息事態,也只好請回曾大人了。

清末四大奇案之刺馬案:慈禧與曾國藩的角力 第3張

浮不出水面的真相

曾國藩受命,卻不急着起程,他向朝廷稱病,並且還要等李鴻章來直隸辦交接。這原因也說得過去,但他的真實意圖在於還要觀察一下朝廷風向,確認慈禧的意思。如果還要追查,他便繼續推辭。如果要了結,他就去。他已知此案的了結,並非要將案情的幕後查清楚,而是要維持大局。

朝廷讓馬新貽入主兩江,這下可謂是自討苦吃。馬一死,如一個巴掌打在朝廷臉上。若不反擊,朝廷的面子往哪擱?俗話說“打狗也要看主人”,可殺了狗給主人看,才發現此狗也不過是一隻棄犬,一條喪家犬。這些,曾國藩都看在眼裏,所以他不急,可慈禧急了。又將他召進宮去,問他究竟何時動身,他說:“明日進內隨班行禮,禮畢後三兩日即起程。”慈禧很不滿意,加重了催促的語氣,說:“江南的事要緊,望你早些兒去!”他知道,慈禧一急,此案就該了結。該出手時便出手,到了斷時就了斷。你想一下,如果慈禧要追查,還會讓他去嗎?如果慈禧不怕兵變,還會那麼着急的催他去嗎?

讓曾大人去,便是要儘快了斷,勿起兵變。慈禧心虛,她好不容易打入湘軍地盤的釘子,就這麼給人拔了,下一步還會出什麼事,她心裏其實沒底。馬新貽一死,她權當棄子,可朝廷的面子還要維持,所以還要高調追查,派了最高級別的刑部尚書鄭敦謹去追查。

鄭有“青天”名聲,是個依法辦事的人。在他手裏,就辦過湘軍將領,但這一次,要法治,還是要講政治,他沒有拎清。一到江寧,就提審犯人,曾氏聽審,一言不發,連訊了十幾天,越扯越亂,曾國藩開口說了一句:看來只好仍照原審奏結。這時,鄭才知道,原來自己只是擺設,朝廷讓他高調出馬,是要借他的名聲來結案。於是,鄭、曾聯銜上奏依原審結案,曾還附了一個夾片,陳明“實無主使別情”,然後,將刺客凌遲,摘心獻祭,給馬新貽辦了祭禮。

案件尾聲

那位鄭大人,自結案以後閉門不出,對於曾氏所有邀請一概辭謝。送他程儀,也分文不收,兩隨從每人收了五百兩銀子。曾氏爲他送行,他頭也不回,揚帆而去。鄭並未回京交旨,船到淮河邊就停了下來,打發隨從代他回京交旨,聲稱有病,不能回京。欽差大臣不回京交旨,按清制是要治罪的。曾氏覺得有點對不住他,從中斡旋,方纔掩飾過去。但鄭並不領情,而是請求開缺,終生不再爲官。兩個助手回京後,悄然而失,其中之一,留下一本《南行日記》,記述了審案一事,說:“刺馬案與湘軍有關”,“刺馬案背後有大人物主使”。

這個“大人物”是誰,至今也是一個謎!

清末四大奇案之刺馬案:慈禧與曾國藩的角力 第4張

不過從各方面的跡象來看,馬新貽之死,決非如同戲文裏所傳的"桃色案件",也決非如同當時新聞裏公佈的"挾私報復",可能是與查訪曾氏兄弟、湘軍集團的劣跡和太平天國金銀財寶去向有關,這恐怕纔是官居一品的方面大員馬新貽被刺殺的真正原因。

從整個事件的過程分析,曾國藩可能並非"刺馬案"的幕後主使,極有是其弟,湘軍總督曾國荃,但曾國藩顯然知道是其弟和湘軍集團所爲。然而此案關乎曾氏家族和湘軍集團的聲譽、威望,也害怕會牽連出更多的劣跡、更多的人,引發全面崩潰,因此曾國藩不得不曲爲遮掩,並想辦法消除後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