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古代打仗真的不斬來使嗎 什麼情況下交戰雙方會對他們下手呢

古代打仗真的不斬來使嗎 什麼情況下交戰雙方會對他們下手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古代打仗不斬來使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相信不少人在觀看過一些歷史類的影視劇之後都會對一句臺詞印象深刻,那就是“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句話非常好理解,就是字面意思,交戰的雙方都即便戰場上互相廝殺到血流成河,也不會去殺害對方派來的使者。這意思確實好理解,但是這行爲卻有些讓人無法理解,既然是交戰,怎麼可能還會講規矩呢?殺使臣和殺士兵難道有什麼區別嗎?其實歷史上這種故事還不少,但是“不斬來使”也並非絕對,因爲有3種情況,這“使臣”的身份也不能讓你保命,運氣不好的話,敵軍就直接斬了你的頭來祭旗了!

古代打仗真的不斬來使嗎 什麼情況下交戰雙方會對他們下手呢

很多人可能以爲,咱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所以在戰場上有這樣的行爲也是理所當然,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兵者,詭道也。”說的就是打仗的時候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以講規矩和不講規矩也許就在一念之間,那麼到底哪些情況下交戰雙方會殺來使呢?

古代打仗真的不斬來使嗎 什麼情況下交戰雙方會對他們下手呢 第2張

情況一:蠻不講理

就連我們生活中都會遇到不少蠻不講理的人,他們不按規矩辦事,很多情況下,道理都是講不通的,更何況是兩軍交戰之時。在明朝的時候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平定四川都掌蠻,蜀王想要派人招安,結果這都掌蠻根本就沒把蜀王放在眼裏,以爲這巴蜀之地易守難攻,你要打就打,結果就把使臣給殺了。

情況二:表明決心

第二種情況,其實兩軍到了要交戰的地步,是很少有可以周旋的餘地的,一旦接受與對方交流的話很有可能讓自己處於被動的狀態,因爲兵不厭詐,你怎麼知道對方是不是真心求和呢?萬一有詐,那還不如在一開始就下定決心,所以這斬殺來使也可能是爲了斬斷自己的後路,跟對方死磕了!

情況三:殺雞儆猴,揚威

古代打仗真的不斬來使嗎 什麼情況下交戰雙方會對他們下手呢 第3張

第三種情況也是最容易理解的,通常情況下,如果是弱的一方主動派使臣求和,那很有可能這個使臣會有去無回,因爲強的一方佔有主動權,動不動你完全已經是他可以掌控的事情,那殺了使臣也只是爲了彰顯自己的實力,尤其對於一些遊牧民族之的使臣來說,中原王朝若殺使臣,無非就是爲了彰顯自己的國威!

古代打仗真的不斬來使嗎 什麼情況下交戰雙方會對他們下手呢 第4張

歷史上殺使臣的事還真不少,曹操斬過吳國使臣,明朝朱棣“靖難之役”時也殺了自己侄子朱允炆的信使,其實殺使臣的意思就是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那就打吧。

使臣這種職業是個高風險的職業,等於是把自己的生命送到敵人手裏,你會不會死,完全得看敵人的臉色,說偉大點是爲國而死,說的卑微一點,你不過就是一塊試金石,然而用自己的生命去檢驗敵方的態度,對於使臣來說是不是有些過於殘忍了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