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古代打仗既然城門這麼重要 爲什麼守軍不直接堵死呢

古代打仗既然城門這麼重要 爲什麼守軍不直接堵死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城門,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在原始社會,人們爲了防止野獸的侵襲,就在聚落周圍用木頭或土堆圍成一圈,這就是最早的城池。後來城池的規模越來越大,西周時開始用夯土築城,到了南北朝時用上了城磚。這個時候築城的目的早就不是防禦野獸了,而是爲了防止敵軍攻打。

古代打仗既然城門這麼重要 爲什麼守軍不直接堵死呢

那麼一座城池哪裏最薄弱呢?是城門。因爲城門是供日常通過使用的,與厚達數米的城牆相比,城門是整個城池最薄弱的。所以,在火藥沒應用之前的古代,攻城都是重點攻城門,城門一破,就意味着城池失守了,這就是《左傳》“犯門斬關”一詞的由來。

當然,攻城一方知道城門最薄弱,那守城方也不傻,在防守時就重點考慮到了城門一帶。

早在戰國時期,木質城門就用銅、鐵箍加固,門後用大木將門閂住。門後還有防火設計,南北朝時侯景攻雲臺,就是“持火炬燒大司馬、東西華諸門”,被守軍“鑿門樓下水沃火”。

古代打仗既然城門這麼重要 爲什麼守軍不直接堵死呢 第2張

不僅如此,一些稍具規模的城池,不僅修甕城,而且城門後還會再設一道懸門,當敵人攻破第一道城門時,馬上放下懸門,阻斷敵軍攻勢。正因爲防禦不斷升級,所以攻城一方也在升級武器,像雲梯、衝車、尖頂木驢、撞車就先後派上了用場。

但不管是雲梯也好,樓車也罷,目的都是翻上城牆消耗守軍,而最終要進入城池,重點還在於攻破城門,因爲只有城門的通過性最好,大軍進城如果靠雲梯翻牆入內那得累死。而云梯這些攻城器械,最終的目的也是爲了分散守軍,掩護友軍攻破城門。

古代打仗既然城門這麼重要 爲什麼守軍不直接堵死呢 第3張

既然城門是古代攻打城池的首要目標,那爲什麼守軍不直接把城門砌死呢?把城門砌成和城牆一樣,那攻方豈不是隻能通過翻牆才能進來了嗎?

明朝督師袁崇煥在守寧遠時曾經將城門封死,但這種做法通常不多見,爲什麼呢?從戰國到宋朝,兵書都強調“圍城必闕”,攻城只圍三面,可以避免守軍陷入絕境死戰。這從側面其實也印證了古代的城池防禦通常都不會把城門砌死,否則也就不存在“圍城必闕”了。

古代打仗既然城門這麼重要 爲什麼守軍不直接堵死呢 第4張

這就出現矛盾了,一方面是城門一破城池就失守,另一方面卻是守軍極少堵死城門,爲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古代什麼情況下需要攻城。《孫子兵法》說的很清楚: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因爲傷亡太大,往往是不得已的選擇。

怎麼個不得已呢?就是說眼前的這座城池地處戰略要地,圍困和繞過去都不行,只有攻下才能確保糧道通暢。西漢七國之亂時,吳楚聯軍猛攻樑國都城睢陽,卻不選擇繞道攻取長安,就是因爲睢陽如果繞過去,那麼吳楚必然會被樑軍切斷後路。

古代打仗既然城門這麼重要 爲什麼守軍不直接堵死呢 第5張

三國時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曹魏,猛攻陳倉20多天卻不選擇繞過去,也是因爲陳倉如果不攻下來,那麼蜀軍不僅糧道無法打通,而且會被陳倉守軍包抄後路,如果選擇圍困,又容易等來魏國援軍,只好強攻。

所以,凡是必攻不可的城池,往往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如果守軍先把自己堵死在城中,那麼也就無法出城配合援軍作戰,戰略大打折扣,也更容易坐以待斃。兵書《尉繚子》就說的很清楚:“十萬之軍頓於城下,救必開之,守必出之”。請選中你要保存的內容,粘貼到此文本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