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各個時期行軍打仗的士兵吃什麼食物?

揭祕:各個時期行軍打仗的士兵吃什麼食物?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上古時期至唐朝:小米。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古代軍隊的飲食都是比較簡陋的,僅僅是果腹的水平。而最早的軍糧實際上就是煮小米粥,在宋朝以前,軍隊的飲食主要以吃稠粥爲主。不過當時並沒有鐵鍋,用的是陶器,陶器最適合煮粥,只是陶器並不適合炒菜或者烹飪其他美食。

揭祕:各個時期行軍打仗的士兵吃什麼食物?

在夏商周三代,當時軍隊都是煮小米粥,有時候伙伕會往粥里加入各種野菜、野果、豆類或者一些打獵得來的肉食。一到飯點,行軍打仗的士兵就開始架起陶鍋熬粥喝。

從上古時期到唐朝,小米都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軍糧,其原因其實也很好理解。

小米起源於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而在唐朝以前,中國的政治和軍事中心都在北方,特別是在西北一帶,而軍糧的選擇往往秉持着就近原則,再加上小米非常容易保存,比如唐文獻說小米可保存九年,而大米只能保存五年。於是乎,獲取方便且容易長期保存的小米就成了古代軍隊最常見的一種軍糧。

古代行軍打仗中,除了小米,還有大米和麥子也都是比較常見的軍糧。

揭祕:各個時期行軍打仗的士兵吃什麼食物? 第2張

2.宋明軍隊:乾糧。

在古時候,所謂的乾糧,實際上就是饅頭和大餅,饅頭和大餅是很晚才成爲軍糧的,因爲麪粉的加工比較困難,而且古時候的人們也不會發酵技術,所以那時候人們做成的乾糧全都是死麪。宋明兩朝的軍隊就比較喜歡吃大餅,大餅是漢朝時期纔出現的,只是漢朝軍隊並沒有將大餅作爲軍糧。

一直到唐宋時期,大餅才慢慢成爲軍糧。

唐朝時期,爲了對抗突厥、回紇等西北遊牧民族,就建立了一支特殊的騎兵部隊,而爲了減少後勤運輸,這支騎兵部隊就攜帶乾糧和其他一些食物長途奔襲,萬里轉戰。

宋朝軍隊征戰時,士兵們往往揹負糜餅、雜餅、皺飯、硬塊鹽和大醬行軍。

發展到明朝,大餅的吃法就有些類似於今天的壓縮餅乾。當時,明朝士兵爲了便於山區林地作戰,就將圓餅用炭火烤灸,烤至酥脆鹹香後,在圓餅的中間戳一個小孔,然後用繩子串起來,士兵攜帶起來就很方便。

3.副食

不管是小米還是大餅,都屬於主食,也就是隻能填飽肚子的食物,古代行軍打仗,除了主食外,也有副食。只是古代軍隊中的副食實在少得可憐,通常只有大醬和醃菜。

只有出征前和取得大捷後,士兵纔有幸能喝上一碗好酒,吃上幾斤好肉。至於行軍打仗的過程中,吃的食物都是非常簡陋的。

揭祕:各個時期行軍打仗的士兵吃什麼食物? 第3張

4.遊牧民族的軍糧

遊牧民族最主要的軍糧是風乾肉。一頭上百公斤的牛,經風乾加工後,就變成了十幾二十斤的肉乾,士兵攜帶這一二十斤肉乾,就好像是帶着一頭牛的牛肉出征打仗。

風乾牛肉乾所含的蛋白質是普通牛肉的好幾倍,一小塊就能維持人類生存的需要,所以這一二十斤風乾牛肉能吃上好幾個月。

在休息的時候,遊牧民族的騎兵還可以用小塊肉乾煮湯喝,再加上一點奶類食品,整體的營養算是比較豐富和全面的,所以遊牧民族的騎兵很少需要後勤運輸糧食,也不需要準備大醬和醃菜之類的副食。

總的來說,古代行軍打仗,吃的食物都比較簡陋,但填飽肚子還是沒啥問題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