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代的遊牧民族和漢人的服飾和髮型爲何區別那麼大呢?

古代的遊牧民族和漢人的服飾和髮型爲何區別那麼大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論語》有云: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意思是「如果沒有管仲輔佐齊桓公尊王攘夷,我們都要像北方少數民族那樣『披髮左衽』了」。所謂「左衽」,是指北方少數民族穿衣時右襟壓在左襟之上,而漢人只有爲死人穿壽衣時纔會「左衽」,以示陰陽有別。這句話體現了北方少數民族在衣着、髮型上與中原漢人的區別,並頗具歧視意味。

古代的遊牧民族和漢人的服飾和髮型爲何區別那麼大呢?

也許是《論語》對後世的影響過於深遠,我們誤以爲大多數遊牧民族的髮型都是「披髮」的。然而從史料上來看,在遊牧民族勢力最大的「五胡亂華」時期,也只有羌人一支是「披髮」的。這一點從羌人的後裔党項人身上也能看出,他們確實保留了「披髮」的習俗。

古代的遊牧民族和漢人的服飾和髮型爲何區別那麼大呢? 第2張

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作爲對中原地區影響最大的遊牧民族也是不剃髮的,但與羌人不同,他們並不是「披頭散髮」,而是留「索頭」。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史學家將誤以爲「索頭」就是光頭,而隨着對史料越來越深的研究,所謂「索頭」更可能是類似於今天「髒辮」的髮型。這一發型影響了突厥乃至中亞地區的遊牧民族。

古代遊牧民族出於方便騎馬的原因考慮,絕大多數都是剃髮的。不過所謂「剃髮」絕非光頭,而是留各種奇形怪狀的髮型。目前史料最多可以證明剃髮的遊牧民族是契丹人,髮型至少有十幾種,這種剃髮行爲在古代被稱爲「髡」。不止男性,契丹女性也髡髮,而且髮型也是千奇百怪。

契丹人建立的遼朝統治了蒙古草原的大部分地區,那時的蒙古族還是十分分散的小部落,他們在髮型上也深受契丹人的影響。蒙古族在草原上興起時,髮型幾乎就是契丹人的翻版。到了元朝,蒙古人將剃髮稱爲「髡頂」,他們還會在頭部正中多留一縷短髮,垂至額前,稱爲「卜郎」,也叫「不狼兒」。

建立金朝的女真人也延續着契丹人剃髮的習俗,但《新唐書》中記載,女真人的先祖黑水靺鞨「俗編髮,綴野豕牙,插雉尾爲冠飾,自別於諸部」,可見他們從唐朝到金朝的髮型改變還是很大的。而黑水靺鞨人的經典髮型反而出現在了18世紀俄國人繪製的楚科奇人形象中,由此可以推斷楚科奇人應該與女真人有一定的血緣關係。

據《三朝北盟會編》記載,宋朝的女真「男子辮髮垂後,耳飾金環,後顱留髮以色絲系之,富者以珠玉爲飾」。可見這時的女真人的髮型跟後來清朝滿族人的髮型已經很接近了。清朝入關後,在「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髮令」之下,全中國男性都蓄起了「金錢鼠尾」。影視劇中包住半個頭的髮辮是到了清朝中後期纔出現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