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長平之戰後,趙國爲什麼還能支撐三十年?

長平之戰後,趙國爲什麼還能支撐三十年?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趙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長平之戰中,趙國被秦國殲滅四十萬士兵,這些士兵全都是趙國的精壯男子。這次戰鬥讓趙國元氣大傷,國力衰敗,很長一段時間內趙國都難以恢復。

假如別的國家趁虛而入,吞併或者消滅趙國易如反掌。有意思的是,在長平之戰後的三十年中,趙國卻安穩度過,本來遍體鱗傷的肌體逐步修復,國力逐漸增強,軍事實力慢慢超越其他國家

說到趙國軍事力量的提升,就不得不提趙武靈王實行的胡服騎射。

長平之戰後,趙國爲什麼還能支撐三十年?

趙國東與中山、齊國相連;東北與東胡和燕國接壤;西與韓國、魏國相鄰;北與林胡、樓煩相接。從地理形勢上看,趙國處於強國包圍之中,沒有地緣優勢。一旦哪個國家起了賊心,趙國的麻煩就大了。但是,就是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中,趙國卻走出了一條強盛之路。

當時,各國紛紛變法革新,逐步走向富強。趙雍看在眼裏、急在心頭。沒有革新就沒有出路,他下定決心改革圖強,帶領國家走出困境。

強國先強軍,培養一支能打勝仗的現代化軍隊是趙國的當務之急。

趙國軍隊當時的現狀是,部隊裝備了大量的甲衣戰車。作戰時,甲衣戰車笨重不堪,轉移時需要馬拉人推。隊伍的隱蔽性不強、機動性很差成爲趙武靈王的心頭大患。爲了扭轉這種被動局面,趙武靈王進行了外科手術式革新。

減少甲衣戰車、變革部隊裝備是這次改革的重點。但是,到底用什麼方式提升戰鬥力?趙武靈王推行了胡服騎射。

胡服騎射核心是大力培養騎兵,訓練箭術,組建大規模的騎兵部隊。爲了讓減下來的步兵和車兵迅速成爲騎兵,這不是一件小事。趙武靈王按照騎兵特點組織體能和箭術訓練,通過強化訓練之後,相當一部分戰士騎射本領明顯增強。而真正要入編騎兵部隊的戰士,必須通過專門考試。

長平之戰後,趙國爲什麼還能支撐三十年? 第2張

爲了激發戰士們的積極性,趙武靈王提升入編騎兵的生活待遇,很有中世紀歐洲貴族騎士的味道。

思路就是出路,經過對騎兵部隊的實戰性訓練,趙國騎兵的速度快、威力強,戰鬥力明顯提升,機動性能增強。

胡服騎射的成功推行,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隻大規模騎兵部隊在趙國建成。

實現了改革強軍之後,趙武靈王挫強秦、滅中山、抗魏齊、擊三胡,一時間氣勢如虹,讓不可一世的秦軍銳氣大減。

強軍的體制問題解決了,趙武靈王並沒有忽視機制的重新構建,他推行新的將領選拔制度——打破舊貴族晉升的路徑依賴,實行能者上。

士兵們晉升的通道打開了,戰鬥積極性出來了,誰能不爭着建立功勳呢。

在消滅中山後,趙國領土擴大。趙武靈王實行寬鬆的經濟政策,國內貿易日趨繁榮,國力明顯增強。經濟、軍事成爲支撐趙國的兩隻翅膀。胡服騎射改革的成果得到了有效鞏固。

反觀長平之戰,趙國主力部隊被殺的一乾二淨,幾乎全軍覆沒,損失慘重。雖然留下了一些城池,但是幾乎無人守備。再看秦國,這場戰鬥可謂背水一戰。秦王徵召了十四歲以上的所有男人上前線,國力消耗嚴重。秦國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筋骨不再強筋。

就在秦趙廝殺搏鬥的時候,別的國家隔岸觀火,還妄想着從中撈取利益。

長平之戰結束幾年後,燕國的國相跟燕王說:趙國的成年男子全死在了長平之戰中,而小孩子又還沒成長起來,這是最好的機會去討伐趙國。

三說兩說,燕王舉國伐趙。但是,事情往往不會一廂情願。廉頗帶着趙國的娃娃軍大敗燕國大軍。儘管長平之戰中趙國兵力銳減,青壯年損失殆盡,但是用先進理念培養出來的娃娃軍已經很快具有實戰能力。

長平之戰後,趙國爲什麼還能支撐三十年? 第3張

霸權從來不會贏得支持,弱小者結成同盟。當秦國再次攻趙之時,其他各國紛紛出兵援趙抗秦。長平之戰的境況不可能重新上演。既因爲改革取得實效,加上其他各國對秦國進行制衡,趙國得以喘息。

但是,趙國的改革相侷限性明顯,他僅僅對軍隊進行了相對徹底的革新,和秦國推行的全方位改革相比,趙武靈王幾乎沒有從政治、文化、經濟等層面進行脫胎換骨式的革命。

一場不徹底的革新很難解決趙國面臨的所有問題。在長期鬥爭中,趙國不敵秦國。

趙武靈王的革新讓趙國苟延殘喘了幾十年之後,強秦的鐵蹄嗒嗒而來,秦國統一六國之勢已經完全形成。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