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三國志》中的關羽是怎樣的?和演義中有何不同?

《三國志》中的關羽是怎樣的?和演義中有何不同?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都知道,三國時期出現了好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我們作爲普通人對這一段歷史的瞭解大都來自於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但是在這本書作者羅貫中是帶着感情色彩寫這本書的,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的感情是傾向於劉備的,但是在真正的歷史上,劉備並不像《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那樣正人君子,曹操也不像是書中寫的那樣不堪。反而曹操行事雖然略有奸詐,但是在諸多評論中,都將曹操看作是一位梟雄。

我如果要了解三國時代的真正歷史的話,《三國演義》這本書只能當作參考,具體的很多事情都是要經過考證的,真正較爲真實和完整記載三國時代歷史的書只有《三國志》這一本。而在《三國志》這一本書中,我們就會發現不一樣的三國。

在《三國演義》這本書的描寫中,關羽一直是三國時期的武力值巔峯,天花板級別的人物,被後世的人們稱爲“武聖”。這個人物也對於我們現在的生活有着深遠的影響,我們現代人每逢大事大多數時間都還會拜關公像。

《三國志》中的關羽是怎樣的?和演義中有何不同?

其實在真實的三國中,關羽並不像《三國演義》中寫的那樣。在三國時期這樣的亂世,自然是有着很多可以影響時代走向的風雲人物,像是諸葛亮、曹操、周瑜、孫權的名氣以及歷史作用都比關羽大好多,關於他們的傳奇故事也比關羽多好多。

但是這也不是說關羽在三國時期就沒有絲毫的用處。在真實的歷史上,“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和“水淹七軍”中,關羽都展現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關羽這一輩子的成名之戰就是在於與曹操的一場戰鬥,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

這也是關羽的高光時刻,是他整個武將生涯的巔峯。後來司馬懿爲曹操出謀劃策,說服曹操和江東的孫權聯合,對關羽的部隊進行兩面夾擊。而之前因爲劉備用計巧取荊州,使得孫權對於劉備的勢力很是不滿,便答應了曹操。

歷史就是如此的神奇,在曹操與孫權聯合開始展開對於關羽的計劃之後,關羽的指揮卻接連出現失誤。當時劉備的大軍正打算進攻漢中,沒有精力來支援被曹操和孫權聯軍包圍的關羽的部隊。老謀深算的孫權很快就看出了當時劉備大軍的困境。

在孫權的指揮下,東吳大將呂蒙率領軍隊進攻荊州,決心要將荊州從劉備的手中奪回來。關羽作爲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將,最基本的戰場素養還是有的,外出征戰前在荊州留有一部分兵力鎮守,但是此時的關羽仍然認爲孫權偷襲荊州的可能性很小。

而這個判斷失誤也是他這一輩子犯得最大的一次失誤,正是由於這一次的失誤將他的軍事生涯徹底葬送,甚至把他推上絕路。這一戰不僅使得劉備千辛萬苦得到的軍事重鎮荊州失守,也讓關羽因此而被孫權的軍隊斬殺。

在關羽帶領軍隊前往襄樊後,孫權與曹操立刻利用當地特殊的地形展開游擊戰術,牢牢地牽制住關羽的軍隊。此時的孫權派自己的軍隊切斷了關羽的軍事糧草供給。在做了這兩件事之後,孫權便派自己手下的大將呂蒙去攻打荊州。

就在關羽腹背受敵的危難時刻,關羽卻與自己軍中鎮守公安城的將領發生了矛盾。他們在軍事的很多理念上都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關羽更是揚言要將傅士仁處死。後來呂蒙察覺了關羽與傅士仁之間的矛盾,很快就利用這個矛盾將其策反。

傅士仁投降呂蒙後,守城的將士一起跟去了呂蒙的大軍。此時的荊州城已經完全沒有了守軍,呂蒙沒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荊州城。而此時身在前線的關羽還完全不知道荊州失守這件事,孫權將關羽回來的後路堵死之後便命令手下放出了這個消息。

此時的關羽已經在返回荊州的路上,聽聞這個消息一時便失去判斷力,接連出現嚴重的指揮失誤。之後關羽所帶領的部隊與孫權手下的大軍發生交戰,關羽大軍慘敗,整個部隊戰死的戰死逃亡的逃亡,最後幾萬人的部隊就剩下關羽的親信了。

《三國志》中的關羽是怎樣的?和演義中有何不同? 第2張

在自己的部隊陷入孫權大軍的包圍之後,孫權因爲關羽的才華而想要勸降他,關羽也多次向孫權發出投降的請求。但是關羽接下來的舉動卻使得孫權起了疑心,最終下令將圍困的關羽的部隊盡數斬殺,而關羽本人也力竭戰死。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