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萬曆皇帝徵收礦稅,爲何大臣們都反對呢?

萬曆皇帝徵收礦稅,爲何大臣們都反對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萬曆二十四年,大明開始徵收礦稅。自始至終反對的大臣數不勝數,讓萬曆皇帝十分頭疼。這個礦稅問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徵收礦稅原因:缺錢

明朝到了萬曆這裏,土地兼併問題已經開始浮現出來了,失去土地的農民越來越多,大明的財政收入也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不過相比於財政收入減少,富有遠見的改革家張居正更擔心的是失去土地的農民越來越多,剩餘擁有土地的農民要承擔更多的納稅任務,社會容易出現不安定的因素。於是張居正提出了“一條鞭法”將苛捐雜稅歸一,爲農民減輕了不少負擔。

但是這有一個問題,農民負擔是減少了,但大明的財政收入還是因爲失去土地的農民越來越多而跟着一起減少。而且在財政收入減少的同時,支出還往上漲了。

在萬曆二十年至二十八年,發生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衆所周知大規模的戰爭是很燒錢的,更何況短短八年就來了三次。

而且萬曆皇帝還有點虛榮心,還想大修宮殿,換一個好點的住處,這無疑也是一個燒錢的大工程

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數額都很巨大,而財政收入卻在減少,所以萬曆皇帝一直想搞錢,纔想起了徵收礦稅。

二、加稅規律跟前人的歷史經驗

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出發點固然是好的,但是因爲歷史侷限,改革家們都沒意識到擁有更多土地的地主階級應該多納稅,所以還是得面對補財政窟窿的問題。張居正的新政實行了將近十年左右,叛逆的萬曆皇帝開始主政,馬上就採取了簡單粗暴的辦法補上這個窟窿——加稅!

當然了,向農民加稅是萬曆後期的事情,因爲努爾哈赤崛起導致遼餉激增的緣故。最開始萬曆皇帝還沒想過向可憐的農民加稅,而是通過很古老的辦法,增加稅目種類。

萬曆皇帝徵收礦稅,爲何大臣們都反對呢?

張居正簡化稅制不到10年,萬曆就開始加稅,還是陷入了稅制改革的歷史死循環。

早在漢武帝時期,就嘗試着“鹽鐵專賣”,爲後面擊潰匈奴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所以萬曆皇帝認爲,大明那麼多礦場,肯定有很多油水,這個可以搞一搞。

不過問題隨之接踵而至,件件都很棘手。

萬曆皇帝徵收礦稅,爲何大臣們都反對呢? 第2張

三、朝野反對的理由

大部分都應該知道,反對加稅,尤其反對礦稅是東林黨人的一個重要特徵。但是東林黨萬曆三十二年才正式成立,在此之前反對礦稅的是其他派系與泛東林黨人。這裏的其他派系包括日後跟東林黨敵對起來的浙黨,比如他們的首領,內閣首輔沈一貫就是礦稅的反對者之一。

而事實上,反礦稅聯盟各個派系都有,可以說是朝中的大部分官員主流意見。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爲士大夫階層要維護他們這個階層的利益。

甚至太監當中也有反對礦稅的,因爲他們大多來自貧苦人家,深知當朝廷徵收礦稅之後,礦主會因此削減礦工的報酬。這些礦工都是失去土地的農民,挖礦還具有一定危險性,自然是不願意看到加稅而導致自己報酬削減的局面。

不管怎麼樣,朝野幾乎一致反對,這讓萬曆皇帝很頭疼。但是大臣們又想不出新的籌錢的辦法,這更加讓萬曆皇帝憎恨反對的大臣們。尤其是那羣不怕死的言官,經常因此頂撞他,都不知道多少人因此被貶官、杖擊。處理一批,另外一批繼續上來反對,如同韭菜一般割不完。

萬曆皇帝既委屈,又不甘心,心想既然大臣們都不配合,那我就派宦官去徵收吧。但派去的宦官卻藉機牟利,橫徵暴斂,有時還私自開礦,一下子就激起了民變。

四、“遺詔鬧劇”

萬曆三十年二月,萬曆皇帝突然生了重病,以爲要死了,趕緊招來內閣首輔沈一貫交待後事。第一件事自然是太子朱常洛繼位的事情,第二件事則是廢除礦稅的事情,第三件是停修大殿的事情,第四件是大赦天下,第五件事是恢復啓用之前被他貶謫的官員。

可以說萬曆皇帝是“良心發現”,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沈一貫以及太子、羣臣都哭了,場面一度十分溫馨感人。

豈料第二天萬曆皇帝的病情突然好轉了,然後搞笑的一幕來了——萬曆皇帝后悔了!他要召回所有聖旨,包括昨天立下的“遺詔”!

不過大臣們的辦事效率奇高,不到一個晚上的時間就發出了很多聖旨。萬曆皇帝從太監那裏獲得這個信息,馬上急了,趕緊將沈一貫召來。

萬曆皇帝深知君無戲言,所以他承諾“遺詔”大部分內容都可以照辦,但是唯獨不可以廢除礦稅。

接着萬曆皇帝要沈一貫交出還沒有發出去的廢除礦稅的聖旨,開始沈一貫很不樂意,但是使者一直磕頭求他,都磕出血來了,他也不好意思,只好交還。

就這樣萬曆三十年廢除礦的遺詔鬧劇,就這麼結束了。

事後反對礦稅的太監田義,甚至將沈一貫罵了一通,說如果他再堅持一會,聖旨發出去了礦稅就廢了。實際上不僅太監田義罵他,反礦稅聯盟的同僚們也因此很鄙視他。

五、制度設計是關鍵

漢武帝時期,反對“鹽鐵專賣”的大臣也非常多,那羣人主要是“賢良文學”們。不過支持“鹽鐵專賣”的大臣也有一些,漢武帝並不孤單。這點跟萬曆皇帝的遭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值得我們深思。

有的人覺得是漢武帝鐵腕手段更厲害,所以阻力小;有的人則認爲萬曆皇帝用人不當,所以被言官抓到把柄,失去了道德制高點;也有的人認爲萬曆皇帝沒有跟大臣們溝通好,所以不理解的人太多了。

我個人認爲萬曆皇帝徵收礦稅是可行的,畢竟當時的人思想有歷史侷限性,能想到的增加財政收入的辦法只有那些。不過要先把制度設計好,作爲改革家要懂得怎麼給底下的大臣洗腦,拉攏一批支持者;然後還得注意用人問題,派反對的大臣進行監督,從而解決把柄這一環的問題;最後還需要注意循序漸進的問題,從一個地方開始試點,慢慢推廣開來,逐步將稅收成果以及安穩的局面呈現出來,這樣才能真正地堵住所有反對者的嘴巴。

可惜的是叛逆的萬曆皇帝採取的是非常任性的辦法,實施過程也不是很注意細節,始終沒法獲得大臣們的支持。從徵收礦稅的問題來看,萬曆皇帝對權術的掌控還是欠缺火候,也難怪黨爭問題會在他這一朝逐漸興起,遺禍無窮。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