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史思明擊敗朝廷六十萬大軍,他怎麼做到的?

史思明擊敗朝廷六十萬大軍,他怎麼做到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史思明擊敗朝廷六十萬大軍,他怎麼做到的?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至德三年,公元758年,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已經被圍困鄴郡數月,城內已經山窮水盡,餓殍滿地,加上郭子儀引水灌城,安慶緒的末日已經近在咫尺。

收到安慶緒的懇求,曾經的二號狼王,如今已經稱王的史思明率領大軍南下,表面上是救援安慶緒,實際上,他另有打算。由於朝廷軍隊勢大,深諳軍事之道的史思明並未選擇硬碰硬,而是在鄴郡的外圍駐紮,準備伺機而動。坦白說,拋開政治偏見,只從軍事才能角度來說,史思明在當時的唐朝是能夠得到一個好排名的。單憑接下來咱們要說這些軍事案例,史思明就稱得上是一位名將了。面對“敵強我弱”的實際情況,史思明制定了巧妙的應對策略。他把部隊分成了幾個部分,每個部分都以鄴郡爲中心,方圓五十里爲半徑紮營,每個大營配給戰鼓三百面,任務只有一個:製造噪音。很快,震天響的戰鼓傳到了朝廷軍隊的大營裏,四面八方都有,這令很多士兵開始慌亂,因爲不知道敵人來了多少。畢竟,部隊裏有不少新兵,這些人沒見過多少大場面,最容易影響士氣。

史思明擊敗朝廷六十萬大軍,他怎麼做到的?

在鼓聲的伴奏之下,史思明給每個大營配備了五百名精銳騎兵,從各個方向殺向鄴郡城下,任務也很簡單:騷擾。如果朝廷軍隊出動,他們就馬上撤退,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從不戀戰;如果朝廷軍隊不理,那就繼續騷擾,時不時剁幾個人頭就跑。時間一長,朝廷軍隊日子越來越難過,不僅人馬都有損失,而平時砍柴、割草,採集生活用品也成了一個高危工作。更加要命的是,史思明打蛇抓住了七寸,他很快盯上了朝廷軍隊的糧道。這招最是毒辣,當時圍困鄴郡的朝廷軍隊多達六十萬,糧食供應量很大,那就意味着糧道的目標也很大。針對朝廷的這一弱點,史思明開始有針對性地進行應對。很快,一支又一支身穿朝廷軍服的叛軍部隊出現了,他們的任務就是沒事找事,遇到運糧的隊伍,上去就是一頓亂砍。幾次三番下來,給朝廷運糧的民夫們就嚇破了膽,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不敢再給朝廷打工,各自逃命。

久而久之,朝廷軍隊的糧食開始捉襟見肘。郭子儀、李光弼等將領都很頭疼,可是由於叛軍身穿朝廷軍服,還真不容易發現。正當朝廷軍隊爲糧食發愁的時候,史思明的挑戰書到了。約定要與朝廷軍隊決一死戰,時間定在至德三年三月六日。朝廷軍隊已經被糧食折磨得焦頭爛額,見到挑戰書,欣然同意。三月六日,朝廷大軍六十萬人列陣於安陽河北,史思明則只率領五萬精兵從容對陣。九大節度使,數十萬大軍,看着面前這區區五萬叛軍,他們不免升起了輕敵的情緒。可是,沒想到的是,叛軍還率先發起了攻擊。與李光弼、王思禮、魯炅的部隊進行了數次衝殺,雙方勝敗難分。這時候,意外出現了,淮西節度使魯炅點子背,竟然被流矢射中。令人費解的是,這位節度使竟然因爲此事選擇了退兵。這一退不要緊,大兵團作戰,又缺乏統帥,位於其後的郭子儀部隊不知道前面發生了什麼,頓時陣腳大亂。

史思明擊敗朝廷六十萬大軍,他怎麼做到的? 第2張

突然,天公也來攪局,一場飛沙走石的沙塵暴突然颳了過來,伸手不見五指。六十萬朝廷軍隊頓時大亂,五萬叛軍也搞不清楚狀況,也陷入恐慌中。於是,驚亂之中,六十萬朝廷軍隊亂哄哄地往南跑,五萬叛軍鬧哄哄地往北跑,一會兒功夫,戰場只剩下滿地的兵器和輜重。無疑,這種倉皇撤退,人數越多的一方損失就越大。九個節度使裏,除了李光弼、王思禮把部隊成建制帶了回來,其他節度使都損失慘重,也包括聲名顯赫的郭子儀。不過,雖然損失嚴重,郭子儀也還是保持了一代名將的風度,他趕緊派人拆掉了河陽橋,然後準備退守洛陽。可是,令他沒想到的是,前線大敗的消息早已經傳到了洛陽,洛陽的官員和百姓幾乎跑了精光。望着這座空城,郭子儀無奈,只好引兵抵達河陽修整,而其餘的節度使則率領部隊回到了各自的戰區。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朝廷大軍一直認爲自己是慘敗,可他們不知道,史思明也在逃跑,而且一口氣跑到了河北沙河才站住腳。很快,史思明回過神來,他派小部隊去打探情況。很快,小部隊回來了,稟報道:“大王,唐軍都跑了。”史思明這才舒了一口氣,既然他們跑了,那我們就回去。叛軍抵達鄴郡城外後,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漫山遍野,全部是輜重物資,簡直是發了一筆橫財。史思明也沒想到,這場勝利竟然來得如此稀裏糊塗,一場沙塵暴,鄴郡唾手得手,還白撿了一大批的軍用物資。

鄴郡城內,安慶緒再次陷入狂歡,因爲郭子儀部隊撤退時遺棄了大量物資,斷糧已久的“大燕帝國”又有了享受的資本。於是,他緊閉城門,拒絕史思明入城。一場叛軍爭權的內鬥悄然上演。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