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這個部落只有20萬人口,爲什麼能打敗大明的幾十萬大軍呢

這個部落只有20萬人口,爲什麼能打敗大明的幾十萬大軍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368年,40歲的朱元璋推翻元朝稱帝,國號大明,中國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由此誕生。元朝敗退以後,退守到近塞地區,但仍自稱“元”,史書稱爲“北元”。元惠宗多次舉兵南犯,以圖復辟,均被明軍擊潰。元朝殘餘勢力雖由此日漸衰弱,但在北方近塞若干要地仍在其控制下。爲了保證自己的統治,明朝統治者決定肅清元朝殘餘勢力。於是,從洪武三年開始,明太祖朱元璋開始了二十多年的八徵蒙古。最終朱元璋掃清殘敵,凱旋而歸。

這個部落只有20萬人口,爲什麼能打敗大明的幾十萬大軍呢

由於長期的征戰以及優秀將領輩出,所以這一時期是明朝軍事實力的鼎盛時期。但是居無定所的遊牧民族,明朝始終無法將其徹底殲滅。到永樂初年,蒙古已經分爲韃靼和瓦剌兩大部落,雙方爭鬥不止,明朝國內剛剛經過靖難之役,不宜再大動干戈。於是明廷與瓦剌互相遣使修好;而韃靼不僅殺掉明朝使者,並在明邊境燒殺搶掠。明成祖遂拜淇國公丘福爲帥,帥大軍十萬北征韃靼。後明軍陷入重圍,全軍覆沒。明成祖大怒,決定御駕親征,北征韃靼。這就是日後所說的“明成祖五次親征蒙古之戰”。

這個部落只有20萬人口,爲什麼能打敗大明的幾十萬大軍呢 第2張

但是朱棣的御駕親征,對北征沒有太大作用。首先路途遙遠,勞師動衆,戰鬥力必然會下降;其次,論單打獨鬥能力,顯然是遊牧民族更勝一籌;最後,遊牧民族的分散性、機動性很強,一旦勢頭不對,轉身就跑,使明軍找不到其主力位置,更談不上決戰將其消滅。永樂二十一年,朱棣統領的30萬大軍在漠北荒原上漂了三個月,居然沒打到一個被虜敵人。

總體上來說,明成祖的五次北征投入與收穫不成正比。每次動輒幾十萬的部隊,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每次取得成果都不大,至少蒙古部落還好好的存在着。

班師回朝以後,朱棣轉變策略,首先做出一個決定,就是遷都北京。並在北部邊境設立軍事重鎮,按順序進行設立。由此,明朝的作戰方向由進攻轉爲防守。此後,大明便陷入被動的位置。當然明軍的戰鬥力還是要肯定的,多年的征戰歷練出一大批優秀將領,鑄就了一支虎狼之師,並且當時還建立了一支水上力量。

明朝初期,多年戰亂造成了大量荒閒土地,經濟凋敝,指望百姓去供養龐大的軍隊是不可能的,於是朱元璋創立了衛所制度。士兵自耕種自收穫,吃飯問題自己解決。朱元璋曾說說:“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明朝中期,軍屯制度遭到破壞,衛所官開始侵佔田地,很多下層軍士無寸地可耕,妻子凍餒,人不聊生。監察制度的鬆懈使得大量將領吃空餉,瞞報戶口,10萬的戶數上報100萬,90萬流進了他們自己的口袋。

這個部落只有20萬人口,爲什麼能打敗大明的幾十萬大軍呢 第3張

因此,所謂的200萬大軍,實際上只有20萬,打不過敵人的20萬人也很正常。

嘉靖年間,蒙古俺答汗部迅速崛起。他多次遣使要求明朝開放邊境貿易未果,後率大軍兵臨北京,以武力相威脅明朝政府開放邊境貿易,這就是著名的“庚戌之變”。嘉靖三十年,明朝被迫開放宣府、大同等地與其部落進行馬匹交易。後明朝政府封俺答爲順義王,並開放十一處邊境貿易口岸。

就是這樣一個區區20萬人的小部落,不斷用武力地挑戰着明朝政府的底線,但大明卻毫無辦法。戰爭是檢閱一個國家強盛與否的最直接方式,號稱200萬軍隊的大明居然對蒙古一個小小的部落束手無策,值得我們深思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