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明朝打仗軍隊少說幾十萬起步 清朝出兵爲何只有幾萬人

明朝打仗軍隊少說幾十萬起步 清朝出兵爲何只有幾萬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明清軍隊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明朝時期只要打仗,出動的軍隊少說也得幾十萬起步,而到了清朝,每次打仗最多也不過幾萬軍隊出動。這麼說來的話,是不是清朝要比明朝弱,所以能出動的士兵數量也比明朝少很多呢?其實不是,清朝可以打敗明朝,這就足以說明,清朝的實力不比明朝差到哪去。

之所以清朝調兵沒有明朝的多,主要原因大概就是明清兩朝的軍事制度不一樣,二來就是明清兩朝所處的環境也不一樣,這才導致了軍隊規模有所區別。

明朝打仗軍隊少說幾十萬起步 清朝出兵爲何只有幾萬人

首先,明朝皇帝朱元璋是一個白手起家的皇帝,在開創大明之前,可以說是吃盡了苦頭,這其中不知經歷了多少艱辛,所以朱元璋要比其他皇帝更深知軍隊的重要性。對朱元璋來說,一個國家軍隊的規模大小決定了這個國家的實力大小。

因此朱元璋十分重視軍隊的發展,也只是因爲如此,明朝的軍隊基數纔會如此的大。不過,這還不是主要因素,真正讓明清兩朝調兵規模差距如此巨大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兩點:

軍事制度不一樣

明朝建立以後,還是沿用了以前的“衛所制度”。什麼是衛所制度?其實說白了,衛所制度就相當於是把軍隊給分散了,把這些軍隊安排到全國各地,甚至就連村莊周圍都有軍隊駐守。這樣一來,軍隊的規模就很大了,幾乎全國各地都有士兵駐守,這也是明朝兵力爲什麼那麼多的原因之一。

明朝打仗軍隊少說幾十萬起步 清朝出兵爲何只有幾萬人 第2張

明朝之所以沿用這種軍事制度,主要還是朱元璋比較看重自己的江山,畢竟江山來之不易,爲了防止國內有叛亂髮生,所以得在全國各地都安排一些軍隊。這也的話,即便國內有叛亂髮生,也可以十分輕鬆地從周圍調兵來進行鎮壓。但是國家領土面積那麼大,所以需要的人手肯定不少,這樣一來,明朝的士兵數量自然就不能太少,不然就沒有辦法維護國家安穩,這一點朱元璋也是看的恨透。

而大清就不一樣,大清用的是八旗制度,就是把軍隊給分爲八個,每個軍隊的長官各持一旗,因此被稱爲八旗。這八旗就是清朝的主要軍隊了,負責保護國家的安全。而明朝部署在全國各地的軍隊,到了清朝的時候也給撤掉了,就只留下部分軍隊,來鎮守比較重要的地方。

這樣的好處就是不需要養太多的兵,國家的經費可以節約不少,也可以避免吃空餉的現象發生。明朝晚期的時候,官員開始大量剋扣士兵的軍餉,並且不把士兵當人看,這就導致了大量士兵叛逃,不在當兵。

而這些叛逃的士兵,因爲名字還在軍冊上沒有劃掉,所以軍餉還是得照樣發送,那麼這些軍餉就自然落到了貪官手中。正是因爲這種衛所制度出現了弊端,所以到了清朝的時候就不再使用衛所制度了,也不在全國各地部署太多的兵力,只是留下部分軍隊來鎮守一方。這也一來,清朝的兵力自然不如明朝的多,可以調動的兵力最多也不過幾萬。

明朝打仗軍隊少說幾十萬起步 清朝出兵爲何只有幾萬人 第3張

雖然清朝的士兵數量遠不如明朝,可是清朝的八旗實力都不容小看,而且每個士兵都是訓練有方,軍隊的整體素質也是很優秀,並且作戰能力也是極強。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以爲清朝士兵數量少,那麼清朝就很弱,這種看法過於片面了。

明清兩朝所處的環境不同

上文說到明朝剛成立的時候,國家還不是很穩定,國內比較動盪。朱元璋爲了控制國家,讓國家牢牢地握在手機手裏,於是就開始實行衛所制度,在全國各地都安排了軍隊。這樣做的唯一好處,就是調兵起來比較快,無論是對內鎮壓還是對外作戰,都是有極大益處的。

其實明朝前期面對的外在敵人很多,比如蒙古族,這些蒙古族就包括韃靼、瓦拉、兀良哈等。這些遊牧民族因爲長期習慣野外作戰,所以實力也是極其強大,爲了應付這些外族的入侵,明朝不得不派大量兵力去進行剿滅。

明朝打仗軍隊少說幾十萬起步 清朝出兵爲何只有幾萬人 第4張

特別是朱棣時期,爲了驅趕韃靼,更是御駕親征,舉全國之力將其驅趕。明朝能做到這一點,主要就是有大量軍隊作爲前提。是要爲了應付這些外族,明朝不得不大量招兵,畢竟明朝前期戰事不斷,沒有大量的軍隊,很難應對這些外族人。

到了明朝中期,又要面對倭寇的騷擾,這些倭寇也就是後來的小日本。雖然這些倭寇人不多,可是戰鬥力還不小,所以明朝應對起來還是比較吃力的。爲了鎮壓這些倭寇,明朝也是損兵折將,雖說最後打敗了這些倭寇,可是明朝也元氣大傷。然而能打敗這些倭寇,這主要還是得益於衛所制度,正是因爲衛所制度的存兵政策,明朝纔可以靠着源源不斷的兵力將這些倭寇打敗。

明朝打仗軍隊少說幾十萬起步 清朝出兵爲何只有幾萬人 第5張

總得來說,明朝那個時候內憂外患,不僅要鎮壓國內的叛亂,還要應付各種外來敵人。特別是蒙古族,以及這些倭寇,還不好對付。想要對付這些外來敵人,講和的意義也不大,畢竟這些外來敵人野心勃勃,只能靠武力鎮壓。

由此可見,爲了能讓國家安穩,明朝不得不大量徵兵增強自己的實力。這樣一來,明朝的軍隊規模自然要比清朝大很多,可以調動的兵力也是清朝的十幾倍。

到了清朝時期就要好很多了,推翻明朝入關的時候,清朝就直接把蒙古給納入了清朝版圖。畢竟皇太極就是蒙古的大汗,也就是是蒙古族的首領,所以蒙古納入到清朝版圖也就容易多了。要知道蒙古這些遊牧民族從以前開始,一直都是令中原頭疼的存在,而清朝在建立之前,就已經把這個令人頭疼的蒙古給徹底解決了。

明朝打仗軍隊少說幾十萬起步 清朝出兵爲何只有幾萬人 第6張

所以清朝所面臨的威脅就小很多,這一點比明朝時期強太多了。而且沒有了蒙古族的威脅,清朝也就少了很多戰爭要打,這樣的話自然就不需要那麼多的軍隊,畢竟養兵也是一個大花銷。

最後就是清朝皇帝作爲滿族人,入關以後就學習漢族文化,還讓漢人當官。這麼做的原因就是爲了安撫漢人,畢竟當時還是以漢人居多,這樣一來,清朝的內部就穩定了。清朝內部穩定的話,就不用一直鎮壓叛亂,大大節約了作戰成本和兵力支出。

而面對外來敵人時,清朝大多采取和親交好,恩威並施的策略,如果敵方強大的話,就先將其安撫,和敵人進行周璇,最後趁其不備之時殲滅敵人。整體來說,清朝打仗的時候,不完全靠兵力取勝,更多的是用和親安撫等手段將敵人牽制住,最後再將其一舉殲滅。

因此,清朝的兵力雖比明朝少很多,可是每次打仗,清朝也不需要太多兵力。因爲大部分作戰都是小規模的作戰,所以可以調動的兵力自然就不如明朝多了。

明朝打仗軍隊少說幾十萬起步 清朝出兵爲何只有幾萬人 第7張

所以說,清朝可以調動兵力確實比明朝少很多,大概原因就是清朝所處的環境較爲安逸,不需長時間和大規模作戰,所以需要的兵力就會比明朝少很多。而明朝時期面臨的敵人比較多,而且還十分強大,所以就需要依賴衛所制度來徵兵,這樣的話軍隊規模自然就比清朝大的多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