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明朝調兵能幾十萬 到了清朝爲何只有幾萬人

明朝調兵能幾十萬 到了清朝爲何只有幾萬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清朝調兵,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清朝的人口是明朝的數倍,清朝的財力物力也是明朝的數倍。然而在整個清朝時期,清朝各地的兵馬總數都保持在百萬人的規模以下。而在明朝時期,明朝的常備軍數量一直保持在兩百萬人左右。在永樂皇帝統治時期,明朝的常備軍數量一度達到兩百八十萬人,是清朝常備軍數量的三倍以上。

明朝調兵能幾十萬 到了清朝爲何只有幾萬人

清朝前期八旗兵的人數較少

由於女真人的生活條件非常惡劣,滿族在入關之前,總人口只有幾十萬人。順治皇帝定都北京的時候,八旗兵只有不到10萬人,而綠營兵和藩王軍隊都兵強馬壯,嚴重威脅着滿族的統治地位。

爲了避免綠營兵和藩王軍隊的勢力過大,清朝一直限制綠營兵和藩王軍隊的編制。在三藩之亂時期,清朝的八旗兵已經沒有了戰鬥力,清朝皇帝只能依靠着綠營兵平叛,這一時期綠營兵的人數纔開始提高上來,有了五六十萬人的規模。

明朝調兵能幾十萬 到了清朝爲何只有幾萬人 第2張

清朝中期國家相對穩定

明朝從建國開始,一直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清朝中期雖然也受到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但是由於清朝擅長處理同蒙古貴族的關係,清朝中期蒙古部落始終沒有團結到一起,大部分蒙古王公都臣服於清朝。

因爲清朝沒有太多用兵的地方,清朝的常備軍數量也就不如明朝。不過從客觀的角度來說,清朝中期的國力要比明朝強得多,在對付遊牧民族的戰爭中也是常常能夠取勝。不管是噶爾丹還是羅卜藏丹津,都只是曇花一現,沒能形成跟清朝長期對抗的敵對勢力。一直到鴉片戰爭爆發,清朝都沒有遇到真正勢均力敵的對手。

明朝調兵能幾十萬 到了清朝爲何只有幾萬人 第3張

清朝晚期戰爭方式發生變化

清朝晚期列強只用幾萬裝備洋槍洋炮的部隊,就打的清朝軍隊丟盔卸甲。在八里橋之戰中,3萬多清軍被8千英法聯軍打的丟盔卸甲,最後只殺死了5名英法聯軍。從八里橋之戰的結果不難看出,冷兵器時代靠着人數堆戰鬥力的方式,已經成爲了過去式。

由於冷兵器時代靠人數堆戰鬥力的方式已經過時,清朝晚期並沒有擴張軍隊,而是着手升級士兵的武器。清朝滅亡的時候,清朝北洋新軍已經初見成效,清朝也擁有了一少部分近代化的部隊。

明朝調兵能幾十萬 到了清朝爲何只有幾萬人 第4張

總結

清朝的常備軍數量不如明朝,主要是因爲清朝和明朝面對的環境不同。假如清朝和明朝一樣遭到遊牧民族的威脅,那麼清朝肯定也會保持規模較大的常備軍力量。畢竟在冷兵器時期,提高軍隊人數是堆積軍隊戰鬥力最簡單的方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