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明朝一次性能調動幾十萬大軍 清朝爲什麼最多才能調動幾萬人

明朝一次性能調動幾十萬大軍 清朝爲什麼最多才能調動幾萬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明清調兵,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明代調動大軍能有幾十萬人,清代調兵爲什麼最多隻有幾萬人?雙方差距爲什麼那麼大?

明代的宗室在天啓年間已才近二十萬人。(廣西桂林編寫的桂林市志就對明代靖江藩做過詳細調查)滿清八旗供養問題一直是軍費開支之後最大支出,奴清前中期,旗人圈地建莊,關外留守旗人恩賞田都不納入國家賦稅;奴清後期,由於賠款巨大清理了一些漢旗民,但是每年爲了供養只會溜鳥聽戲抽鴉片逛窯子的近二百萬餘旗民支付近三至四千萬兩白銀,加上軍費、賠款利息導致奴清財政赤字近9千萬兩白銀,新軍編練計劃徹底中止。

八旗軍一直是清代的主力!綠營是警察性質的大軍。打仗不能全指望綠營,各有各的作用。明代和清代都是初期戰鬥力比較強。明代的大軍主要爲步兵,而清軍則是騎兵。戰鬥力之說沒有誰比誰強。明代軍戶制度最不缺的就是兵,五十萬明軍指的是主要參與作戰的主力戰兵,家丁以及各類軍戶應該只有十萬人左右 。

其他的還有輔兵等各類不直接作戰的輔助人員 ,誇張也只能說對半。 自土木堡後明軍傷筋動骨 ,由盛轉衰 ,對於常備軍過百萬的明軍來說這不是幾萬人的損失就能夠簡單做得到的 。再說了大軍團作戰是要散開, 打的戰略縱深 ,哪個軍團幾十萬人待在一起了。

明朝一次性能調動幾十萬大軍 清朝爲什麼最多才能調動幾萬人

明代的大軍大多集中在京師,九邊。清代的邊軍規模很小,大軍大多集中在內地各省。清代平定葛爾丹也是出動幾十萬大軍,平定太平天的湘軍整個戰線兵力也是幾十萬,清代中後期的路上接壤國家沒有強國環繞,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都是來自海上,所以後來纔有了北洋水師這個重兵集團,不是清代不能調集幾十萬陸軍,爾是沒有那個必要,戰爭調動集結大軍的規模取決於對手有多少兵力的,清代滅明代只有薩爾許之戰是以少勝多的,包括滅李自成大戰的時候兵力都是不相上下的。

滿清不是不想多養兵,關鍵是不想讓漢人有兵,八旗加起來多少人?乾隆還把漢軍旗也出旗了。到了太平天國實在沒辦法了,只好允許漢人豪紳自己組建團練打太平軍,這下好了,不出幾十年滿清也就玩兒完了,關鍵原因有一點就是能打的兵都在漢人手上了!

清軍前中期當兵的是終生制職業軍人戰鬥力和明軍比較基本1打5不成問題,除非戰死或者殘疾終生服役,軍功是唯一出頭擺脫底層地位的途徑,種地後勤基本全是戰勝之後的奴隸,滿人出生就開始軍事訓練,成年之後就要參軍,家中的土地,奴僕直接決定家中生活好壞,所以用命。反觀明代,前期戰鬥力確實比較強悍,中期之後因爲軍屯制導致一系列弊病,雖也是終生制軍人,但主要以種地爲主,打仗來臨披甲上陣,可能沒甲的還要自己購置,一個是爲了更好的生活戰鬥,一個是爲了生活所迫,你說哪個戰鬥力強悍?就是沒十幾年的訓練假如有人傷害父母你的戰鬥力強不強?因爲吃不飽讓你去殺人或者被砍死你用力不用?戰鬥力從前期的制度就能決定整體士氣軍心。

明朝一次性能調動幾十萬大軍 清朝爲什麼最多才能調動幾萬人 第2張

明代是軍戶制度,軍人又要耕種又要打仗,裝備還是自帶的,不是職業軍人,明軍戰鬥力是十分弱的,明代將軍主要靠培養家丁來打仗,明代大軍雖然多,但有跟沒有沒差別,人多沒用的,主要看戰鬥力。清代除了入關前的薩爾許之戰是以少勝多的,打李志成的時候的大軍都不少於對方,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每次戰爭的兵力不都是比對方多嗎,清後期的主要威脅來至於海上,歷次陸上邊界入侵清都是贏的,不然我們現在沒有這麼大地圖,懂嗎?

其實是歷史遠近問題,清代輕近,所有史記方面比較準確,比如,伏羲母吞鳥蛋而生伏羲,劉邦母與蛇交而生高祖,演義說劉備伐吳起兵七十五萬還什麼水陸並進。大家想想就瞭解,蜀國人口才九十三萬,怎麼可能徵調七十五萬人?清軍調動一次4萬人的大軍,不是騎兵部隊,騾馬就要5到6萬,明代一支七萬人的大軍,騾馬才兩三萬,爲什麼,因爲戰爭的形式發生了變化,明代以前,冷兵器居多,火器較少,彈藥糧草運輸車輛牲口也較少,入清之後,火器作戰逐漸增多,冷兵器逐漸減少,同時清軍更注重行軍速度。

因此清代的軍費開支巨大,同樣人數的部隊,清代比明代花費的軍事開支更多,因此也很難調集更龐大的大軍,另外隨着武器殺傷力的升級,也不需要人數來彌補,更有明以前大軍出征,人數水分很大,號稱比實際多兩三倍的很多,其實以古代的信息通訊技術,一場'戰役能指揮得動幾萬人就已經不錯了,剩下的基本濫竽充數,沒什麼太大作用,即便像明代,一名總兵麾下數萬人,正真發揮作用的也就三千家兵而已。

明朝一次性能調動幾十萬大軍 清朝爲什麼最多才能調動幾萬人 第3張

有一點最重要,清代是少數民族政權,不可能招募大量漢人大軍,因爲怕漢人造反。所以清末,由於鴉片戰爭,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入侵,甲午戰爭,單靠八旗已經不行了,清政府才慢慢放權出現了曾國藩的淮軍,北洋海軍,一級袁世凱的練團。攘外必先安內,所以八旗軍主要還是爲了防備內亂,也可以理解爲,清代防漢人防了幾百年。

只是制度問題,跟軍戶制度或八旗制度沒有任何關係可言,天下太平大軍就懈怠了,八旗大軍就是這樣,明代大軍自土木堡事件之後也是一樣。在有明代大軍肯定不會比清代的多,戰時兵力自然多,新中國成立是正規軍700萬,裁到現在還200多萬,而且精益求精,據查明中期60萬正規軍,清中期150萬正規軍,別再瞎吹明代了,吹多了就吹成笑話了,中後期別說調動幾十萬大軍了,山海關常年戰爭兵力且超不過六萬,無兵可調無錢可調,要是能調動幾十萬大軍還能有李自成造反嗎?多爾袞還能入關?醒醒吧!

明朝一次性能調動幾十萬大軍 清朝爲什麼最多才能調動幾萬人 第4張

在古代,通訊手段非常落後,去打遊牧民族,中原政權非常被動,且對方行蹤難覓,來去自如,無法長期佔領敵土,戰線拉的太長,人數太多,調動不便,很容易被對方鑽孔子。 游擊戰對機動性差的一方非常不利,往往疲於奔命,又徒勞無功,對方居無定所,打法無章。 尾大不棹,不如精兵強將,集中優勢兵力,一鼓作氣。

這就要提起軍事制度的優化。明代後期大軍規模就小很多,主要是單兵花費高、單兵裝備相較於明代早期更好。崇禎年間松山之戰13萬人就是舉國之力了、孫傳庭手裏的兵也不過5萬。清代雍正年間平定準葛爾也不過19萬人,亦是舉國之力。明清軍制是兩種制度,根本就沒法比較好吧?明前期是屯田制,後期是僱傭兵制,清代一直是僱傭制,也就是隻拿餉的職業兵。而且制度上旗人男丁都是兵,領俸祿,再加上綠營纔是實際數字,遠不止80萬。

受制於人口問題,出征一次滿人的兵一定要比漢人多,如果大規模發動部隊,就會出現地方部隊掌控真空問題,這就是爲什麼康熙只派了3000人去雅克薩,不想繼續擴大戰爭規模,即使打贏了也沒有多餘的兵力去鎮守,如果單單讓漢人去留守,那麼偏遠說不定又是第二個吳三桂呢?

是我的話,我就命令“以爆發戰爭的土地爲中心,方圓五百里圈內只要是中國人,不分老幼,不分男女,只要身體能動,哪怕爬着去,必須去殺敵人,五百里以外圈外的人必須做好圈內人掛掉後進去補充,必須無條件上,命令從部隊抽調一部分士兵專門監管,不聽命令,違抗命令直接殺,並遊街示衆其家人”。關於後期清代無法調集大軍的具體原因,推薦大家看看茅海建先生的《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或是《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總的來講,原因三點,駐防分散、運輸能力不足、經費困難。造成清軍集結困難,絕對兵力佔優,但具體到局部戰役戰鬥卻常常感到兵力不足。

明朝一次性能調動幾十萬大軍 清朝爲什麼最多才能調動幾萬人 第5張

戰爭樣式也發生了變化,以前是冷兵器時代,拿把刀就上戰場了,後邊已經慢慢過渡的熱兵器時代,士兵要先進行長時間訓練,而且戰爭花費更高了,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在這麼高消費的情況下,還組織幾十萬人蔘戰,那花費根本不是一個農業國所能承擔的。

糧草,糧草,糧草,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在沒有鐵路和輪船的時代,動員萬把人打仗就不得了了,英國靠着1萬職業大軍和海上補給,就征服了整個新西蘭,爲啥呢?就是因爲毛利人軍民不分得種地養活自己,而英國大軍職業就是打仗,毛利人也可以號稱自己甲兵百萬。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