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秦國征戰各國,爲何很少遇到缺糧的問題?

秦國征戰各國,爲何很少遇到缺糧的問題?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262年,在秦軍不斷東進的勢頭下,秦國與趙國,這兩個軍事強國終於在長平迎頭相撞,爲贏得勝利,趙王壓上了全部的籌碼,讓出身王室宗親的趙括帶領二十五萬援兵奔赴長平戰場,在趙軍更換主帥的同時,秦昭襄王也祕密派遣白起赴前線領軍。

同時,秦昭襄王下達全國動員令徵調秦國十五歲以上男子全部應戰,他親赴河內前線,加封應徵者爵位一級,六十萬秦軍開始集結,這也幾乎是秦國可以動員的全部兵力。

糧食高產下的人口膨脹

兩千兩百多年的秦國,學者推測人口不過四百萬,竟能徵召出近百萬的大軍,一個農耕國家,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根據秦吏喜的記載,一個士兵每月的口糧大約在40斤左右,據此推算,秦國發動長平之戰,戰爭打了將近三年的時間,需要的糧食至少在七十萬噸以上,秦國的農業發達到能夠支持如此規模的戰爭嗎?

秦國征戰各國,爲何很少遇到缺糧的問題?

使用鐵製農具的秦國農民

關中沃野平原千里,這裏擁有當時農耕條件最好的土壤,是秦國實現農業強國的根本,經歷了商鞅變法的秦國人,生活中只有兩件大事,耕與戰,秦國在所有國家中最徹底地實行土地私有,鼓勵開發荒地,使當時秦國每個勞動力擁有的耕地增加到相當於今天的15畝田,比其他各國高出一倍,

鐵製農具,牛耕的出現,以及水利事業的興起是春秋戰國時期歷史性農業變革的標誌,而秦國,據信是最早使用鐵製農具和牛耕的國家,它保證了秦國即便是舉國徵兵,仍有很高的農業生產率。

牛耕的出現提高了農業生產率

喜抄寫的竹簡,透露了兩千兩百多年前的秦國用法律來保障當時所有的農戶都用最先進的方法種植莊稼,播種的時候,水稻種子每畝用二又三分之二斗,穀子和麥子用一斗,大豆半鬥,如果土地肥沃,每畝撒的種子,可以適當少一點,實際上自商鞅變法以後,秦國還制定了《田律》,《廄苑律》,《倉律》,《徭律》,《效律》,《司空律》等多種經濟法規,以此來規範和促進農業生產。

戰國時期能達到的最高產量是多少?

從有記載的史料上來看,李悝在《漢書·食貨志》中載言:''今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一石半。'',也就是說一畝地的收成大概就1.5石,摺合成現在的重量大概就是59.2公斤。雖然在戰國後期,鐵製農具和牛耕的使用,讓農業生產率大幅度提升。

在《史記·河渠書》說:秦開鄭國渠,''灌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一鍾就是一石,換言之當時已經出現了畝產十石的高產田(當時的一畝指的是周畝,即百步爲畝,摺合現在的0.328市畝)

秦國征戰各國,爲何很少遇到缺糧的問題? 第2張

鄭國渠的開鑿對秦國農業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但在《呂氏春秋·上農》中有''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損。一人治之,十人食之''的說法,一人指的是一家的家長,一戶人家共同耕種一百畝田,想要供十人使用的話,就必須要總產達三百石,也就是說,大部分情況下,戰國後期的畝產量大概維持在3石每畝的畝產量,值得注意的是,這還是農耕水平最高的秦國所給出的數據。

那麼讓人疑惑的是,儘管在鐵製農具和牛耕的大規模生產下,畝產量已經呈兩倍增長,但它真的能爲如此龐大的戰爭提供充足的後勤嗎?

回到長平之戰,這一場戰役是兩國戰略意義上的大決戰,此戰過後,使秦國加快了統一六國的步伐,而趙國經此一戰後,也是元氣大傷,徹底失去了與秦國爭霸的能力。在這一場戰爭中,白起的能力得到了再一次的肯定。

但我們在一個小細節中發現了一絲端倪。在得知趙括擔任趙國主將後,暗地裏將白起提爲上將軍。就在趙國出兵秦國時,白起命令部隊只許敗不許勝,看到秦軍成潰敗之勢的趙括馬上命令部隊乘勢追擊,殊不知已經悄然落入白起早已設下的圈套。

在趙國軍隊追到秦國營壘後,卻發現怎麼也攻不破秦軍堅硬的營壘,此時白起命令一隻兩萬五千人的部隊繞到趙軍後方,將後路切斷,同時命令一支五千人的騎兵將趙軍切割成兩部分。

這一看似精妙無比的戰術,讓許多人感到疑惑。首先趙括帶領的可不是幾萬人的軍隊,而時四十萬的大軍,一萬五千人的小股力量怎麼敢抄到後方?再者,在正面戰場上騎兵的確擁有步兵無法比擬的優勢,但在絕對的人數面前,五千人的騎兵,根本無法發揮出太大的作用。

在漢朝,曾經有過衛青率八百騎兵追擊數百里,斬獲匈奴兩千人頭的英雄典故,但事實上衛青所截殺的這支部隊只是匈奴的殿後部隊,主力部隊早就在聽聞漢朝大軍來臨時撤走了。

把目光轉回來,這五千人對上的可是數十萬的主力部隊,即便騎兵能夠依靠強大的機動性在萬軍陣中過,那麼在人數高於近百倍的趙軍陣營中不僅全身而退,並且將其有效分割開來,似乎並不能讓人信服。

其實在《 三國 志 ·魏書 ·國淵傳》中,就披露了這一事實真相,國淵在一次戰鬥過後,如實上報斬獲首級數量,而曹操的反應對其反應卻是相當詫異,因爲在曹操看來,國淵沒有誇大戰功的說法是與當時的風氣相悖的,但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誇大戰功由來已久。

曹操本人也是誇大戰功的小能手,在曹操擊破青州黃巾後,這一場戰役可謂是曹操崛起的第一步,但我們翻看一下《後漢書》,會發現這股黃巾軍最初有三十萬人,但在泰山被擊敗後只剩下不到十萬人,緊着這這股流寇被一路追殺,人數也在不斷地減少,等到殘餘的黃巾殘黨被曹操剿滅的時候,就剩下不到三萬人,而在曹操的口中,就成了''得戎卒30餘萬,男女100餘萬口,簡選其精銳者改編成青州兵。''

結語:不僅是在中國,西方同樣喜歡誇大自己的戰功,以此彰顯勝利一方的碩果之豐,這似乎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矩,當有人去打破這種看似成爲了慣例的''規矩''時,反而被當成異類,讓人無法理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