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解密:以色列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獲勝的原因

解密:以色列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獲勝的原因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47年11月29日,聯大通過了關於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但是,戰爭的陰雲也越來越沉重。最終,就在以色列宣佈獨立的僅僅幾個小時以後,阿拉伯聯盟的5個成員國就從不同方位對以色列發動了軍事進攻,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了。面對這一緊張局勢,以色列是如何實現轉危爲安的,又是如何最終成爲這場戰爭的贏家的呢?本文來力圖打破以戰爭進程爲線索的分階段的敘述模式,而以以色列政府爲中心,打破時間階段的分割,強調以色列政府所採取的各項措施的現實作用,並由此進而分析對以後以色列歷史的影響。

  一 見縫插針,填補真空

其實,自分治決議通過以後,猶太人與巴勒斯坦當地的阿拉伯人之間案的武裝鬥爭就已經爆發了,而且愈演愈烈。1947年11月30日清晨,在耶路撒冷和一些阿猶混合的城鎮,爆發了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激烈武裝衝突,這被稱爲是巴勒斯坦“非正式戰爭”的開始。之後,在1948年1月—3月,雙方不斷髮生衝突。

“本-古裏安和哈加納是在和時間賽跑。”莫里斯告訴本刊記者,“因爲他們決心在全部英國佔領軍撤離前基本摧毀巴勒斯坦境內的阿拉伯武裝力量,否則無法應付阿拉伯聯盟的干涉。”雙方爭奪最激烈的地方就是英軍撤出的地區,從而填補該地區的權力真空。1948年4月6日,本-古裏安就對以色列軍隊說:“不僅要在劃給猶太國的領土和巴勒斯坦境內發動進攻,而且要做到敵人在哪裏就打到哪裏!”

以此爲指導,1948年4月9日,慘絕人寰的“代爾亞辛大屠殺”震驚了全世界――伊爾貢和斯特恩集團在貝京的指揮下將耶路撒冷附近的代爾亞辛村所有手無寸鐵的阿拉伯居民――其中大多數是婦女、兒童和老人――全部斬盡殺決,其中近30名孕婦被他們剖開了腹部,一些兒童被他們活埋,還有許多屍體被他們用刀剁碎。隨後,猶太極端主義分子有計劃地散佈恐怖情緒,通過喪心病狂的種族清洗將72.6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驅趕出家園,淪爲難民。到1948年底只剩下16.7萬阿拉伯原住民還留在已經變成猶太國的國家裏。

4月22日,即英國軍隊從海法撤出的第二天,猶太人就打破了阿拉伯人對海法阿拉伯區的防禦,控制了整個海法城。不久,雅法和阿卡兩座城市也遭到了同樣的命運。到5月中旬,即以色列建國的那一輝煌時刻,已經有15萬阿拉伯人淪爲難民。

本-古裏安的這種爭先情緒,最突出的表現在對耶路撒冷的佔有慾上。1948年4月19日,本-古裏安接到一份假情報,內稱,英軍準備提前從耶路撒冷撤走,爲此,他立即命令拉賓率領“哈雷爾旅”前去搶佔地盤,並且自己也要隨軍前往。而這對於一個國家領導人來說,是十分危險的。但本-古裏安就是聽不進勸告。在途經拉特隆山口時,阿猶雙方發生了激烈的交火,在看到上網的慘狀後,本-古裏安說:“你是對的,不過這筆血債我們會討還的。”到了耶路撒冷,他們發現英軍並沒有撤走,但本-古裏安並不甘心就這樣回去,而是發起了針對耶路撒冷城內的猶太人的“傑布西行動”。結果,損失慘重。後來在英國的干預下,4月26日,本-古裏安和拉賓才無奈的回到了猶太區。到了5月14日,英軍撤走之後,以色列軍隊又對葉樂撒冷老城區發動了進攻,解救了1700多猶太人。但由於阿拉伯人在這裏居於絕對優勢,以色列還是無可奈何力收回。

  二 大使負命,制械籌餉

開始開始後,以色列政府深知猶太人自身的實力是十分有限的,而周邊阿拉伯國家的進攻又是不可避免的,於是,積極的擴軍備戰就成了當時以色列政府的當務之急。二要想贏得戰爭的勝利,一是要有錢,二是要有槍。由此,本-古裏安想到了分散在海外的廣大猶太人同胞。他廣派使者要求海外猶太人爲了自己心中的夢想而積極行動起來,捐款,儘快最大量的捐款。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果爾達·梅厄夫人的訪美。在她的呼籲下,美國的猶太財團馬上籌集了5000萬美元支援以色列。而在戰爭吃緊的情況下,他又帶回了7500萬美元的援助。

爲爭取蘇聯的支持,以色列往那裏及其盟國派駐了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大使。如1948年6月20日正式派駐捷克斯洛伐克的以色列公使埃胡德·阿夫裏埃爾,後來被稱爲本-古裏安的“駐歐洲購買軍火的主要代理人”。以色列共產黨領袖舍穆勒·米庫尼斯後來也說,他在1948年5月間曾得到本-古裏安的允許去訪問歐洲共產黨國家,從那裏購買武器。3月5日,猶太人與捷克斯洛伐克簽訂了一個軍火協議。在此影響下,在蘇聯控制之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不僅爲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軍火,而且爲以色列提供專用機場、建立空中走廊,爲以色列訓練空軍和傘兵部隊。1948年4月1日,滿載着步槍的飛機從捷克飛來,4月3日,步槍、輕機槍也從捷克經由波蘭運到特拉維夫。從4月開始到5月15日,一批迫擊炮、野戰炮、坦克和飛機也陸續運到。到1948年5月15日,"哈加納"總兵力達到3萬人左右,裝備的武器有輕武器2.2萬件、反坦克炮86門,機關槍1,550挺,衝鋒1,100枝、2英寸迫擊炮682門,3英寸迫擊炮195門、65毫米野戰炮5門。

  三 停戰權威 爲我所有

傳統上我們認爲,戰爭一開始,阿拉伯國家軍隊在數量上比以色列部隊略微佔優勢。但也有人認爲,這種認識是有待商榷的。比如,有人就說以色列人對戰爭的準備更充分。“早在1946年12月,本-古裏安就預計到,未來新生的以色列面對的第一場戰爭對手將不是英國佔領軍,而是在內線與巴勒斯坦和周邊阿拉伯國家展開一場不分前線與後方的全面衝突。”莫里斯在接受採訪時曾經如此強調。而對於猶太人的實力,我們也不應該低估。莫里斯認爲“表面看,這是一場大衛面對歌利亞式的衆寡懸殊的戰爭,但以色列在兵員素質、指揮統一方面的優勢卻已經奠定了勝利的基礎。”如果真的如此的話,那麼,我們就只能懷疑以色列如此宣傳的動機到底是爲了什麼呢?以色列人公佈了一份看來規模頗爲宏大的阿拉伯聯合作戰計劃。騙取國際社會的同情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拋開這種新觀點不論,戰爭初期,以色列軍隊已處於崩潰邊緣。爲扭轉戰局,以色列總理急電以色列駐聯合國代表埃班說:“以色列急需幾周的時間來重新組織和裝備軍隊”,“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

以色列要求停火,停火就實現了,而且對於停火的條件,對以色列也十分有利,即禁止戰鬥人員或戰爭物資在所有的有關國家中移動或者進入其境內,而不是僅僅禁止進入巴勒斯坦;以及以色列可以接納合于軍事年齡的移民,但在停戰期間不得動員或者訓練他們。難道這僅僅是因爲當時的以色列駐聯合國代表埃班宣稱,當阿拉伯各國邊境對人力和物資都是開放的時候,有人建議要對以色列取得武器和移民入境兩者加以控制,他覺得這種“不懷好意”的建議是件“咄咄怪事”——後者正是對這個新生國家的原則和良心問題上的最敏感部分,就其主權所強加的一種“侮辱性的限制”,這一呼聲嗎?

解密:以色列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獲勝的原因

爲期四周的第一次停火改變了以色列的命運。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用最大的努力支援着以色列:猶太人志願兵從世界各地而來,以色列還從美國、英國進口了轟炸機,從法國運來了坦克和大口徑火炮,以色列還購買了小型艦船和巡邏艇。尤其是從捷克獲得了大量輕武器、野戰炮、炸彈和炸藥。以色列陸軍甚至還正式組建成了一支摩托化部隊,使得以色列軍隊具備了快速作戰的能力。以色列還從國外購買了小型艦船和巡邏艇。到7月9日,以色列國防軍的陸、海、空三軍基礎已經形成。在第二次停火期間,以色列大力推行移民計劃,不斷擴充軍隊和武器裝備。到10月初,以軍總數爲9萬多人,有100多架飛機和16艘艦船。第三次停火又使以色列得益匪淺,西方國家的軍援滾滾而來,到10月初,以色列軍隊已發展到9萬餘人,擁有100架飛機和16艘艦艇,以色列軍隊已經羽翼豐滿。

但第二次停火三個月後的1948年10月15日,以色列軍隊置停火協議於不顧而發動進攻,因爲軍力明顯佔優勢的以色列對聯合國的調解已不感興趣,而是認定“在戰場上比在和平談判的桌子上能贏得更多的東西”,“佔有者在訴訟中總是佔上風的”。這次進攻,以色列又佔有了巴勒斯坦大片的土地,並把埃及軍隊全部趕出了巴勒斯坦。

如果停火這張牌對以色列來說因爲有一定的價值,還可以利用的話,那麼,對於完全違背其意願的聯合國調解員伯納多特,他就沒那麼客氣了。以色列政府在 7 月 7 日的答覆中,不僅認爲調解人關於耶路撒冷的建議是“危害極大——鼓勵了阿拉伯人的錯誤的希望和傷害了猶太人的感情”,而且認爲把阿拉伯巴勒斯坦和外約旦聯合起來的建議,將造成一種新的局面,從根本上改變1947年11月大會決議案中有關領土的各項規定。這些規定,以色列政府進一步爭辯說,是在以色列作出重大犧牲之後給予它的一種“不能再少的最低限度的東西”,而現在這些規定則需要加以改善——既要保證以色列的安全不受阿拉伯國家侵略所帶來的危害,又要體現它在擊退侵略中所取得的那些收穫。此外,以色列政府還提出非軍事化這個它曾經極力反對的建議,來達到撤銷調解人關於把耶路撒冷劃歸阿拉伯統治的建議的目的。更加意味深長的是,一部分以色列報紙一口咬定說這位調解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階段期間作爲國際紅十字會的代表曾同希姆萊有過暖昧的勾搭,戰而現在又成了“英美帝國主義”和“石油利益”的一個代理人。而以色列的極端分子更是走上了恐怖襲擊的道路,最終暗殺了伯納多特。

  四 移民攘攘,衛國夢想

哈加納在4月到6月的短短几十天內,就把戰鬥兵力從6個旅擴張到了12個——兵員來自世界各國的猶太移民。“那些皮膚深褐或白皙,無論疲憊或矍鑠都一概鬥志昂揚的年輕人,從海法、特拉維夫各個港口的擁擠渡輪上一登岸,就從哈加納部隊的訓練軍官手中接過新舊不一的武器,加入不斷延展的志願兵行列,等待前往葉海姆、哈密佛雷茲等聞所未聞的地點,去保衛這個陌生的祖國。”

新兵是由居住各地區的"馬哈爾"和"加哈爾"補充來的。所謂"馬哈爾"就是那些來自國外但又不願在以色列定居的志願兵,他們之中有許多人是經過專門訓練的飛行員、海員,炮手等技術人員。沒有"馬哈爾"就沒有空軍、海軍的發展。所謂"加哈爾"是指1948年以後的移民。

  五 敵對英國,煽動風波

在英國要求以色列撤回14日進攻之前的地區時,以色列政府發言人說:據報告,有一營英國軍隊最近從外約旦進入巴勒斯坦,集結在耶路撒冷附近。他要求聯合國對此進行調查。以色列政府發言人還譴責英國違反停戰協議,把軍火供給了伊拉克,可能也供給了其他阿拉伯國家。可是,當英國外交部和陸軍部予以絕對否認之後,以色列也就不堅持這種論調了。

12 月 22 日,以色列軍隊向法盧賈的埃及旅發動了進攻, 與此同時,以色列空軍還轟炸了加沙及其南面的一些村莊。而以色列提出來的重新發動攻勢的理由是,發動這次攻勢是由於有官方消息(由聯合國停戰監督小組的負責人——美國的賴利將軍傳出來的)說:埃及對舉行談判的建議已加以拒絕。以色列人還說,根據 22 日至 27 日期間俘獲的埃及軍官的供詞,埃及定於27 日進攻,他們爲了先發制人,才採取了行動。

對於因偵察機事件而造成的與英國關係的緊張,以色列非但沒有悔意,反而譴責英國在停戰談判的前夕組織了一場針對他們的軍事和政治活動的大表演,包括在“東地中海的大規模海軍演習”以及“模擬在以色列海岸登陸”的演習。以色列政府再一次誣控說,英國祕密地把軍火供給與它結盟的一些阿拉伯國家。

對於耶路撒冷的劃分,以色列更是堅持,它所佔領的地區必須是以色列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對於阿拉伯人所佔領的地區,它則建議實行聯合國管理。同時爲了消除約旦這一對手在未來更加強大的可能性,以色列又聯繫到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曾設想給予阿拉伯的巴勒斯坦以一個獨立地位的決議,而反對巴勒斯坦餘留部分與外約旦合併。

可以說,聯合國完全成了以色列的一言堂,其種種要求都得到了滿足。當然,他也有不如意的時候。就在以色列在軍事山對埃及一路破竹的時候,英國政府於 12 月 31 日威脅要援引1936年的英埃條約,如以色列軍隊不迅速從埃及領土上撤出,英國即進行武裝干涉,美國政府在向以色列政府轉遞英國政府的該項警告時,對報道中有關以色列此時調動軍隊威脅約旦一事也表示遺憾,並提出其自己的警告說,除非以軍撤退,美國對以色列的政策可能不得不重行考慮。在這種情況下,以色列不得不回到談判桌上。

  六 上下齊心,全民皆兵

在戰爭的艱難時期,以色列則頑強拼命的防守和足智多謀的反攻彌補了它的物質條件的不足。但以色列的資源畢竟是有限的,爲此,以色列政府下達了這樣的命令:1.徵集17歲的男女青年接受兩個月的訓練;2.召集36—38歲的男女服現役,動員42歲以下的男子構築工事;3.35歲以下的男子即使有兩個以上的撫養者也要服兵役。同時,把大量猶太人移居以色列。

設立軍區。國防軍編成了4個軍區,明確了各軍區所分擔的作戰地域。第1軍區(北部軍區)負責加利利和薩馬里亞三角地帶的北部邊境。第2軍區負責薩馬里亞三角地帶的東部邊境。第3軍區警衛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兩地區和兩城市間的公路。第4軍區(南部軍區)擔任內格夫沙漠地區的防務。

以色列認爲第二次停火是實現大量移民的絕好時機。本-古裏安極力主張在停火期間不僅要加強軍備,而且還要堅持不懈地推行大規模的移民計劃。8月9日,以色列政府宣佈,從歐洲遷來60萬人的大規模移民計劃正在順利執行,5月15日以後已有3萬人到達。實際移民數是:1948年118,993人,1949年239,576人。至8月末總兵員已達78,348人,10月初進一步達79,889人。海、空軍的發展尤其顯著,海軍達到2,417人,空軍達到4,377人,炮兵達到3,718人。

肅清過去的非正規軍色彩,實現了國防軍的真正統一。過去,“哈加納”作爲正規軍,是以色列軍隊的核心,“伊爾貢-茲瓦伊-盧米”和“斯特恩幫”作爲非正規軍,獨立於“哈加納”之外從事戰鬥。6月28日陸軍舉行了對國家的效忠宣誓,“伊爾貢-茲瓦伊-盧米”的大部分成員也宣了誓。除一部分外,整個以色列陸軍實現了實質上的統一。

在免除加利利的職務時,本-古裏安頂住了巨大的壓力。當有些將領提出抗議時,他衝他們吼道:“你們是要一支紅軍,還是要一支國民軍?是要加利利,還是要本-古裏安?有你們選吧!”從而爲以色列今後的穩定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七 生存空間,寸土不讓

內格夫地區對於以色列來說,具有極爲重要的作用。不僅由於宗教原因,而且本- 古裏安也把這一地區視爲是日後吸收容納猶太移民的主要地區。在此,我要順便提及的是,我認爲,第一次中東戰爭其實就可以簡單的劃分爲兩階段:其一是以色列與約旦對耶路撒冷的爭奪,其二就是以色列與埃及對內格夫地區的爭奪。耶路撒冷的價值更多地體現在文化上,而內格夫則具有明顯的戰略價值,不僅以色列給予高度關注,就是阿拉伯國家身後的英國也是垂涎三尺的。所以,奪取這一地區就成了以色列既定的戰略目標。

但這一時期,聯大決議劃給猶太人的內格夫地區卻仍在阿巴伯人手中。鑑於以色列於7月16日奪取了聯大決議劃給阿拉伯人的整個加利利地區。聯合國調解人員曾建議,對聯大決議進行一定的修改,即如果以色列要保留它現在佔據的西部加利利地區(根據1947 年11月聯合國大會的決議,已劃給阿拉伯人),作爲交換條件,它應當把從馬傑達勒至法盧賈線以南的那部分巴勒斯坦領土(根據聯合國大會的決議,已劃給以色列)全部讓給阿拉伯人。可是,以色列的發言人謝爾托克和埃班寸步不讓,堅持一方面根據 1947 年 11 月聯合國大會的決議,佔有直到亞喀巴灣 爲止的全部南巴勒斯坦地區,另一方面也要佔據現在“由於的事勝利而落入以色列手中的”整個加利利地區。

在這種僵局中,以色列決心以自己的實力證明一切。正如本-古裏安所說“我對聯合國沒有喪失信心,但真正算數的是我們的行動。……我們在南方的成功將影響聯合國的意見。”而以色列與在此地區的埃及佔領軍,爲了被圍困的定居點的糧食供應一事,一直存在着爭執,這使以色列在該地區採取直接行動有了藉口。10 月初,以色列的參謀部一方面堅持要埃及政府接受他們向定屠地派遣護送隊的要求,另一方面則阻止聯合國向該地區派一位常駐觀察員,同時還有計劃地把軍隊和武器裝備從其他戰場調到該地區。l0 月 14 日,他們通知聯合國參謀長,將於次日早晨派遣一支護送隊,後來又宣稱他們的護送隊受到埃及軍隊的襲擊。埃及陸軍司令官則反訴說,該日晚間,以色列用裝甲車對附近地帶襲擊,這就構成了15日清晨總進攻的一部分。到最後,以色列終於佔領了整個內格夫地區。從而使得阿拉伯人失去了一個可交換的王牌。

解密:以色列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獲勝的原因 第2張

同時,以色列爲確保自己新徵服的土地,又對西加利利地區發動了進攻。當卡武克吉的軍隊拒絕從以色列停火線境內撤出其重行佔領的丘陵陣地時,以色列不顧聯合國參謀長的警告,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到 10 月 31 日已把在西加加利的卡武克吉的部隊全部肅清了,並佔領了黎巴嫩境內東南角二至六英里地區內的十五個村莊。

另外,以色列還決心在亞喀巴灣獲得一個出海口,從而可以不通過蘇伊士運河而達到紅海和印度洋。其次,以色列人還打算開發巴勒斯坦南端早在所羅門國王的時期就已經開採的礦產資源。3 月 7 日,以色列與約旦的停戰談判陷於停頓。當天早晨,有兩個以色列縱隊沿阿拉伯河谷向南推進,直指亞喀巴灣。其實在 3 月 10 日,由於駐守在亞喀巴的阿拉伯軍團的小部兵力已經撤走,以色列軍隊進入了該地以西五英里的海灣地帶——前巴勒斯但的警察哨所所在地烏姆拉什拉什,後來以色列人又把它改名爲埃拉特,從而獲得了通向紅海的出海口,切斷了阿拉伯國家在陸地上的聯繫。

 八 白宮選舉,呼聲震天

  九 條約休戰,陰雲不減

1949年2月24日,埃以簽定停戰協定。根據協定,埃及承認除加沙地帶外,以色列佔有整個內格夫地區。停戰分界線把許多村莊與其耕地分割了開來,使那些耕地歸以色列人去耕種了。而位於巴勒斯坦邊界境內的戰略要衝烏賈地區被劃爲非軍事區,埃及人在距離該地區十四至十七英里的邊境之內不得設防。

4月3日,以色列、外約旦正式簽訂停戰協定。通過協定,以色列控制了越過卡梅爾山脈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谷的戰略公路,解除了阿拉伯人對特拉維夫和哈德臘東部沿海平原的軍事威脅。這次後撤還使大片阿拉伯村民的耕地落到以色列方面,使這些村民變得無依無靠。而約旦在希布倫地區所拿到的領土卻非常有限。分界線使耶路撒冷城被兩國軍隊的鐵絲網從西南向東北分割開來。

有人評價《凡爾賽和約》說:“這不會帶來和平,這只是一份爲期20年的休戰書。”同樣,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簽訂的這些條約也充滿了掠奪性質,以色列不僅佔據了原來劃給以色列的領土,還佔據了很多原來劃給阿拉伯人的土地,從而使得這一地區充滿了不安定的因素。

停戰以後的以色列領土仍然缺乏縱深,邊境地形平坦,耶路撒冷、特拉維夫、盧德國際機場處於阿拉伯國家的炮火射程之內,南部埃拉特港在防禦上也非常脆弱。如果受到阿拉伯國家的突然襲擊,國家有被攔腰切斷的危險。因此,對以色列軍隊來說,使部隊長期保持高度的機動力以便迅速轉入戰鬥態勢,是不可缺少的條件。

正是在此意義上,通常人們所說的以色列所具有的侵略性,其實是它尋求安全保證的一種手段。本-古裏安反對在宣佈建國時標明領土範圍,理由是,一旦以色列轉入反攻狀態,那麼西加利利與耶路撒冷等分治協議外的領土就可以納入疆域之內:“這些都將是以色列未來的一部分,沒有理由把自己束縛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從戰爭第一階段的勝利中建立信心的以色列領導者,已經事先預料到,阿拉伯人的武裝進攻是將新生的猶太國家擴展至聯合國分治決議外領域的天賜良機。但這又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改善以色列的處境呢?所以,在以色列這個國家上空勝利與恐慌形影不離。

所以,最終成爲戰爭大贏家的以色列發現,自己雖然贏得了戰爭和一個國家,但卻沒有贏得和平。正如古德隆·克萊默在《巴勒斯坦簡史》中描述的那樣:“把一場巴勒斯坦內部的以色列與阿拉伯種族衝突,變成了一個猶太國家與所有接壤阿拉伯國家在內的地區性衝突”。本-古裏安也不得不承認,“在軍事角度上,以色列總是能佔據攻勢,而在外交與政治上,我們卻總是被迫防守”。阿莫斯·艾倫也批評說:“爲了獲得想象中的防禦空間和隔離帶,以色列佔領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已經20年,並於1982年入侵黎巴嫩,打破了這個國家關於只有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才會動用武力自衛的承諾,然而這些軍事行動帶來的只是更大的恐慌。”

另外,對於輸掉戰爭的一方來說,戰爭的後果更爲苦澀——它促使5個捲入戰爭的阿拉伯國家都陷入了社會動盪,迫使它們走上了一條較爲曲折的現代化道路。“儘管政權更迭,但歷次中東戰爭的失敗給阿拉伯國家遺留下了某種屈辱性的身份認同。”莫里斯分析說,“尤其是與穆斯林歷史上對中東地區的光榮征服相比的時候。”正是第一次中東戰爭的恥辱戰敗後,宗教激進主義在中東地區重新走回主流,因爲沒有任何東西比傳統伊斯蘭意識形態更適合作爲巴勒斯坦乃至整個阿拉伯世界的精神依託。可以說,這場戰爭奠定了阿以關係的基調:仇恨已經成爲生存的力量之源。

最終,以色列人民在本-古裏安的領導下取得了第一次中東戰爭的勝利,但他們爲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可以說,這場勝利來之不易。概括以色列人民能夠取得勝利的原因,我發現,這是全體猶太人,而不僅僅是在巴勒斯坦地區的以色列公民,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不怕流血犧牲,積極努力的結果。這種現實,使得以色列充分感受到國家實力,特別是軍事實力,對於自身生存的重要作用。同時,周邊阿拉伯國家的敵視情緒,也使得以色列絲毫不敢放鬆警惕,唯恐失去自身的地位優勢。在這種雙重因素的影響下,以色列很難平心靜氣地坐下來與阿拉伯人進行談判,很難換位考慮到阿拉伯人的立場,而只能依靠武力威懾,搞霸權政治,這就又使得阿拉伯人只能用暴力手段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從而造成了在巴勒斯坦地區暴力流血衝突的不斷髮生,而這對於解決巴勒斯坦問題顯然是十分不利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