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解密:英荷戰爭的第一次戰鬥中誰獲得了勝利?

解密:英荷戰爭的第一次戰鬥中誰獲得了勝利?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第一次英荷戰爭發生於1652年至1654年,起因於英國頒佈《航海條例》,與荷蘭的海上貿易發生衝突。戰爭互有勝負,然而在最後關頭,荷軍潰敗。1654年雙方簽訂明斯特條約,荷蘭認輸並承認航海條例。

  主要集中地

由一系列規模空前的海戰組成,主要集中在多佛爾海峽戰區(包括北海在內)和地中海兩大戰區,其中又以多佛爾海峽戰區爲主——這是由兩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的。幾乎每次海戰雙方都要投入2-3萬名水兵6000-8000門大炮,而其作戰次數之多恐怕亦是歷史上所罕見的。據說有人作了次統計,僅在1652年5月至1653年8月的15個月之內,雙方艦隊作戰次數已經不亞於當時世界各海洋歷次戰役的總和。英國方面制定的戰略主要是控制多佛爾海峽和北海,切斷荷蘭與外界的一切聯繫,迫使荷蘭人投降。爲此,海軍艦隊司令布萊克採取了集中強大艦隊、攔截通過海峽的一切荷蘭船隻的戰術,以確保其的絕對制海權。他大膽地在海軍作戰中引進了陸軍作戰注意隊形和整體效果的戰法,發展了海軍戰術。戰爭的伊始,英國便將自己的艦隊分成紅、白、藍三個支隊以便於指揮。並頒佈了“第一個海軍紀律條令”,整頓軍紀。

解密:英荷戰爭的第一次戰鬥中誰獲得了勝利?

 海上貿易

另外,他還派出艦隊到蘇格蘭北部襲擊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運銀船,到北海擊沉或捕獲荷蘭的捕魚船,甚至進入波羅的海,破壞荷蘭和北歐、東歐方面的海上貿易。毫無疑問,這種戰略戰術的運用對於荷蘭經濟方面的打擊是致命的。荷蘭方面制定的戰略是以強大的艦隊爲商船護航,強行通過多佛爾海峽,確保與外界的聯繫。決定於海軍實力的對比,這本就是多少有些消極的戰略,然而戰略部署的不當卻更使之陷入劣勢的境地:荷蘭在次要戰場,即地中海戰區投入了過多的兵力,從而使其在海峽爭奪方面的力量顯得十分薄弱。荷蘭海軍將領馬頓·特羅普(1579-1653)儘管在與法國海盜和西班牙海軍的長期作戰中積累了豐富的海戰經驗,具有很高的統率藝術,荷蘭水兵的戰鬥素質也比較高,但各艦常常缺乏協調能力,加之裝備、數量方面的欠缺,以致在軍事方面仍處於劣勢,使得英國的海上封鎖奏了效。

  兩個階段

雙方海戰次數不計,但一般意義上規模較大的公認的有9次,多以發生地點命名。多佛爾海峽和北海戰區:這一戰區的戰鬥通常被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652年5月~1653年2月)(說法不一,另一說爲1652年5月~1653年5月)階段特點:戰略相持,英荷雙方在這一階段互有勝負。主要海戰:普利茅斯海戰、肯梯斯諾克海戰、波特蘭海戰第二階段(1653年2月~1654年4月)階段特點:英國取得戰略優勢。主要海戰:加巴德沙洲海戰、斯赫維寧根戰役地中海地區:這一戰區的戰鬥從戰略層面觀之,對戰爭影響不大。但在這個地區荷蘭集結了強大的艦隊,始終保持着對英國的優勢。戰爭的結果:

在英國海軍絞殺式的封鎖之下,荷蘭經濟最薄弱的一面——過度依賴對外貿易,很快就暴露出來了。據說當年阿姆斯特丹街道上雜草叢生,乞丐遍地,將近1500所房屋無人居住。封鎖幾乎使得荷蘭處於一種民窮財盡的窘境,於是荷蘭被迫與英國進行和談。1654年4月15日兩國簽訂了《威斯敏斯特和約》,根據和約,荷蘭承認英國在東印度羣島擁有與自己同等的貿易權,同意支付27萬英鎊的賠款,同意在英國水域向英國船隻敬禮,並割讓了大西洋上的聖赫勒那島。

第一次英荷戰爭以英國的勝利告終。英國勝利之因固然離不開對方戰略部署的失當——在次要戰區集中優勢兵力,忽略了生死攸關的多佛爾海峽和北海戰區,但更爲重要的恐怕是英國擁有雄厚的工業實力——能夠迅速補充戰力、戰略指導思想的正確和其海軍的裝備、數量、火力乃至戰術水平都要優於荷蘭所致。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