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爲何締結?斯大林失算了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爲何締結?斯大林失算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39年8月23日蘇聯與德國締結《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對大戰進程發生了重要影響。戰後,該條約問題曾被史學界炒得沸沸揚揚,至今餘溫不散。史家爭論的熱點主要集中在條約簽訂的後果上,對蘇德究竟爲什麼要簽訂這樣一個條約,卻很少去深入追究。當然,這也有客觀原因,即看不到有關條約深層次背景的檔案材料。而這一問題搞不清,必然會影響到對條約的認識和評價。最近,俄羅斯方面公佈了有關條約簽訂的某些內幕材料,爲我們瞭解這個歷史之謎打開一扇窗戶。

  在外交原因的背後

蘇聯爲什麼要同德國締約?最爲流行的說法是蘇聯同英、法軍事談判失敗才被迫與德國改善關係。新近披露的檔案材料表明,在外交原因的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經濟因素。一次大戰後,蘇德兩國很快修復了關係。1926年4月蘇德簽訂了中立條約。同年,蘇聯第一次從德國獲得3億馬克的較長期貸款。1931年和1932年,蘇德又相繼簽訂兩項經濟協定,在蘇聯進口中德國的份額這兩年間分別增加到37.2%和46.5%,德國在蘇聯的進口中躍居第一位。但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蘇德關係出現逆轉,德國在蘇聯進口中的份額從1932年的46.5%很快下降到1938年的4.7%,英美兩國則分別上升到16%和26%,取代了德國的地位。基於歷史和現實政治的考慮,也是基於蘇聯對德國發達的工業設備的需要,斯大林一直很想恢復蘇德關係。爲此,還在1934~1936年間,蘇聯就曾組織了一個“坎傑拉基使團”,負責進行同德國的經貿談判。坎傑拉基是蘇聯駐德國的商務代辦,實際上是斯大林的密使,由斯大林直接控制。坎傑拉基到德國後曾一度同德國銀行家沙赫特接上頭。沙赫特積極主張發展德蘇關係。他說,如果能舉行斯大林同希特勒的會晤,許多事情將會得以改變。斯大林在坎傑拉基關於這一情況的報告上寫道:“有意思。”斯大林的興趣反映了他對德國的態度。後來,沙赫特向坎傑拉基提出向蘇聯貸款5億馬克的計劃。坎傑拉基說,如果這些貸款的一半能夠讓蘇聯用來購買軍火,該計劃是可以接受的,但這被德國回絕。蘇聯方面沒有灰心。1938年2月,蘇共中央政治局指示,如果同德國談判成功,各委員會要在15天內拿出特別定貨的清單。誰知談判一直沒有進展。

1939年8月初,德國方面向蘇聯提出要把經貿談判從總體上提到政治高度。這表明希特勒打算利用這一談判爲其戰略目的服務。蘇聯方面起初想避免作政治上的答覆,德國人便採取策略將談判往這方面引導。8月3日,什努列在同蘇聯駐德臨時代辦阿斯塔霍夫會談時提出,在經貿條約的前言中加入改善兩國政治關係的內容,甚至在條約中寫進有關政治關係的祕密議定書。阿斯塔霍夫將這一情況速報莫斯科。8月7日,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回電否認這一提議。但很快蘇聯改變了看法,接受了德國的提議。什努列後來回憶說,無論是裏賓特洛甫還是斯大林都有這種想法,即把條約和政治議定書看作是兩國關係正常化的表現形式。裏賓特洛甫當然是在執行希特勒的旨意,這無須贅言。斯大林爲什麼會轉而接受德國的提議呢?就在於他太需要德國提供的東西,無法擺脫經濟利益的制約。8月19日,蘇聯與德國首先簽訂了經貿協定,在斯大林看來,這是改善蘇德關係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按照德國的建議締結互不侵犯條約,同時通過一個雙方都關心的在對外政策問題上的特別議定書,並把它作爲條約的有機組成部分。斯大林以爲,這樣就可以保證德國履行對蘇聯的經濟協定。其實,這正是斯大林的失算。斯大林並不相信德蘇之間會保持永久和平,不然爲什麼他如此急於從德國進貨以加強蘇聯的軍事工業呢?他預計到戰爭總有一天會到來,但在預測上失算了。這正如俄羅斯學者所指出,斯大林過於推遲了德蘇開戰的時間。從蘇德經濟協定標明的期限來看,是到1941年底、1942年春以至1943年,而此時蘇德戰爭早已爆發,希特勒還會執行這個協定嗎?斯大林在德蘇開戰問題的判斷上過於自信了。駐德大使梅列卡洛夫於1939年4月21日曾在蘇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闡明瞭自己對德國政策的評價,認爲再過2~3年德國將發動對蘇戰爭。但他這種確信蘇德戰爭已經臨近的想法不適宜於領會德國人的“表示好感”,因而不被重視。對這樣一個很重要意見的漠視,直接導致斯大林在戰略設計上的失策--他想利用德國,實際上卻被德國所利用。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爲何締結?斯大林失算了

  條約非簽不可嗎?

這是一個假設性提問,對此,俄羅斯史學界現在有一種解釋法:斯大林當時已經看到,不改變蘇聯的政策,蘇聯同德國的經濟關係便不可能進展,而蘇聯在1934年~1936年試圖只同德國發展經濟關係的做法又失敗了,因此,斯大林不得不把同德國的經濟關係發展爲政治關係。如果沒有8月23日的條約,就不可能有8月19日的經濟協定。這樣,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就被捆綁到了一起。

這種解釋的合理性在於從經濟和政治的聯繫上來看待簽約問題。爲了實現蘇聯的經濟利益,斯大林非簽訂政治條約不可,否則希特勒不答應。希特勒掌握着蘇聯經濟利益的槓桿,這一點斯大林是很清楚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斯大林改善同德國的政治關係帶有一種被迫性。新披露的檔案材料也說明,斯大林並不情願與德國發展政治關係,這從他對德國條約草案的態度可以看出。裏賓特洛甫在赴莫斯科簽約時,帶去一個德國文本草案。草案有一段強調德蘇兩國利益互補,休慼與共的序言。

斯大林認真研究了裏賓特洛甫的文本,並親手刪去了這段序言。原因不難分析:序言過於美化了以往的蘇德關係。實際上自希特勒執政後,蘇德關係迅速降溫,希特勒甚至還向蘇聯“潑了一大堆污水”,對此斯大林心中有數,因而難以相信德國方面這樣“友好”的保證。

由此可以看出,斯大林之所以締約,主要考慮的不是今後怎樣更好地發展與德國的政治關係,而是爲蘇聯的經濟利益服務的。這是從檔案材料中得出的“新思維”。

但是,如果把簽訂條約僅歸結爲斯大林出於經濟上的考慮,而把政治因素只看作是經濟考慮的一種從屬,是不得已而爲之,也未必符合歷史的實際。檔案材料表明,斯大林也非常注重條約的政治意義,從這次公佈的蘇方條約草案中可以看出這一點。

蘇方條約草案總共五款,與後來我們看到的正式條約相似,但條款後面有一段附加文字,這是蘇聯方面以前未公佈的。這段文字是:“現行條約只是在締約雙方就所關心的各點簽訂特別議定書時才生效。議定書是條約的有效組成部分。”這個特別議定書就是英、美、法等西方國家從繳獲的德國外交文件中所獲悉並於1948年1月公佈的那份祕密文件,它規定了蘇聯和德國在東歐的勢力範圍。這個問題顯然具有很強的政治因素,說明斯大林要通過條約獲得更多的政治權益,這就不能用單純的經濟因素來解釋了,而是由政治、經濟、外交、歷史乃至個人等多種因素決定的。

有意思的是斯大林在這裏繞了一個彎:在修改條約草案時把這段話刪掉了,但同時加了一句:“全權代表簽字時確認這一點……”據俄羅斯學者透露,這種“確認”是在8月23日夜至8月24日凌晨,由專程來莫斯科的裏賓特洛甫和蘇方代表聯手進行的。這樣,在條約中雖然看不到這段話,但實質上還是保留了其內容,達到了斯大林的目的。8月24日0時30分,莫洛托夫和裏賓特洛甫分別代表兩國在條約上簽字,條約正式締結。條約文本上註明的日期是8月23日,蘇聯報紙便照此發消息,人們也就一直以爲條約是8月23日簽訂的了。

說到這裏,問題應當清楚了:斯大林是與德國非簽訂這個條約不可的,否則他達不到經濟和政治的雙重目的。經濟利益是斯大林最初的出發點,然而,也不排除斯大林締約時在政治上的主動性,這就是由於民族利己主義作祟而想通過條約與德國劃分勢力範圍,進而攫取更多的權益,以保障蘇聯的所謂國家安全。至於蘇聯同英、法談判破裂而不得不同德國簽訂條約的說法,現在看來只是一種歷史的表象了。

  斯大林的失算

希特勒終於啓動了蘇德經濟關係的槓桿。1938年下半年,德國對蘇聯的原料發生興趣。是年7月6日,德國外交部國務祕書魏茨澤克向蘇聯大使梅列卡洛夫提出,蘇聯方面是否有擴大德蘇經濟聯繫的具體計劃。這一信息激活了苦等良久的斯大林,蘇共中央政治局立即指示對外貿易委員會作出1939年對德經貿計劃,準備好所必需的機牀和設備的清單。

1939年1月,蘇德談判開始。蘇聯對外貿易委員會提出兩份清單:A. 1.25億馬克的機牀,2 840萬馬克軍事設備,1 300萬馬剋制造合成汽油系統設備;B.機牀4 200萬馬克,化工設備1 050萬馬克,軍事設備3 000萬馬克。這就是斯大林所說的“米高揚草案”。這兩份清單由米高揚在2月11日通知德國駐蘇大使舒倫堡。斯大林當時非常害怕談判破裂。他私人檔案中有這樣的記載,要求通過米高揚通知駐柏林代辦:“我們首先想知道,柏林是否同意我們的草案(米高揚草案),只有在柏林同意後,我們才能決定什努列(德國外交部官員)的到來,因爲我們不能容許談判再次被德國人由突然的和不清楚的原因而中斷。”斯大林爲何如此關注這次談判?因爲德國供貨中的設備和物資具有直接的軍事意義。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爲何締結?斯大林失算了 第2張

在斯大林私人檔案的筆記中對蘇德雙方經濟能量作了比較:蘇聯方面有石油、穀物、棉花、鐵礦石、廢鐵、磷灰石、有色金屬。德國方面有飛機、軍艦、金屬、零件、煤炭。筆記中還列出了德國方面所不足的東西:錳、鉻、藥品、錫、鎳、釩、鉬、鎢。還寫道,德國方面有很多並可購買的:鋅、鎂。可以看出,蘇聯在原料方面佔有絕對優勢,這是蘇聯同德國進行交易的資本。斯大林當時的計劃是利用同德國的貿易來建設一支大型蘇聯艦隊,這個計劃一直延伸到1947年,包括15艘主力艦,69艘戰列巡洋艦,2艘航空母艦,28艘巡洋艦,243艘魚雷艇,370艘快艇和400多艘潛艇。斯大林很清楚,實現這樣一個龐大的計劃僅依靠國內的造船工業是不夠的,還必須從國外定貨,而歐洲戰爭開始後,從英、美定購幾乎不可能,這就加重了同德國貿易的砝碼。

德國的克虜伯和萊茵梅塔爾公司在安排蘇聯的這批定貨方面起了決定性作用。斯大林滿以爲這筆交易就這樣達成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左右德國命運的希特勒卻不想讓蘇聯輕輕鬆鬆地拿到這批定貨,而是要賦予經濟協定以政治意義。事情複雜化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