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東西教會大分裂的起因是什麼?東西教會大分裂的外因與內因分析

東西教會大分裂的起因是什麼?東西教會大分裂的外因與內因分析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2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基督教東派教會與羅馬天主教會在 1054 年的正式分裂。由於事件具體起因多與當時的君士坦丁堡宗主教阿卡西烏相關 ,故又稱阿卡西烏分裂 。羅馬帝國在公元4世紀末分裂之後,東西兩部分在社會、政治、語言、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差異,促成了基督教說拉丁語的西部派別和說希臘語的東部派別之間的分化。西部的羅馬教會自認爲是耶穌門徒彼得的繼承者,堅持認爲其在各宗主教區中擁有首席地位;東部的君士坦丁堡教會則在東羅馬皇帝支持下與羅馬教廷爭奪勢力範圍;再加上教義方面的分歧,終於在 1054 年相互開除教籍,正式分裂爲天主教和東正教。

東西教會大分裂的起因是什麼?東西教會大分裂的外因與內因分析

 背景

羅馬大公教會和東正教會的分裂,是羅馬帝國東西分裂之後多個世紀以來摩擦的結果。彼此之間在文化和語言上的隔膜和政治上的對抗,使羅馬和君士坦丁堡的分歧不僅僅限於宗教問題上。即使在諾曼人入侵、雙方同在受外敵威脅的情況下,1054年東西方教會在君士坦丁堡召開的調停會議,仍然演變成一場互相控訴指責的大會,羅馬教宗在此下詔革除了東正教會的教籍。

其實過往雙方在宗教信仰的問題上鮮有共識。例如在反圖像爭辯(726-843年)之中,爲了是否可以向圖像敬拜,雙方已鬧得不和。在三位一體之神性的問題上,聖靈是由聖父"和子"而出(西方教會的觀點),還是由聖父"透過子''而出(東方教會的觀點)等神學問題,成爲在君士坦丁堡大主教阜丟斯(Photius)時期(864年)的劇烈爭論。至於最後的決裂,卻是政治因素多過神學爭議,特別是羅馬教會的權威受到挑戰。教宗宣稱自己的地位凌駕於其它的宗主教之上,而君士坦丁堡則認爲羅馬與各宗主教是平等的。

 外因

  羅馬

公元70年,羅馬人佔領耶路撒冷,基督宗教的中心自然轉移到當時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

根據聖經記載,羅馬很早就有了基督徒,保祿曾給在羅馬的基督徒寫了著名的羅馬書,並親自在羅馬居留了二年。根據教會的聖傳,伯多祿是羅馬的首位主教。這兩位宗徒最終都在羅馬殉道。

因此,羅馬教會在初期教會中一直享有極高的威望。在此期間,教宗(羅馬主教)亦試圖在一些教會事務中扮演權威的仲裁者的角色。公元325年,在尼西亞召開了基督宗教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普世大公會議--尼西亞大公會議,在大公會議所頒佈的法令中,羅馬教會列於各地方教會之首。

東西教會大分裂的起因是什麼?東西教會大分裂的外因與內因分析 第2張

 新羅馬

33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遷都拜占庭,將該城改名爲君士坦丁堡,又名新羅馬。

381年,召開了基督宗教歷史上的第二次普世大公會議--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這次大公會議將君士坦丁堡教區提升爲牧首區,而君士坦丁堡牧首的排名僅次於羅馬教宗。

451年召開的第四次普世大公會議--卡爾西頓大公會議上通過的第28條法令,將君士坦丁堡牧首提升至與羅馬教宗並列的首席地位。

根據大公會議的法令,教宗之所以擁有首席權乃是因爲他是帝國首都羅馬的主教的緣故,故此,帝國的新首都的主教也擁有與羅馬主教相同的首席權。

這一法令受到當時的教宗利奧一世的強烈抗議,認爲該法令侵犯了羅馬教宗的首席權,聲稱:教宗之所以擁有首席權是因爲他是使徒之長彼得的繼承人的緣故,君士坦丁堡牧首不配擁有首席權,因此,拒不承認該法令的有效性。

 會議

621年,特勞拉地方召開會議,警告西方主教們如果不服從教會的紀律則開除教籍。此次會議中第五十五條──羅馬人民於四旬期星期六守齋乃違背教會之傳統,如神父爲此將廢逐,若爲主教,則開除其教藉;教宗如此時守齋亦開除其教藉。教宗不簽字認可,而皇帝也出兵干擾。

 內因

公元7世紀末,羅馬的拉丁教會和君士坦丁堡的希臘教會在禮儀和教義上的分歧加劇。

726年,拜佔廷帝國(東羅馬帝國)皇帝利奧三世(拜占庭)身受伊斯蘭教的影響,發起破壞聖像運動,將堂內的聖像、十字架全部搗毀,這樣在東方教會引起了混亂與教難。

利奧三世又將君士坦丁堡牧首聖日爾曼(St. Germanos)廢除,當時教宗額我略二世責罰了皇帝。

利奧三世報復,派艦隊活捉教宗。利奧三世死後,繼承人仍遵守此令。

直到780年,伊琳娜女皇繼位後,願意恢復對聖像的敬禮,願意東西方教會統一,因而他得到當時君士坦丁堡牧首聖特拉烏斯(St. Tarasios)的支援,並得到羅馬教宗哈德良一世的同意,於787年,召開了第七次大公會議--尼西亞第二次大公會議。

會議結果重新闡述敬禮聖像的真正意義,教會並非敬禮聖像本身,而是敬禮聖像所代表的神或天使,或聖母、聖人。

東西教會大分裂的起因是什麼?東西教會大分裂的外因與內因分析 第3張

 分裂

857年,君士坦丁堡牧首伊納爵一世(Ignatius)被拜占庭皇帝米海爾三世廢逐,改以重臣佛希要(Photius)繼任牧首。

863年,此時的羅馬教宗尼克老一世也採取了行動,聲明伊納爵的廢黜非法,以及開除佛希要的教籍。佛希要也開始了反擊,他在君士坦丁堡召開會議,開除教宗教籍,是爲"佛希要分裂"。

雙方爲教區管轄權和羅馬教會將聖靈"從父出來"改爲"從父和子出來"引發的"和子句"糾紛越演越烈,不料支持佛希要的米海爾三世遭人暗殺,兇手自立爲皇帝,是爲巴西爾一世,他將前任一切的措施推翻,包括廢逐伊納爵跟佛希要的提升。

同年教宗尼克老一世逝世,繼任的亞德二世在君士坦丁堡召開第八次大公會議,東西教會統一,而東方教會也承認羅馬的首席地位。

雖然佛希要分裂只維持了幾年,但是卻種下了日後大分裂的近因。過去羅馬教皇的首席地位是無可否認的。這次事件後卻有人開始質疑教皇的首席地位,甚至指控教皇竄改教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