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馬赫迪思想是什麼?馬赫迪思想的起源與傳播

馬赫迪思想是什麼?馬赫迪思想的起源與傳播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馬赫迪思想(Mahdiyah,al-)8世紀以來,在伊斯蘭教哈里發國家中,因對現實不滿而形成的一種希望出現救世主以解救羣衆苦難、建立人間正義的思潮。馬赫迪的阿拉伯語原意爲被安拉引上正道者。起初用來指一些被認爲具有先知天賦的政治、宗教領袖,以後則用以指被期待的救世主。

馬赫迪思想是什麼?馬赫迪思想的起源與傳播

8 世紀以後,流行於伊斯蘭社會中的一種不滿現實,企盼救世主降臨 ,解救羣衆脫離苦難、建立人間正義的思潮。馬赫迪的阿拉伯文原意爲"被安拉引上正道者",最初指被認爲具有先知天賦的政治、宗教領袖,後用以指被期待的救世主。7 世紀時,改宗伊斯蘭教的也門猶太人爲反對第三代哈里發奧斯曼的統治而神化阿里,宣傳穆罕默德將轉世。阿里死後又宣傳阿里將轉世。其後什葉派繼承發展了這一思想,認爲隱遁的伊瑪目將作爲馬赫迪重新入世,爲世人伸張正義,建立太平盛世,但對隱遁的伊瑪目是誰有不同看法,因分爲不同支派,稍晚,一些遜尼派穆斯林也接受了馬赫迪思想。馬赫迪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羣衆的希望 ,以此爲號召容易得到羣衆的支持和響應 ,故歷史上曾多次出現利用這一思想發動的起義,其中以1881年蘇丹的蘇非派領袖穆罕默德·阿赫邁德發動的起義最爲有名。

 起源

馬赫迪思想是在"轉世說"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在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執政期間,當時改信伊斯蘭教、後來成爲極端什葉派創始者的也門猶太人賽伯伊提出,歷代先知都有指定的繼承人,穆罕默德曾將繼承權授予阿里。他指責奧斯曼篡奪了阿里的哈里發職位,並宣稱穆罕默德將來仍要轉回世間。阿里繼任哈里發後,於661年被哈瓦利吉派刺死。賽伯伊出於本派利益,將穆罕默德的轉世改爲阿里轉世。伍麥耶王朝建立後,穆阿維葉及其繼任者對忠於阿里的什葉派人的反抗,採取了殘酷的鎮壓政策。680年,穆阿維葉的繼任者葉基德在卡爾巴拉之戰中殺害了阿里次子侯賽因。於是什葉派在哈桑的繼承人問題上,發生了分歧。大部分人擁戴侯賽因之子栽因·阿比丁爲伊瑪目[1] ,而以穆赫塔爾爲首的另一部分人則擁戴伊本·哈乃菲葉(阿里庶子)爲伊瑪目,稱其爲馬赫迪[1] 。685年,穆赫塔爾藉口爲侯賽因報仇,在伊拉克發動了反伍麥耶王朝的起義。失敗後,穆赫塔爾於 687年死去。起義中出現的凱薩尼派(源於阿里釋奴凱薩尼)沿襲賽伯伊的轉世說,宣稱700年在麥地那去世的伊本·哈乃菲葉沒有死,而是隱居在麥地那附近的拉德瓦山中,以後將重返人間,給世界帶來正義,改變社會現狀;並稱其爲"隱遁的伊瑪目"和"被期待的馬赫迪"。這種思想反映了某些什葉派人在爭奪政權的鬥爭失敗後,幻想救世主的出現,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

 傳播

馬赫迪思想形成的初期,雖然在伊斯蘭社會得到傳播,併爲很多穆斯林所接受,但從未成爲整個穆斯林社團的統一思想,各派對它的解釋亦不盡相同。什葉派中伊瑪目派認爲馬赫迪是出自阿里家族中的一名隱遁起來的伊瑪目,是神啓的體現者,具有超人的精神力量,其言行正確無誤。他將重臨人間,"剷除暴虐"、"使大地充滿正義"。至今什葉派仍把隱遁的伊瑪目尊奉爲自己唯一的最高領袖,其國君、行政長官和宗教領袖被認爲是"隱遁伊瑪目"的代表。還有一些什葉派小支派,把他們去世了的領袖也奉爲馬赫迪。

按照伊斯蘭教關於穆罕默德逝世是安拉啓示終結的觀點,遜尼派認爲馬赫迪是世界末日來臨前降臨的最後一位哈里發,他給人們帶來的不是新的啓示,而是人們已經喪失的信仰,並將依據教法實行管理。在他的治理下,正義將獲得勝利。不過,雖有聖訓肯定此說,但對馬赫迪的信仰不具有宗教信條的意義。伍麥耶人曾將馬赫迪的降臨解釋爲穆阿維葉的父親蘇福揚的轉世。

 發展

後來,隨着社會矛盾的尖銳化和人民生活的日益困苦,在伊斯蘭教的歷史上,曾多次出現馬赫迪運動。其領導者利用人民羣衆對社會經濟狀況的不滿,以及期待安拉派遣特選的人降臨改變現狀的迫切心情,宣傳自己爲救世主馬赫迪或其代理人,號召人民進行反對現行制度的聖戰,建立公正、完美的社會。運動中所提出的口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羣衆的願望,容易得到人民的支持和響應。如10世紀初,什葉派人奧拜杜拉爲反對阿巴斯人的統治,利用這一運動在北非建立了著名的法蒂瑪王朝(909~1171),12世紀初,遜尼派傳教師穆罕默德·本·圖爾馬特在摩洛哥利用這種運動推翻了舊政權,建立了阿爾莫哈德王朝(1121~1269)。

 馬赫迪派

19世紀80年代產生於隸屬奧斯曼帝國的蘇丹。爲近代伊斯蘭教派別之一。其創始人爲船工出身的蘇非派教長穆罕默德·艾哈邁德。1881年7月,他以純潔伊斯蘭教爲號召,自稱救世主馬赫迪,帶領信徒在阿巴島發動反政府起義。在傳教中,他將馬赫迪思想與宗教復興思想相結合,將神祕主義與兄弟般的平均主義要求相結合,宣稱安拉爲他選擇了馬赫迪派。他主張恢復早期伊斯蘭教精神,在安拉麪前人人平等;號召人民對異教徒歐洲殖民者及伊斯蘭教的叛徒土耳其、埃及封建主進行聖戰,建立以《古蘭經》和教法爲基礎的獨立國家;廢除無法負擔的捐稅,反對貪污受賄;不承認四大教法學家及宗教長老的個人意見,只承認《古蘭經》和確鑿可信的聖訓;提倡苦修、簡樸、戒絕今世享樂,寄希望於來世。

馬赫迪派起義後,首先在阿巴島擊敗了前來鎮壓的政府軍,爾後轉移到西部山區,人數不斷擴大。1883年初佔領西部重鎮奧貝德,年底全殲英將希克斯統率下的埃及遠征軍。1885年初攻克首都喀土穆,擊斃當時任蘇丹總督的英國人戈登,建立了政教合一的馬赫迪國。入夏,穆罕默德·艾哈邁德病故,阿布杜拉繼位。後因馬赫迪派上層領導集團的蛻變,加之與埃塞俄比亞的連年戰爭,國力削弱,1898年敗亡。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