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的謀士一般都是滿腹經綸知曉天下事 他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古代的謀士一般都是滿腹經綸知曉天下事 他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的謀士爲什麼都年輕有才華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少年成才的人物有很多,他們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已經功成名就了。尤其是在人才輩出的三國時代,青年才俊就更多了。

他們一般都是滿腹經綸,足不出戶就能夠知曉天下事,比如著名的諸葛亮。那麼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這就要分爲兩部分來說了。

古代的謀士一般都是滿腹經綸知曉天下事 他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一、何爲年輕?怎樣纔算是有才華?

年輕,古代和現代定義完全不一樣,現在我們一般是指18-30歲之間,而古代16歲就成年,20歲加冠,也就是成年禮了,25歲之前可以稱爲青年,而之後則是大齡青年了,至於30歲以上的,怕是都可以當爺爺了,而且要自稱老夫。能活到五六十都是很少的。

諸葛亮和郭嘉都是二十六七纔出山的,算是大齡青年了。

至於如何纔算有才華,個人認爲也可以分兩點來看:

古代的謀士一般都是滿腹經綸知曉天下事 他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第2張

1、古代由於知識體系單一,熟讀聖賢書就算是滿腹經綸了。

宋朝宰相趙普曾說過,半部論語便可治天下,所以滿腹經綸相對來說要容易些,只要學習四書五經便可,那時連唐詩宋詞都沒有。除此之外,可讀的大概就是《春秋左氏傳》、《孫子兵法》以及《道德經》之類的書籍了。總是,可讀的書不會太多。

可現在則完全不一樣了,是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學校裏要學的各科知識就夠多了,課外知識更是數不甚數。再加上互聯網的席捲,都不知道讓人看哪個纔好了。

現代的科技雖然在發展,可人類的靈魂卻沒有長高,思維層次跟古人根本就沒法相比,所以寫出來的書籍深度,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2、古人把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學術研究中。

因爲古代娛樂方式少,所以讀書人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學術研究上。另外,飽讀詩書之餘跟好友探討交流,會讓他們的思維層次得到極大的昇華,所以,年紀輕輕就滿腹經綸,也就不足爲奇了。

古代的謀士一般都是滿腹經綸知曉天下事 他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第3張

二、古代謀士是如何足不出戶就知曉天下事的呢?

有句話古今通用,叫做“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古代的謀士們也有自己的圈子。

比如諸葛亮和徐庶、崔州平、石廣元、司馬徽等人就經常在一起討論天下大事,並且他們也都有熟人或是親戚在朝廷任職,想要了解信息還是比較容易的。隨後,他們口口相傳,並加以討論,天下事就盡在掌握中了。

況且在戰亂年代,人員流動頻繁,如果真有心打聽個事的話,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

當然了,這裏我們不是說只有讀書多才算有才華,琴棋書畫、唱歌跳舞也都算,可離開了書本的才華,終究感覺少了點什麼,姑且算才藝吧。

現在生活節奏太快了,知識體量也多,上了大學後就很少有那種讀書的氛圍了,大部分都是在玩樂中度過的,所以畢業之後也沒幾個敢稱自己有才華。

至於完成九年義務之後就輟學的,自己又不學習的,那就真是空虛寂寞老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