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甲午戰爭中清軍傷亡四萬人 日軍傷亡又有多少人

甲午戰爭中清軍傷亡四萬人 日軍傷亡又有多少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甲午戰爭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19世紀末對於晚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時期,整個19世紀後半期,戰爭伴隨着變革,不斷的在晚清展開。但其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晚清是始終萎靡不振的。

無論是與英國,法國還是日本,晚清總是在對戰中落敗。不平等的條約一個接一個的簽訂,晚清朝廷步步退讓,是保存實力,還是強弩之末?答案似乎逐漸明確了起來。

甲午戰爭中清軍傷亡四萬人 日軍傷亡又有多少人

事實上在當時整個東方都有這樣一種想法,他們承認西方的強大,但同時還拋不開天朝上國的身份。然而另一個毗鄰天朝的國家,正在悄然成長,這個國家一直被認爲是彈丸小國,不足爲懼。

但是一場戰爭卻讓這個彈丸小國嶄露了頭角,日本的實力逐漸受到了國際的重視。這場戰爭就是發生於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日本人稱其爲日清戰爭。稱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場戰爭給日清兩國帶來的巨大影響,甚至是國際形勢的轉變。

其中的來龍去脈,戰爭的起因、結果紛繁複雜。但毋庸置疑的一點是,對中日雙方來說,無論是勝利還是失敗,雙方其實都蒙受了損失。最直觀的就是雙方的人員傷亡,根據數據我們可以得知,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有4萬多的傷亡。

這其中有武器落後、消極應戰等種種原因。作爲戰勝國的日本,擁有先進的武器和訓練有素的軍隊,它就贏得更加體面嗎?其實不然,戰爭始終是殘酷的。

那麼日方究竟在甲午戰爭中有多少傷亡?又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希望能爲大家觀察歷史提供一個新的角度。

甲午戰爭中清軍傷亡四萬人 日軍傷亡又有多少人 第2張

一、逆轉形式的甲午海戰

事實上,甲午海戰可以稱作是清政府與日本當時的明治政府的一場共同的考試。19世紀60、70年代,清政府中以自強、求富爲口號的洋務派掀起了一場浩浩蕩蕩的洋務運動。

其主要內容就是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包括軍事、工業、教育等各個方面。這場運動最顯著的成果就是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海軍,即是由李鴻章領導的北洋水師,這支海軍當時稱爲亞洲第一。

也是因爲清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派遣使臣出使西方,向西方購買軍艦和武器。似乎清政府已經踏上了一條中興之路,然而沒有人意識到,積貧積弱的真正原因從根本上來說是制度原因。腐敗的政治,明爭暗鬥的官場派系,似乎註定了變革的無疾而終。

幾乎在同一時期,隔海相望的日本,也開始了明治維新。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在學習西方器物的同時也學習西方的制度。因爲擺脫了陳舊的幕府統治,明治維新運動進行的十分徹底,同時也成效顯著。

因爲實力的增長,野心也開始膨脹。隨後日本就制定了大陸政策,打算以朝鮮爲跳板,先佔領中國東北地區,進而攻佔整個中國及亞洲地區。

甲午戰爭中清軍傷亡四萬人 日軍傷亡又有多少人 第3張

日本的大陸政策,無論在當時的清政府還是歐美帝國主義國家的意識裏都是一個天大的笑話。日本藉由朝鮮東學黨起義挑起事端,而當時清朝正值慈禧太后壽辰之際,因而不願意挑起戰爭。

在應對朝鮮事件上一再退讓,多次交涉失敗之後,甲午海戰以日軍偷襲清軍增兵船爲開始,這場戰役被稱爲豐島戰役。

隨後又經歷了平壤之戰和黃海海戰,兩次大規模的海陸對決奠定了戰爭的勝負方向。清軍無論是在陸戰還是海戰之中,都表現出了外強中乾、色厲內荏的一面。

甲午海戰意義重大,但耗時其實並不長久,從1894年7月到1895年1月,僅僅6個月的時間,就改變了整個東方的格局和清王朝的命運。

二、日本兵傷亡的真相

根據戰後的傷亡統計,清政府軍隊的傷亡人數在4萬左右。對於經歷了二三十年的改革、自詡海軍亞洲第一的清朝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慘重的傷亡數目,好不容易在國際上樹立的形象蕩然無存。

甲午戰爭中清軍傷亡四萬人 日軍傷亡又有多少人 第4張

同樣清朝在亞洲的共主地位,受到了質疑和威脅,這就是帝國主義的統治者們開始思考,是否要重新定義清王朝的地位。

清政府損失的不僅僅只有這些,戰後,李鴻章赴日本馬關,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了馬關條約。條約內容喪權辱國,且大大增加了普通中國百姓的負擔。

雖然各地賠款已成爲19世紀後半期經政府處理與各國之間的摩擦的基本手段,但此次日本提出的條件可以說是獅子大開口。除割地之外,日本向中國索賠兩億兩白銀,作爲軍費。

日本卻有趁人之危之嫌,然而更加實際的原因卻是,日本雖然贏得了甲午海戰,但是本國的消耗十分巨大。可以說是舉全國之力,來打勝這場戰爭。也就是說,日本的損耗也是巨大的,在戰爭瀕臨結束的時候,雙方都已是強弩之末。

根據日本給出的戰後報告,在甲午海戰中,日本軍隊共有13488人死亡,雖然其中有1萬多人日本給出的死亡原因是病故。

甲午戰爭中清軍傷亡四萬人 日軍傷亡又有多少人 第5張

但其中的真真假假、是非曲直我們可想而知,勝利是真,但爲了勝利而付出的代價卻深藏背後不得而知。從雙方的數據對比來看,清政府確實損失慘重。但是日本卻將10年軍備擴張的成果全部壓在了甲午海戰上,這場戰爭中並沒有成王敗寇,對於日本來說是不成功便成仁。

從雙方戰前的軍備對比來看,清政府甚至有着微弱的優勢。2000噸以上的軍艦,清政府有7艘,而日本海軍只有5艘。也許正是因爲巨大的心理壓力,才讓日本鹹魚翻身。

三、失敗與勝利的代價

失敗與勝利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對於在時代變革的洪流中,踟躕前行的清政府和日本來說都是如此。清政府在戰敗之後,揹負了鉅額的賠款債務,無處開流的清政府只能從百姓身上搜刮,壓迫加劇了民怨,給了危如累卵的清王朝的統治沉重一擊。同時也讓西方列強認清了清政府的真實實力,挑釁和掠奪變本加厲。

對於戰勝的日本來說,同樣也是人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傾全國之力贏得一場戰爭,不至於用國民的血汗換來的勝負欲是否值得。但不可否認的是,日本確實向全世界證明了自己,西方列強的眼中也看到了這顆在亞洲冉冉升起的新勢力。獲得認可的同時,也同時被忌憚着。

得與失有時並不能通過數據就可以判斷出。對中國而言,這或許是一場美夢的破滅,同時也是一場偉大的覺醒,失敗帶來了重新開始的力量,和推翻陳舊勢力的勇氣。如果能變成的、多面的看待甲午戰爭,或許對勝負的糾結就能豁然開朗。

甲午戰爭中清軍傷亡四萬人 日軍傷亡又有多少人 第6張

結語:

我們分析了整個甲午海戰的前因後果,也對比了雙方的損失與所得。完整地、多角度地瞭解歷史,往往是接近事件真相的關鍵。正如開頭所說,一切關於歷史的討論,都是希望能夠更加的接近真相,更加深入的瞭解歷史本身,本文也亦是如此。

戰爭帶給我們的不只有傷痛和屈辱,更重要的是反思。從前我們總是站在清王朝的視角上,去看待甲午海戰,得出的結論總是大同小異的。但是更多的時候,如果我們站在對立的視角上,或許可以得到更多的啓發。偶有所感,與君共勉。

參考資料《清史稿》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