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在一無所有的荒山野嶺 古人是如何將米做成飯的

古代在一無所有的荒山野嶺 古人是如何將米做成飯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古代士兵做飯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古代當兵打仗可不像現在,給養車隨時待命不說,還有壓縮餅乾可以救急。那時候一般的士兵都會帶一包保命乾糧,北方的士兵帶個饅頭之類;南方的士兵會帶一包乾飯,有人還會藏一塊臘肉或者肉脯,到了實在必要的時候纔拿出來吃,不但能充飢,還能“精神十倍”。

古代在一無所有的荒山野嶺 古人是如何將米做成飯的

據清代康熙年間劉獻廷所著《廣陽雜記》記載:一般情況下,士兵們隨身還會“帶米一二升”,這也是用來救急的。但是打仗的過程中,什麼事都可能發生,能保命下來就阿彌陀佛了,伙伕可能打死了或者跑散了,有米無鍋還不是乾着急?古代的時候也沒有現在的鋼盔還能臨時充當個鍋用,一無所有的荒山野嶺,他們怎麼才能把米變成熱乎乎的米飯呢?

古人智慧,他們還真有絕招,以下是劉獻廷記錄的方法,非常實用。

古代在一無所有的荒山野嶺 古人是如何將米做成飯的 第2張

古代行軍鍋

第一步:“於地掘一小坑,築土令緊。”意思很明白,把小坑周圍的土拍瓷實了,這就是“鍋”了。

第二步:“水溼之,鋪樹葉一層。”把水倒在小坑裏讓它慢慢滲下去,然後在坑裏鋪一層樹葉。

第三步:“置米上,米淘過,更以水溼之。”就是把淘洗過的米放在樹葉上,再往米上倒水。

第四步:“米上覆之以樹葉,葉上鋪土。”這個簡單,無須解釋。

古代在一無所有的荒山野嶺 古人是如何將米做成飯的 第3張

第五步:“以火煨之,即成飯矣。”意思是在土的上面放上柴,然後點火,用上面的火來煨下面的米,時間把握好,把火滅掉,土拔開,再輕輕揭起樹葉,那一“鍋”冒着熱氣的香噴噴的米飯就做好了。

給劉獻廷講這個方法的人顯然是實際操作過,劉的評價是:“此法大妙!非獨行伍人當知也。”

古代在一無所有的荒山野嶺 古人是如何將米做成飯的 第4張

說到樹葉,當然不能用味道很難聞的楊樹葉之類,就地取材,用無味柔軟的就行,當然,如果你能找來荷葉……恭喜!這一包荷香飯恐怕是你一生當中再也吃不到的美味了。

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誰也不可能頂着鍋走路,逃難的路上有米吃就不錯,急了生吃也得填肚子。如果知道這個方法,也不算麻煩,還能吃上熱飯,實在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