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宋朝的軍隊很弱嗎?宋朝選兵的標準是什麼?

宋朝的軍隊很弱嗎?宋朝選兵的標準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朝的選兵標準是怎樣的,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宋朝建都汴梁,地屬中原,無山河之險固,卻是自古以來的爭鬥場、廝殺地。

爲了拱衛京師,北宋歷朝皇帝不斷擴軍,後來就有了王安石直斥的 “冗兵”之弊。

《曲洧舊聞》記載: “ 藝祖 ( 即宋太祖) 養兵止二十萬, 京師十餘萬,諸道十餘萬。”即十萬中央禁軍,十萬戍邊禁軍。

而到了仁宗朝,已經達到“禁軍馬步八十二萬六千”。

宋朝的軍隊很弱嗎?宋朝選兵的標準是什麼?

王安石在哲宗朝大刀闊斧地改革裁軍,但縮水的主要是地方軍,禁軍人數仍有六十萬上下。

我們常說“八十萬禁軍”,主要源於《水滸傳》中林沖所謂的“八十萬禁軍教頭”一職,雖然有時候沒那麼多,但北宋中後期,總還是維持在五六十萬人以上。

《三朝北盟會編》記載有這樣一條史料:金國東京留守高姓渤海人曾詢問被劫持的宋朝官員沈琯:“聞南朝有兵八十萬,今在何處?今何不迎敵?”沈琯回答:“散在諸路,要用旋勾喚。汴京左右約有四五十萬,黃河兩岸須有大兵守之,必不可過。”可見,宋徽宗朝,也有四五十萬禁軍。

關於禁軍的招募標準,《宋史·兵志》記載:“初,太祖揀軍中強勇者號兵樣,分送諸道,令如樣招募。後更爲木梃,差以尺寸高下,謂之等長杖,委長吏、都監度人材取之。當部送闕者,軍頭司覆驗,引對便坐,分隸諸軍。”

宋朝的軍隊很弱嗎?宋朝選兵的標準是什麼? 第2張

即宋太祖從地方軍隊裏選拔禁軍那會兒,他親自到軍中挑選了一部分高大、壯實的樣板兵,讓負責招募者帶着這些樣板兵到地方武裝部門, 按這些樣板兵的身體標準挑選。後來又改爲用尺 ( 木梃) 量度, 稱爲 “招簡等杖”。該杖標出幾個主要的刻度,分別爲5. 2 宋尺、5.5 宋尺、 5. 7 宋尺、5.8 宋尺。把宋代的尺換算爲現在的長度單位米,大致分別對應1 .6 米、1 .7 米、 1.77 米、1 .8 米。 5.7 宋尺(1 .75 米) 以上, 可入選中央禁軍;5.5 宋尺至5.7 宋尺(1.70—1.75 米)可選入戍邊禁軍; 5.2 宋尺至5.5 宋尺(1.60—1.70 米)可入選在低規格的禁軍中服雜役。 至於5.2 宋尺以下,又有志於從戎建功業者,只能投到廂軍中去了。

當然,這身高的標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宋仁宗時,范仲淹上《奏乞揀選往邊上屯駐兵士》書,曾主張揀選軍士時,應“內有身材比舊等 樣小三兩指,卻少壯得力者,即不得揀下”;宋哲宗招“河北路保甲” 時,也有註明“年二十五,雖短小一指,並許招刺”。

除了考量身高,還要考較腿力、腰力。

《畫墁錄》記載:“太祖招軍格不全取長人,要琵琶腿,車軸身,取多力。”

宋朝的軍隊很弱嗎?宋朝選兵的標準是什麼? 第3張

《嘉泰會稽志》記載:“方募時,先度人材,次閱馳躍,次試瞻視。” 即在量完身高後,還要考查被招募者奔跑和跳躍的成績,還要檢查他們的視力。怎麼檢查視力呢?跟現在通過視力檢測表來檢測差不多, 《宋史·兵志》記載:“出指二十步,掩一目試之,左右各五佔數爲見物。”

重視奔跑和跳躍成績不難理解,之所以特別重視腰力和視力,是因爲宋時兵器以弓弩爲主,時有“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爲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爲第一”之說。訓練和考覈軍士作戰能力,主要是看能挽多大的“弓弩鬥力”,以及射箭的準確性,叫作“射親”,此兩項非腰力和視力好者不可。

宋神宗熙寧元年,“詔頒河北諸軍教閱法,凡弓分三等,九鬥爲第 一,八斗爲第二,七鬥爲第三;弩分三等,二石七鬥爲第一,二石四鬥爲第二,二石一斗爲第三”。宋時弓弩每宋石的鬥力,相當於92.5 宋斤(1 宋斤約合1. 2 市斤),即最低的第三等挽弓力,也要有七八百斤的力道。

值得一提的是,岳飛到河東路平定軍入伍,後被選入侍衛馬軍司系統的廣銳軍,當時的廣銳軍士的身高規定是5.5 宋尺,即岳飛身高在1. 7 米以上,其挽弓“弓射一石五斗”“開弩八石”,可謂驚神泣鬼。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