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後世人稱宋朝爲“弱宋” 宋朝的弱到底在什麼地方

後世人稱宋朝爲“弱宋” 宋朝的弱到底在什麼地方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宋代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宋代被後人稱爲“弱宋”,你認爲他真正“弱”的原因在哪裏?

宋代,一個以“宋詞”聞名於歷史的朝代,文化興盛達到了封建歷史的巔峯,根源於宋太祖趙匡胤一統天下後“重文輕武”的政策,文臣綻放異彩,武將被打壓到谷底。

後世人稱宋代爲“弱宋”,是因爲宋代無論從領土版圖、軍事力量、經濟發展等等方面,相比中國封建史上的王朝都是相對較弱的,唯有文化領域拿得出手。

第一,從疆域版圖看宋代之“弱”,閉塞環境不利於宋代發展;

宋代疆域才460萬平方公里左右,僅僅比剛一統的秦朝疆土多100萬平方公里,遠遠遜色於歷朝歷代。請看下圖:

與宋代接壤的遼國、西夏、吐蕃、大理多個政權並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宋代所謂的一統也是一統了中原大部分區域,並非完全的大一統王朝,從未收復過漢朝開始屬於中國的河西走廊、唐代歸附的吐蕃、以及北方部分區域。

由於陸地上的閉塞環境,促使宋代全力發展海洋貿易,開創海上絲綢之路。惋惜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了,靠海外貿易強國的宋代卻無力面對陸地上的威脅,遺憾敗北。

這個與木桶原理是一致的,最短的那根木板往往決定了能量大小。

後世人稱宋朝爲“弱宋” 宋朝的弱到底在什麼地方

第二,從軍事力量看宋代之“弱”,壓制武將的政策;

宋太祖趙匡胤爲了防止再次分裂割據,通過“杯酒釋兵權”的方式,定下了宋代開國後對武將的態度。

雖然避免了流血事件,將兵權牢牢掌握在手中,穩固了皇權,但是也造成了一批卓越的武將離開大軍,導致國家軍事實力急速下降,無法與北方強勢的遼國相抗衡。武將長期離開大軍,造成戰時“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惡性循環,成爲軍事實力衰弱的一大硬傷。

再有一個就是,“杯酒釋兵權”中趙匡胤許以武將高官厚祿,爲後來幾代的貪污腐化埋下巨大隱患,極大加重了國家財政負擔。

第三,從經濟發展看宋代之“弱”,富裕官員貧窮百姓,積貧積弱。

宋代的經濟發展看《清明上河圖》,無論是手工業繁榮發展,還是航海技術、商品經濟堪稱古代巔峯,王朝之初國家富裕,百姓小康的日子自然是有的。

可是到後來,由於軍事力量嚴重薄弱,“富足”反倒成了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劫掠的理由。好比今天所提倡的強軍強國,國防力量是守土衛疆的保證,在宋代對外戰事中,從來都是敗多勝少,尤其是到中後期,割地賠款、歲歲納貢,屈辱至極,王朝僅僅維持着表面上的風光。

宋代戰敗賠款,很大一部分都是從百姓手中徵收的重稅,百姓積貧積弱越發嚴重。猶記得王安石變法的目的,其中一條就是想要從根本上改善北宋的困局,理想很美好,最終因爲保守派的反擊淪爲表面功夫,以失敗告終。

後世人稱宋朝爲“弱宋” 宋朝的弱到底在什麼地方 第2張

總而言之,宋代被成爲“弱宋”的原因在於:

1、疆域困局,被重重包圍;

2、重文輕武,限制軍事力量發展;

3、對外割地賠款,百姓積貧積弱;

此外,還有唯唯諾諾、苟且偷安的皇帝、主和派的大臣等等也是關鍵因素。一國之君都立不起來,動不動賠款、納貢、割地、和親,國家如何能興旺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雖弱,卻是中國火器(霹靂炮、震天雷等)走上歷史舞臺的開端。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