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五代時期爲何流行這樣的篡國方式

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五代時期爲何流行這樣的篡國方式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五代篡位傳統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說起歷史上最虛情假意的政權更迭儀式肯定會想到禪讓。王莽開了先河之後,就有曹魏代漢,因果循環般地又有了司馬晉代魏。而到了唐末,朱溫又通過禪讓建立了樑,拉開了五代十國軍閥混戰的大幕。

禪讓之所以被野心家喜好,是爲了得國的正統性,宋太祖趙匡胤也不例外。而且他還在禪讓得國之前,先來了一出皇帝的新裝大戲,就是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而後的“杯酒釋兵權”還弄成他是被逼無奈纔不得不造反的。

對於趙匡胤是否纔是兵變主謀,因爲宋史的藍本《宋太祖實錄》多有刪節而語焉不詳,所以很難以史料爲依據,也因此網上有不少文章認爲趙匡胤是無辜的。

但實際上,這黃袍加身的戲碼,就如魏晉愛禪讓一樣,是五代流行的一種篡國方式。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郭威早在趙匡胤十年前就上演過黃袍加身,結果真被趙匡胤學會了。

不過郭威也是跟前輩學的,最早因爲被衆將擁立而成爲皇帝的,是後唐的明宗,也就是李嗣源。看似兩人間夾着後晉、後漢,時間很久遠,但實則在李嗣源造反時,郭威是被推翻的唐莊宗親衛“從馬直”的一員,於是後來他大軍在握時也就有樣學樣了。

除了後梁,五代的開國之君都是一個圈子的

五代走馬燈似的改朝換代,看似混亂異常,實則很好分辨,除了滅掉大唐的後梁之外,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都是從同一個軍事集團誕生的。改朝換代只是集團內部的重新組合。就是大宋趙匡胤本來也是在這個集團成長起來的。

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五代時期爲何流行這樣的篡國方式

替大唐南征北戰的沙陀人

這個軍事集團成型於唐晚期,可以稱之爲沙陀集團,也可以稱其爲代北集團。前者是因爲該集團最初的中堅力量是沙陀人,也就是突厥遺種。

沙陀,西突厥別部處月種也。處月居金娑山之陽,蒲類之東,有大磧,名沙陀,故號沙陀突厥雲。——《新唐書》

而後者,是因爲沙陀人被唐朝安置在了代北,也就是今日山西北部內蒙河北一帶後,融合了昭武九姓的粟特人和當地漢人後才真正形成規模。並從代北殺向全國,替大唐南征北戰。

雖然沙陀人曾經背叛過大唐,但後來卻又成了大唐的最後支柱,甚至在大唐滅亡後,仍扛着大唐旗幟對抗後梁近二十年。

沙陀之主的李克用死前拿出三支箭遞給承位的李存勖,這可不是說讓兒子們同心協力的意思,

“一矢討劉仁恭,汝不先下幽州,河南未可圖也。一矢擊契丹,且曰阿保機與我把臂而盟,結爲兄弟,誓復唐家社稷,今背約附賊,汝必伐之。一矢滅朱溫。汝能成吾志,死無恨矣。”——《五代史》

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五代時期爲何流行這樣的篡國方式 第2張

後梁建立後 沙陀人仍高舉大唐旗幟

在完成了前兩項遺命後,李存勖繼承了大唐國號,史稱“後唐”,隨即發兵滅掉了後梁。

唐莊宗李存勖是李克用的義子。殘唐演義中說的李存孝等“十三太保”,其實是說少了。收義子是沙陀人的慣例,李克用的義子甚至能集結獨立成軍,號“義兒軍”。

但就如《五代史》所言,乾兒子多了,還都是能征慣戰之輩,內訌是不可避免的。

唐自號沙陀,起代北,其所與俱皆一時雄傑虣武之士,往往養以爲兒,號“義兒軍”,至其有天下,多用以成功業,及其亡也亦由焉。

前後五十年的五代史完全是一部富不過三代的造反史。將李存勖拉下皇位的是乾哥哥李嗣源,造李嗣源兒子反的是他的乾兒子李從珂。滅了李從珂的後唐的是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石敬瑭大將劉知遠坐視他的侄子石重貴被契丹人抓走,然後建立後漢。郭威又幹掉了劉知遠的兒子建立了後周。最後的果子被趙匡胤一個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就給摘了。

趙匡胤是黃袍加身 李嗣源是被刀槍加身 這才叫被逼無奈

李嗣源是個大字不識的猛將,李存勖繼位後南征北戰,其實大半功勞應該算在李嗣源頭上,比如打跑契丹,比如攻滅後梁。這樣的猛人自然就功高震主了。李存勖就派朱守殷監視李嗣源。

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五代時期爲何流行這樣的篡國方式 第3張

後唐版圖

李存勖一開始還算英主,只不過滅了後梁後,就開始放飛自己了,不僅寵幸佞臣,而且誅殺了不少後唐大將,弄得人人自危。這個朱守殷也是對李存勖不滿的,於是就對李嗣源說,

“德業振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公可謂振主矣,宜自圖之,無與禍會。”

李嗣源直接回答說,“吾心不負天地,禍福之來,吾無所避,付之於天,卿勿多談也。”

李存勖倒行逆施的,本來就有擁兵自重習慣的各方節度使坐不住了。魏博軍率先發難,攻陷了鄴城。李存勖派元行欽去平叛,結果元行欽大敗而歸。沒辦法這纔派出了李存勖帶着皇帝的親兵“從馬直”去討伐叛軍。

沒想到,李存勖真是惹的天怒人怨的,竟然連他的親兵都背叛了。趁夜攻打李嗣源本部,最後將李嗣源團團圍住,也不是要殺他,就是要求李嗣源自立。

刀槍加身之下,李嗣源只能從了。進了鄴城之後,趁守備鬆弛,他找了藉口就逃出了城。

這時,李嗣源被幹兒子坑了。他的乾兒子就是剛打了敗戰的元行欽。

元行欽要捅刀乾爹的理由也簡單,因爲在李嗣源自己有兒子,也有不少乾兒子,元行欽本身又不是沙陀人,而是降將,先天不足,所以好東西輪不到他多少了。而確實也能征慣戰的他是李存勖的寵臣,幹掉李嗣源,那麼李嗣源的位置就一定是他的。

李嗣源想立李存勖的兒子爲帝 結果把他們的命都坑沒了

元行欽沒有直接下手,在得知李嗣源從鄴城逃脫後卻直接通知李存勖,說乾爹造反了。而且將李嗣源幾次請罪的奏摺也截了下來。

唐莊宗李存勖其實心裏也不認爲李嗣源會造反,於是將李嗣源的兒子李從璟派來問個明白,結果被元行欽給扣下了。

一直沒得到朝廷回信的李嗣源這下子才真慌了,他的女婿石敬瑭更是直接說了,

“夫事成於果決而敗於猶豫,安有上將與叛卒入賊城,而他日得保無恙乎!”——《資治通鑑》

衆人慫恿之下,李嗣源這才決定起兵。李克用的乾兒子就剩下李存勖和李嗣源了,李存勖還想最後努力一下,就又把李從璟派了過去,結果又被元行欽攔住,而且這次是直接殺了。

這一下,李嗣源是鐵了心要把李存勖搞下去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時之間後唐各處兵馬都跟着李嗣源起了兵,最後在奪城之戰中,李存勖中箭而亡。

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五代時期爲何流行這樣的篡國方式 第4張

雖然入了都城洛陽,不過李嗣源沒想着自己當皇帝,而是要等着李存勖的長子李繼岌繼位。李繼岌當時正遠征蜀中,等他回師一聽老爸死了,居然想不開找人把自己勒死了。

李嗣源仍不放棄,要求大家去把李存勖的兒子們都找回來。這些殺了皇帝的人們哪能幹啊,找是拼命找了,但是找到了就是一刀。於是李存勖的兒子們一個露面的都沒有。

最後,已經60歲的李嗣源當了皇帝,爲唐明宗。

此時,周太祖郭威24歲。爲李存勖親兵“從馬直”的一員。不過從馬直先後都叛變了,在鄴城逼李嗣源自立,在洛陽之戰時又打開了城門。雖然還是個小兵,但城頭變幻大王旗的,對郭威的影響應該更大吧。

郭威黃旗加身 給趙匡胤當了個好榜樣

郭威45歲的時候,劉知遠建立後漢,不過劉知遠才當了一年皇帝就死了,讓已經是丞相的郭威幾個人給他兒子當輔政。

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五代時期爲何流行這樣的篡國方式 第5張

郭威像

劉知遠一死,本來他的江山就是趁着後晉皇帝被契丹抓走而得來的,於是天下大亂,於是郭威就去平叛。不得不說,五代的君主基本上一個比一個能打,很快就穩定了局勢。

不過這時候劉知遠的兒子劉承祐坐不住了,郭威的風頭可壓過他這皇帝了。於是劉承祐就指使人去殺郭威。可惜,沒人瞧得上這皇帝,派去除掉郭威的人竟然向郭威告密,爲了自保,郭威就翻出了一個旗號,爲“清君側”。劉承祐也狠,直接給郭威來了個滿門抄斬。

打仗的事沒啥可說的,郭威不費吹灰之力就幹掉了劉承祐的軍隊。隨後就逼迫皇太后讓自己監國,立了個小皇帝。

這一下就有點像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了。其野心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郭威也是個心急的,當監國才一年,就命人謊報契丹來犯,於是他就帶着大隊人馬北上了。

在檀州修整的時候,大戲來了。

“諸軍將士大噪趨驛,如牆而進,帝閉門拒之。軍士登牆越屋而入,請帝爲天子。”——《五代史》

理由是我們這些當兵的隨你幹掉了後漢皇帝,已經不能爲劉氏所容,所以你必須當天子。

“或裂黃旗以被威體,共扶抱之,呼萬歲震地,因擁威南行。”——《資治通鑑》

雖然不是準備得不如黃袍加身那麼充分,但是黃旗加身也足夠了。

當時趙匡胤24歲,已經是禁軍中的中層將領。十年後黃袍加身,34歲就成了大宋開國皇帝。

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五代時期爲何流行這樣的篡國方式 第6張

趙匡胤像

物語說

唐朝的皇帝也是隨着隋朝穿黃色的,但是一開始只是禁止庶民穿黃色的衣服。不過等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就禁止任何人再穿黃袍,否則就是謀反。

趙匡胤能夠順利奪取天下,也是沾了五代也一直是軍人執政的光。就如後晉時的造反者安重榮說的,“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爲之,寧有種耶!”不過就是看誰胳膊粗兵馬多,而自動忽略了儒家的忠君思想。

也正是因爲知道自己怎麼當的天子,纔有了後來的“杯酒釋兵權”。強化了中央集權,極力削弱地方軍事實力。大宋朝開啓了文官當道的時代。

參考資料《新舊唐書》《新舊五代史》《資治通鑑》《宋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