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舉人到底是什麼學歷 現代的研究生比得過他們嗎

古代舉人到底是什麼學歷 現代的研究生比得過他們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舉人學歷,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出於都是讀書人的羣體劃分,一般提起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等等科舉功名,許多人都喜歡拿我們現代的教育學歷去做對比。我見過最多,同時也是最不靠譜的類比劃分大概就是,秀才等同於小學生、舉人是中學生,進士則是大學生了,完全就是把科舉和高考等同而視之。

古代舉人到底是什麼學歷 現代的研究生比得過他們嗎

這樣的對比,顯然是非常滑稽的。要知道咱們現在一年高考下來,大學生怎麼都能錄個幾百萬,而科舉從隋朝初建,到清末廢除,共計1300多年的歷史中,總共也就出了10多萬進士、數百萬名舉人。這樣的錄取比例,別說是高考比不了,就是研究生考試那也比不了啊。

科舉作爲古代朝廷的人才選拔考試,其實更像是咱們的今天的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完了之後是要去政府上班的,而不是去學校上學。當然了,科舉實際上比國家公務員考試還要高級一些,因爲科舉是在選拔官員,考上的進士起步就是縣級官員,至少也是正處級。而公務員考試則是在選拔基層人才,想要當官的話還得慢慢熬。

古代舉人到底是什麼學歷 現代的研究生比得過他們嗎 第2張

不過話說回來,級別越高,自然門檻也就越高,其過程也會更爲繁瑣。在古代考科舉,那是一項大工程,對於一個人的家境、學識、包括耐心都是極大的考驗。

首先你的性別需要是男性,因爲在科舉制度誕生後的絕大部分時間裏,都是不允許女性參加考試的。其次你的知識儲備必須要足夠豐富,至少四書五經得倒背如流,還能寫得一手好文章,畢竟考試的時候要用。

大家可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以古代的教育水平,一般人能夠讀讀《百家姓》、《千字文》這些書籍,也就算不錯的了。因爲古代是農耕社會,大部分的人,其實都是背朝黃土面朝天的莊稼漢,握的是鋤頭而不是筆桿,他們沒有那個條件,也不需要去大量的讀書識字。家庭好一點的,可能上過兩年村裏莊上的私塾學堂,識兩個字,差一點的則就是斗大字不識一個。所以,在古代學過四書五經,能寫文章的人,其實已經算得上正兒八經的讀書人了。

古代舉人到底是什麼學歷 現代的研究生比得過他們嗎 第3張

再者,你需要有一定殷實的家底。古代考科舉可是一個費錢的工程,別的不說,就是每一屆科舉去省裏還有京城趕考的路費,那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古代交通不比咱們現代社會,沒有什麼高鐵飛機。有錢的還能坐坐馬車,沒錢的只有靠雙腳,一天走不了多遠的。

想想古代如果要從四川這些地方,走到北邊的京城去參加科舉考試,那還不得走上個大半年?這一路上的食宿花費,那可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一般家庭那可負擔不起。所以,想要在古代走科舉這條路,一般家裏都能有點兒東西,或者是有人資助,否則的話那日子可就太難過了。

你比如《儒林外史》裏面的范進,其去省城參加鄉試,因爲沒有盤纏,就只能餓着肚子。等到考完回來,家裏已經是幾天沒米了,連老母親都被餓的兩眼都看不見了。如果不是後來中了舉人,范進家裏可真就揭不開鍋了。

古代舉人到底是什麼學歷 現代的研究生比得過他們嗎 第4張

當然了,最爲重要的一點是,你必須要有足夠的毅力和耐心,因爲古代的科舉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其不是一場考試就能搞定的。以科舉制度最爲完善的明清爲例,其有着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級大考,每一次考試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首先童試相當於讀書人資格認證,都說科舉是讀書人的考試,而童試便是給你讀書人這樣一個身份。其一般有兩場考試,縣裏考一次,府裏再考一次,考試通過者即爲童生,有資格進入當地官辦的學校學習。由於在明清時期,科舉奉行的是“科舉必由學校”之制,所以只有成爲了童生,才具備參加科舉的資格,所以童試也算是參加科舉的資格認證。

古代舉人到底是什麼學歷 現代的研究生比得過他們嗎 第5張

然而,即便是最基礎的童試,那也是一道難關,有清一朝,近三百年的時間裏,童生頂多也就三百萬,原不如現在一屆高考錄取的人數。多少讀書人考到鬚髮皆白,仍是一介童生,據說廣東省還有百歲童生去參加考試。

童試之後則是院試,顧名思義,其乃是在學院裏面進行的考試。其乃是由到底的官辦學校舉行,分爲入學考試和畢業考試。其中入學考試稱爲歲試,通過考試的童生便可以成爲學校的正式學生,被稱爲生員,也叫秀才。

表面上看,這個秀才似乎只是一個學校的普通學生罷了。但你必須要清楚,古代的官辦學校和咱們今天的學校是兩個概念,其乃是在專門爲朝廷培養人才,差不多就相當於古代政府的官員儲備機構。

古代舉人到底是什麼學歷 現代的研究生比得過他們嗎 第6張

所以古代的秀才,已經不是普通平民了,而是屬於統治階層,我們可以稱之爲“士”。他們擁有諸多的特權,比如見着官不下跪,受審不用刑,不用服徭役等等。就算是不小心犯了事,官府也不能隨意定罪,其需要由當地的學政官員先行調查,免除其秀才的身份,開除學籍,然後才能定罪。因此一般當地的小吏和衙役,都是不能隨便欺負秀才的。

此外,秀才也算是學識地位的證明,在當地算得上不小的人物。其可以去學堂私塾裏面當老師,也可以去縣衙裏面謀取差事,收個稅什麼的。

一得爲此,則免於編氓之役,不受侵於里胥,齒於衣冠,得以禮見官長,而無笞捶之辱,平民且不敢抗衡,廝役隸人無論矣。

古代舉人到底是什麼學歷 現代的研究生比得過他們嗎 第7張

總而言之,考上秀才對於普通人而言,已經算是知識改變命運了。雖說其不能一定爲你帶來大富大貴,但至少是不用擔心溫飽了。當然了,如果你想要繼續往上爬,那又得另算,畢竟考試的路費,孝敬學官的花費,因爲讀書而浪費的賺錢時間等等,都是需要物質支撐的。就像那范進,他如果不是執意要去省裏參加鄉試,也不至於餓得家裏都揭不開鍋了。

當然了,鄉試也不是誰都能參加的,其需要生員,也就是秀才通過學院裏面的“科試”,也就是院試中的第二考,差不多就是畢業考試的意思。之所以會有“科試”,其目的就是設置門檻,進一步的挑選人才。畢竟鄉試乃是全省三年一次的大考,需要在省城舉行。省城考試場地有限,錄取名額更有限,所以不會讓全省的秀才都跑去參加,事先選拔一些人是非常有必要的。

古代舉人到底是什麼學歷 現代的研究生比得過他們嗎 第8張

鄉試通過之後,就成舉人了。而作爲秀才中的優中選優,舉人的地位自然要更高一些。要知道,舉人的名額是非常稀缺的,其不比生員,除了童生試以外,還有靠着祖上背景的廕生,或者是花錢捐納的捐生等等。舉人只能是鄉試選拔,名額十分有限。每一屆鄉試錄取的舉人,總額也就一千人多點,平攤到各省,也就五六十人,如果下分到縣,估計一個縣能有一兩個就不錯了。想想這鄉試三年才辦一屆,有的縣甚至可能幾十年都出不了一個舉人。

所以,一般只有考上了舉人,那麼在當地都算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其地位名望連當地縣官都得巴結。衆所周知,古代講究皇權不下縣,所以舉人就成了鄉里百姓的話事人,是當之無愧的地頭蛇。那些外派而來的縣官們,想要正常開展工作,免不了要尋求舉人的幫助。

古代舉人到底是什麼學歷 現代的研究生比得過他們嗎 第9張

當然了,舉人其實也是可以做官的。一般可以混個七品以下的縣丞或者教渝,雖然看起來只是一個芝麻小官,但在縣裏已經算是僅次於知縣的大人物了,怎麼也是處級官員。甚至於在一些偏遠地區,或者恰好碰上知縣缺位較多的時候,朝廷來不及補上,那些能力突出,成績靠前,關係過硬的舉人也可以直接獲得正縣級官職。

比如在《儒林外史》裏面,那個在范進中舉之後跑來拉關係的張鄉紳,其實舉人出身,後來當了知縣。

“只見那張鄉紳下了轎進來,頭戴紗帽,身穿葵花色圓領,金帶皁靴。他是舉人出身,做過一任知縣的,別號靜齋”。

此外,即便是不做官,舉人至少也能混個富貴。且不說其崇高的鄉里地位引來的巴結,就說朝廷賦予其的諸多特權,就能幫其發家致富。

古代舉人到底是什麼學歷 現代的研究生比得過他們嗎 第10張

比如舉人的名下田產是不用交稅賦,那些地主豪紳往往就會找舉人們做交易,把名下的部分田產轉移過去,以此來逃避稅賦,然後雙方再商量如何分賬。還有舉人家中的僕役是不用再服徭役的,所以不少破落戶也會主動投身到舉人家門,隨便求個丫鬟下人的身份。

當初范進中舉後,那些人紛紛來巴結,無非就是看中了他舉人身份背後的利益。

“自此……有許多人來奉承他……有送田產的、有人送店房的、還有那些破落戶……兩口子來投身爲僕圖蔭庇的……到兩三個月,范進家……奴僕、丫鬟都有了,錢、米是不消說了。”

總而言之,一般只要是考中了舉人,那就基本是衣食無憂了,生活可以說是相當的富足。所以古人常說,從來只有餓死的秀才,沒有缺錢的舉人。

古代舉人到底是什麼學歷 現代的研究生比得過他們嗎 第11張

當然,對於大部分讀書人而言,考中舉人的目的不是爲了大富大貴,而是爲了獲得會試的門票。因爲鄉試設立的目的,其實就是在爲後面京城舉辦的會試提前選拔候選人。畢竟全國生員那麼多,而京城就那麼大,不可能讓大家同時來考,所以才如此的層層選拔。

會試其實算是科舉的正式考試,至於後面的殿試,其實算是一次排位考試,只排定名次,比如狀元、榜眼、探花等等,並不會再進一步的篩選。再往後,只需要等着朝廷封官任用即可。上榜者即爲進士,擁有了正式做官的資格。一般只要是進士,最差都是個縣官。

古代舉人到底是什麼學歷 現代的研究生比得過他們嗎 第12張

這便是科舉考試的一個整體過程,其從童生試算起,到最後的殿試接受,即便是每次考試都一把過,那也要熬上三五年。而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他們一生中要歷經多次考試,纔有可能鯉魚躍龍門。就好比那范進,光“院試”這一關,就考了20多次、30多年,從20歲起,一直考到54歲。

范進道:“童生冊上寫的是三十歲……實年五十四歲……童生二十歲應考……到今考過二十餘次。”

所以,古代的科舉,那可要比高考難多了,人家那纔是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且其之後的待遇和地位,和高考也完全不是一碼事兒,甚至於比咱們當下任何一種人才選拔考試都要高級。畢竟人家科舉考完之後,最終出來的進士最差那也是縣長。就算是落榜的舉人,那也能混個處級幹部。至於更爲普通的秀才,那也算是國家儲備幹部,當個科長都綽綽有餘。

古代舉人到底是什麼學歷 現代的研究生比得過他們嗎 第13張

嚴格來講,舉人是功名,而研究生則是學歷,這是兩個概念,不能簡單的混爲一談。諸如舉人、進士這樣的科舉功名,更像是咱們現代行政體系中的職稱,而不是學歷,所以拿大學生、研究生之類的文化程度去類比,真的是不具備可比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