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前朝總督權力那麼大 清朝皇帝是怎麼防止他們有異心的

前朝總督權力那麼大 清朝皇帝是怎麼防止他們有異心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清代封疆大吏,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唐代設立藩鎮制度方便管理,最後因藩鎮割據而亡,清代爲了方便管理,開啓的總督制度,在清代近三百年時間裏,皇帝是怎麼防止總督割據一方的?

清代皇帝敢於常設之位,關鍵還是在制度上已經做好了防範,足以讓各路封疆大吏不敢犯上作亂。那麼,清代統治者究竟是如何設置軍政大權以防止封疆大吏有異心作亂呢?

前朝總督權力那麼大 清朝皇帝是怎麼防止他們有異心的

一、地理條件

觀察唐代時期的藩鎮分佈我們可以發現,皇帝在進行行政劃分的時候一般都是按照山川河流的走向來進行區分的。比如巴蜀地區,只要擁有了蜀道的優勢,那麼大軍是很難進入腹地的,隴右則佔據了河西走廊地區,只要守住喇叭口則可以遏制住進出的咽喉。這些地區一旦被整塊劃分出去,那麼很容易形成一方割據勢力,天高皇帝遠,久而久之就會發展成一方勢力,直接威脅中央統治,這一現象在五代時期最爲明顯,國土分裂程度很高,混戰不斷。

到了元代的時候,由於土地過於遼闊,所以元代統治者在劃分行省的時候就比較隨意,於是便出現了各個行省之間相互佔有對方的有利地形,無意中形成制衡之勢。後來,明代和清代的統治者們看到了這種劃分方式的益處,於是開始學習元代的劃分方式,在劃分時把地形、河川融合進去,形成相互制約的局面,有利於中央進行管控。比如四川,把進入蜀地的漢中大門分劃給其它行省,那麼便可以隨時對齊進行武力討伐。

前朝總督權力那麼大 清朝皇帝是怎麼防止他們有異心的 第2張

二、八旗大軍震懾制約

清代入關以來,一直都是依靠八旗軍的武力對中原進行震懾,清代建國以後,八旗軍在歷史中的出現頻率極低,對於清代統治者來說,八旗大軍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氣,所以對於八旗大軍設有專門的管理機構,教育、婚姻甚至經濟都由中央親自管理,且享有極大特權。

八旗大軍入關以後的任務主要就是負責監視,他們不跟老百姓住在一起,而是住在專門設置的“滿城”,他們負責監視的對象主要就是綠營將士,亦即漢人組成的武裝。綠營的指揮者是一級的官僚,八旗主要負責監視他們行使兵權是否正當,雖然在數量上不及綠營人數,但是因爲皇帝給予的,所以他們在面對綠營時是佔有優勢地位的,起到監察的作用是完全沒問題的。

前朝總督權力那麼大 清朝皇帝是怎麼防止他們有異心的 第3張

就算到了清代後期,大軍腐敗墮落,尤以八旗子弟爲主,驕奢淫逸,傲慢無禮,甚至有很多八旗兵士連戰馬都不會騎了,戰鬥力直線下降,但是相對而言,綠營兵的作戰素質也下降明顯,所以後期也沒有出現綠營兵戰鬥力碾壓八旗兵的情況,直到外國大軍打開中國國門,清代纔開始走向衰敗。

三、權力制約

唐代的滅亡是因爲節度使手中掌握了,財稅、徵兵職權也被節度使掌控,這就造成中央權力形成真空,給了節度使獨立的機會。爲吸取教訓,從宋朝開始,就將職權與行差進行了分離,文武官員的權力得到,到了明代,把行政、大軍、監察大權分開,尤其是在軍事上收回了任免權,分離了指揮權,中央對於大軍的掌控更加牢靠。

清代借鑑了前朝的經驗,又在數省之上設立總督職,主管軍事領域,但是擔任地方總督的官員人選大多是文官,沒有軍旅經驗,對於軍中之事一知半解,也沒有自己的嫡系,很難形成獨立體系,主要還是依附於中央的命令。而至於巡撫一級,雖說只統領一省之事,但是還是受到總督的,二者沒有明確的上下級關係,都可以直書朝廷,擁有上本奏請求朝廷決斷的權力,甚至出現過巡撫治壓總督的情況,比如曾國荃、沈葆楨等。

前朝總督權力那麼大 清朝皇帝是怎麼防止他們有異心的 第4張

清代主要的作戰力量是綠營兵,雖然綠營兵的實際統帥是,但是能夠節制綠營兵的將領遠不止於總督,總督在軍事上也存在,包括巡撫、提督、成都將軍、伊犁將軍等都對綠營兵有節制之權,所以想要獨立,根本無法實現。

綜上,清代雖然在數省之上設立總督一職,但是總督的實際權力卻與實際大相徑庭,由文官擔任總督,可以有效避免結黨營私,在大軍裏搞嫡系部隊以伺機叛亂。在行省的劃分上,統治者也下足了功夫,通過互相之間擁有對方的重要門戶或險要地形,實現彼此之間相互制約的作用。

當然,爲了有效管控大軍,清代統治者們還是依仗自己手裏的八旗子弟,通過給予特權和經濟婚姻上的自主權,還有對綠營兵的分權,實現八旗對綠營的絕對控制,這種威懾可以說是清代皇帝的,雖然後期出現腐敗的情況,但是還是足以震懾綠營和百姓。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