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王爵和公爵相比 兩者誰的權力更大一些

古代王爵和公爵相比 兩者誰的權力更大一些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中國古代王和公誰大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王公貴族,中國古代王和公誰大?只有皇室宗親才能封王嗎?

現在人們常以“王公貴族”來形容指身份高貴的人,那麼在中國歷史上,王和公誰大呢?

有人想當然,說王一定比公大,其實並不一定的,要看具體是哪個歷史時期。

古代王爵和公爵相比 兩者誰的權力更大一些

1、西周時期:王是指天子,也就是天下共主,只有一位,王以下爲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王比公大一級。

2、春秋時期:王和公的稱呼開始混亂起來,當時各諸侯國國君名義上都是東周天子的臣子,按禮制應該只有東周天子才能稱王,但是春秋五霸卻出現了一個“王”—楚莊王,其餘的四霸仍然是“公”,分別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和秦穆公。除了楚國,吳國和越國也自稱爲王,最爲大家熟悉的當屬越王勾踐和吳王夫差,但此時楚吳越三國雖違制稱王,但其君主地位和其它諸侯國的君主並無高低之分,而此時諸侯國君各種稱呼都有,包括公、侯、伯、子、男,比如《春秋》就有記載魯僖公二十一年的諸侯會盟:

“秋,宋公、楚子、陳侯、蔡侯、鄭伯、許男、曹伯會於盂。”

古代王爵和公爵相比 兩者誰的權力更大一些 第2張

3、戰國時期:不單楚吳越,其他有本事有野心的諸侯國君也開始稱王了,儘管他們名義上還是承認周天子爲主。而弱小的諸侯國君還只能稱公侯伯等,此時諸侯國君主的“王”和“公”地位還是平等的,差別只在於其統治諸侯國實力不同而已。

4、秦朝時期:自秦開始,皇帝纔是天子,王比皇帝低一等級,秦末戰亂,陳勝率先稱王,接着六國開始復國運動,各國各自稱王,當時最有影響的是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

5、漢朝時期:劉邦曾分封八個異姓王,其中韓信封爲楚王、彭越封爲樑王、英布爲淮南王,但後來全部被掃除,之後就只有同姓諸侯王了。漢朝王爵以下不設公爵,直接就是侯爵了,而公爵稱號的只有王莽的“安漢公”和曹操的“魏公”,而曹操後來又晉封爲“魏王”,可見王是比公大的。

6、魏晉時期:魏文帝黃初年間,定爵製爲九等:王、公、侯、伯、子、男、縣侯、鄉侯,從此到清代各朝代的爵位制度雖喝有調整,但王、公、侯三級卻基本都是有的,王比公大,公比侯大。

7、封王謹慎:古代各朝皇帝對“封王”一事是非常謹慎的,對王爵人數控制比較嚴格,而且多數是分封給皇室宗親,或者追封去世的功臣,比如明代魏國公徐達被追封爲中山王,常遇春被追封爲開平王等,而對於在世的功臣一般只會封公封侯,偶有例外,比如宋代時柴郡主所在的柴家就是異姓王,但這是宋太祖趙匡胤補償給後周恭帝柴宗訓的。

古代王爵和公爵相比 兩者誰的權力更大一些 第3張

8、混亂封王的特殊情況:元代、清代以及各個短命政權則對封王相對比較隨便,元代時封藩王非常複雜,包括四大汗國的可汗,也包括宗親、駙馬等,清代時則不單宗室可以封王,蒙古貴族和功臣也可以,比如迎清入關的吳三桂就被爲平西王,而各個短命政權的王就更不值錢了,比如太平天國一開始永安封王只有六人,但後期卻是混亂不堪,大小王加起來居然有兩千七百多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