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從孤兒奮鬥到一國之君的奇人,趙匡胤黃袍加身都是學他

從孤兒奮鬥到一國之君的奇人,趙匡胤黃袍加身都是學他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8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黃袍加身,宋太祖趙匡胤的名字便會自動蹦出來。不過,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招數,恐怕拿不到馬總的“原創”保護功能,因爲這招山寨自他的老東家、前輩學長郭威。

郭威是個苦命的娃,很小的時候便父母雙亡,由他姨撫養長大。他18歲時開始當兵,跟着後梁李繼韜混。後梁滅,歸順了後唐。後唐亡,便歸了後晉,最後依附於劉知遠麾下。

郭威深得劉知遠信任,被依爲心腹。劉知遠稱帝后,他因爲擁立有功,升爲樞密副使、檢校司徒。後漢立國一年後,劉知遠病逝,郭威和蘇逢吉等爲顧命大臣,輔佐劉承祐登基。漢隱帝即位後,郭威頭銜上的副字終於被去掉,成爲了樞密使。

從孤兒奮鬥到一國之君的奇人,趙匡胤黃袍加身都是學他

郭威生於亂世,長於軍伍,勇武有力,豪爽負氣,略通兵法,善撫將士,以軍功累遷至樞密使高位。終以軍事實力爲後盾,取後漢而代之,是五代時期軍人專權的代表人物。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一年,郭威44歲。經過26年的奮鬥,他終於混到能和人一起喝咖啡的地位了。

此時的後漢,正是主少國疑的局面,很是微妙。漢隱帝即位時僅18歲,既沒有治國經驗,又沒有軍功在身,很難服衆。況且相比其他朝代,五代更是一個武力至上的時期。每個握有重兵的武將,內心深處都燃燒着一把冬天裏的大火:

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爲之耳!

能當皇帝,誰當大臣啊!

時代在向郭威招手。不過,相比於趙匡胤的百般謀劃,郭威在很大程度上卻是被逼反的。

漢隱帝即位後,主政的是這四位:蘇逢吉、楊邠、史弘肇、郭威。其中,蘇、楊兩人爲相,負責政務,史、郭兩人爲將,史在內,保衛京師安危;郭在外,負責對敵作戰。

但不久,蘇逢吉便被罷相,淡出了權力核心圈。郭威因爲要抵抗契丹入侵,所以被封爲鄴城留守,長期駐守在河北地區,不在中央。於是,朝廷控制在了楊邠、史弘肇手中。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權臣當道,皇帝不好當。

三年之喪結束後,漢隱帝心想終於可以樂呵樂呵了,於是組織宮廷文工團開了一個大趴。事後,漢隱帝把玉帶、錦袍賞給了這些優伶。領到賞賜後,優伶到史弘肇那裏致謝。

結果史弘肇一看這情況,怒斥到:將士們在外大戰都沒有獲得這些好東西,結果你們只露露大腿就啥都有了,我不答應!於是他竟然把皇帝所賞賜的東西又一絲不落地全給沒收了。

漢隱帝寵愛耿夫人,想要立她爲皇后,卻遭到了楊邠的反對,理由是時間太快,不合禮法。耿夫人紅顏薄命,早早地去世了,心痛的漢隱帝於是想要以皇后之禮埋葬她,不出意料地再次遭到了楊邠的拒絕。

從孤兒奮鬥到一國之君的奇人,趙匡胤黃袍加身都是學他 第2張

在提倡節儉、嚴懲貪官、嚴禁軍隊擾民等方面,郭威也推行了一些有益的措施,使唐末以來極爲混亂的北方社會開始走上安定的道路。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次,楊邠、史弘肇在議論國政,一旁的漢隱帝覺得只是安靜地做一個皇帝不太好,於是想要刷一下存在感,便說了句:嗯,這件事是得謹慎一些,免得別人說閒話。

楊邠看了看他,回了一句:陛下還是靜靜地站在那裏就好,你這一開口整個氛圍立馬就不對了。像國家大事這樣的小事,還是留給我這樣卑賤的人去考慮吧。

好,現在問題來了:經歷上面四件事情的打擊,請問漢隱帝心理陰影面積是多大。

一場君臣撕逼大戰不可避免。

乾祐三年(公元950)十一月,楊邠、史弘肇一塊去上班,兩人熱烈商討着國家大事—“吃了嗎”“吃了,你呢?”“我也吃了”“你吃的什麼啊?”“我吃···”,還沒說完,突然從廣政殿裏殺出幾十個黑衣人,看到楊邠等人就砍。

是日,楊邠、史弘肇、王章全部死於工傷。

站在楊邠、史弘肇的屍體上,漢隱帝心情異常舒暢,於是跟軍隊大小將領喊麥:楊邠等人把朕當做一個小屁孩對待,今天終於輪到朕當家做主了。你們再也不用擔心遭受權臣的危害了!

不過,事情還沒結束,因爲王殷、郭威都還活着。

王殷受史弘肇厚恩,有叛變可能性,所以要死。郭威更危險,首先,他是個權臣,而漢隱帝已經受夠了權臣。其次,他與史弘肇也是至交好友,他之所以鎮守河北還能保留樞密使的頭銜,正是史弘肇一手促成。所以,郭威也得死。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躺槍的郭威只得默默地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寶寶不說話~寶寶心裏苦~

漢隱帝兵分兩路,王殷這邊,他給太后的弟弟李洪義下了必殺令;郭威這邊,他先殺了郭威滿門,其後又給郭崇威、曹威下了同樣的必殺令。不成想,李洪義不敢下手,直接把漢隱帝的密詔給獻了出去。拿到詔書的王殷二話不說,順豐給了郭威。

於是,看到密詔後的郭威面臨着“是反呢還是反呢還是TMD反呢還是乾脆就TMD反呢”這一史上最考驗智商的多選題。

郭威召集郭崇威、曹魏等一干將領先開了個會。

哎,兄弟們哪,我聽說皇帝竟然把楊邠、史弘肇殺了,這真是天大的冤案哪。當初我和楊、史一道追隨先帝歷經千辛萬苦、披荊斬棘才奪取了天下,當初的日子可是真辛苦啊。

我們一道接受了先帝的託孤之命,誓死輔佐今上,大家是勁往一處使,爲建設一個民主、富強、文明、和諧的新漢朝而共同努力。沒想到,萬萬沒想到,他們就這樣走了啊。

誰說皇帝昏庸的?!是誰?哦,聽錯了啊。哎,打仗多了,身體廢了,耳朵也不好使了。皇帝當然是無比光明、無比正確的。只是楊邠、史弘肇這一死,當初一起奮鬥的人,只剩下我一人,我是生無可戀了。

從孤兒奮鬥到一國之君的奇人,趙匡胤黃袍加身都是學他 第3張

在郭威的精心治理下,中國長期戰亂的局面開始轉向統一,開始顯露出民富國強的跡象,爲周世宗也爲趙匡胤的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不,剛好皇帝來了一道詔書,說要殺了我。各位,反正我也不想活了,你們就執行皇帝的旨意吧,這樣一來你們也就不會受到我的牽連了。

嗚嗚嗚···將軍啊,天子還小,肯定是受了身邊小人的矇蔽,如果真讓這幫小人得知了,國家哪還有好日子啊。爲了國家,爲了人民,您都得好好活着啊。

嗚嗚嗚···我郭崇威願意和您一道回朝廷申訴,掃除那些無能諂媚的小人,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您如果就這樣被一個使者殺掉了,將會蒙受千古不白之冤哪,這事打死我也不能答應啊。

是啊是啊,樓上說的對啊,這是萬萬使不得啊,咱們還是回朝以理服人去吧。

於是,郭威帶着大軍浩浩蕩蕩地去找皇帝說理去了。當然了,首先得清君側,不把皇帝身邊的小人幹掉,沒法說理不是。

說理的結果是,漢隱帝被殺,開封被攻破並遭受軍隊的大肆劫掠。

漢隱帝死了,郭威可以安穩地當皇帝了嗎?要是一般人,或許就直接稱帝了,但謹慎的郭威沒有這樣幹。因爲劉姓皇族勢力還很龐大,火急火燎的篡位,風險很大。

局勢得先穩住,不讓劉氏藩鎮勢力起兵。怎麼穩?先立一位劉姓皇帝。

於是郭威拍着胸脯表示皇帝還是劉家的好,我深受先帝厚恩怎麼會幹出篡位那樣無恥下流的事,你們把我當做什麼人了?!至於隱帝的死,我已經明令禁止不準傷害他一根汗毛,誰知道士兵那麼不小心。真是不小心啊,大家務必要相信我啊。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然而立哪一位呢?

參與皇位角逐的選手有四個,開封府尹劉勳、河東節度使劉崇、徐州節度使劉贇以及許州節度使劉信。劉勳先被pass了,因爲他身體羸弱,能活到那天都是個未知數,萬一死在了登基那天就太搞笑了。

緊着被排除的是劉崇,他與郭威早有矛盾,當郭威主政時,他便藉口抗契丹跑到地方,募兵備戰,擴充自己的勢力,立他是自找麻煩,而且對方很可能也不信。

劉信呢?野心不大,能力一般,是個可選項,但就怕立他,劉崇、劉贇不服,會起兵。這樣還剩下一位選手–劉贇,不過他也是最好的選擇。一則他是劉崇的兒子,立他,劉崇不會有怨言,劉信也不會反對。二則他所處的徐州,是戰略要地,只有把劉贇調出來,纔可能迅速拿下徐州。

最終,郭威以太后的名義公佈了這場皇位選拔賽的冠軍–劉贇,同時他以契丹又打來了我得趕緊救火的名義離開了開封。

這兩條消息一出,劉姓宗室安了心,天下還是我們老劉家的啊,不管是學英語還是學日語學韓語,總之媽媽都不用再擔心了。

劉贇一聽到這消息就立刻啓程,歡歡喜喜往開封趕。劉信也是趕緊派兒子去徐州迎接劉贇。劉崇呢,本來因爲隱帝的死,正要起兵討伐郭威,這時趕快消停,一下子從金戈鐵馬變成了鞭炮齊鳴。

三鎮勢力於是全部穩定了。

從孤兒奮鬥到一國之君的奇人,趙匡胤黃袍加身都是學他 第4張

郭威把帝位傳給了沒有血緣關係的其妻侄柴榮。這一點在中國歷史上是唯一的,歷史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劉贇大做皇帝美夢時,郭威一行來到了澶州。

十二月二十日,晴。正在驛站整理行囊準備出發的郭威,聽到外面傳來吵吵鬧鬧的聲音。定睛一瞧,士兵們像人牆一樣逼近。

你們不要過來啊,我要關門了。什麼,竟然爬牆進來了,好吧,進來就進來吧,你們要幹嘛?讓我當皇帝,不能不能,這是要我命啊。什麼沒黃袍,誰說沒黃袍?這根本不是黃袍的事好不好。

那誰?我都說了不是黃袍的事,你幹嘛還要把軍旗撕下來。哎呀,我嗓子都喊啞了,你們就是不聽我話。哎呀,不好,頭有點暈,睡一會先。

哎,這是誰趁我暈過去的時候披在我身上的,你們這是要幹嘛啊,這是把我往火坑裏推啊。

好吧好吧,事已至此,我也無可奈何了啊。

這便是郭威的澶州兵變、黃旗加身的經過。隨後,衆軍士擁着身披黃旗的郭威即刻返回開封。你說契丹入侵不管了?呵呵,他們風聞郭威的王霸之氣後便二話不說回家了。

黃袍加身後的郭威立刻翻臉,一面派人將已經身在宋州的劉贇軟禁了起來,一面派兵包圍了許州,劉信被逼自殺。這樣,劉姓宗室三鎮去掉了二鎮,只剩下河東劉崇一隻力量,威脅不大了。

次年正月,郭威於開封稱帝,建立了後周。

十年後,趙匡胤遵循郭威的腳步,按照同樣得了流程,於開封稱帝,建立了大宋。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