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鄭國的地理位置如何 爲何春秋時期大半的仗都和它有關呢

鄭國的地理位置如何 爲何春秋時期大半的仗都和它有關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6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鄭國的地理位置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春秋時代,根據《歷代戰爭年表》的統計,大約發生了380次戰爭。其中,鄭國直接受災的就有80次。翻開整部春秋史,每當諸侯爭霸伊始,鄭國都會顯現着身影。當然,它一般是作爲被暴打的對象出現的。那麼,是不是因爲鄭國本身好戰呢?非也!一切都源於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作爲西周時代建國頗晚的大國,鄭國的封地並非一開始就在如今的新鄭之地,它的首封地即是如今的陝西華縣。

鄭國的地理位置如何 爲何春秋時期大半的仗都和它有關呢

圖中很明顯,由它的封國位置就可以看出,位於鎬京東部,函谷關西部的鄭國作爲周朝東大門的守衛者,它和看守着周朝西大門的守衛者——寶雞的西虢(小虢前身)一樣,都是周朝最信賴的臣屬。的確,它的首任國君鄭桓公是西周最後一個王周幽王的老爹宣王的兄弟。不過,這位開國之君十分有遠見,他見幽王時代的國政混亂,擔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於是便在犬戎攻破鎬京之前將國中百姓和財產暫時存放在新鄭之地,也就是春秋時代的東虢和鄶的地方。

鄭國的地理位置如何 爲何春秋時期大半的仗都和它有關呢 第2張

不過後來鄭國隨着周平王東遷後,鄭國就頗不厚道地鳩佔鵲巢了。對於鄭桓公爲何單單遷徙到新鄭一問,《國語》中《鄭語·史伯爲桓公論興衰》已經將前因後果完全說清,對此不得不佩服史伯的高瞻遠矚,感嘆史伯真乃天人。當然,本文的討論點還是側重於東遷的鄭國地理位置。

鄭國的地理位置如何 爲何春秋時期大半的仗都和它有關呢 第3張

在春秋前期,參與爭霸的諸侯基本上就是齊、秦、晉、楚四大國之。當然,秦國雖然想參與爭霸,無奈卻被晉國牢牢封鎖在了函谷關以西。崤之戰後,更是從此一心一意地和隴西之地的夷狄打交道了!四大國之中,被稱爲荊蠻的楚國自周朝開國伊始就是個最入不得華夏諸侯眼中的外姓人,但是楚國卻是最爲雄心勃勃的實力派的擴張者,長達數百年的北上擴張征程讓人感覺它和俄羅斯一樣百折不撓,更是讓身居北方的華夏族感覺到一絲來自南方的寒潮。所以,除了春秋初年的戎狄對華夏族爲禍頗深之外,楚國對華夏族的禍患是最嚴重的。

鄭國的地理位置如何 爲何春秋時期大半的仗都和它有關呢 第4張

所以,整個春秋史就是華夏諸侯不斷地抵抗楚國北上的歷史。當時衡量諸侯國有無充當霸主的資格,首先就有一條——暴揍楚國。先崛起的齊桓公,後來者晉文公,晉文公的繼任者晉悼公,晉景公莫不如此。因此,鄭國這位處於十字路口的倒黴蛋就不得已地捲入了其中。雖然鄭國和宋國一樣都是位於中原的核心地帶,但是在一馬平川的黃淮海大平原上,相比鄭國的位置,宋國就是跑龍套的。一則,鄭國靠近周朝王室所在地洛陽;二則鄭國把控着通往洛陽的要地虎牢關。此外,鄭國還位於黃河中下游和濟水河畔,把控着華北平原南下的主要渡口羣:延津。(古代黃河自今河南延津縣至滑縣北流,其間有靈昌津、南津等渡口,總稱爲延津)

鄭國的地理位置如何 爲何春秋時期大半的仗都和它有關呢 第5張

當時楚國擴張主要有兩條路,一是自郢都(江陵)出發,沿着漢水北上經襄陽進入南陽盆地。南陽盆地西北爲伏牛山,東南爲桐柏山,兩條山脈夾持着一段丘陵地帶的出口可以通往中原之地,這段被稱爲方城隘口的丘陵位置大約就在如今的方城、葉縣。但凡楚國的軍隊以及商旅北上者走此路居多,歷史上稱其爲“夏路”(楚適諸夏,路出方城,人向北行)。出了方城隘口就到達了鄭國地界。自鄭國至宋國再至齊魯腹地秦沂山脈,其間平坦開闊且無山川阻擋,即使有河流也是作爲軍隊的飲水補給線。所以,當此一路楚軍到達鄭國之地後,一則可以經過鄭國之地渡過延津北上,二則可經虎牢關進入洛陽之地窺伺周鼎。

鄭國的地理位置如何 爲何春秋時期大半的仗都和它有關呢 第6張

楚國擴張另外一條路就是出方城夏路向東走,渡過汝水、穎水,可以經陳都宛丘(今睢陽),過宋都商丘,再到魯都曲阜,最後抵達齊國。前文已述,鄭宋兩國均處於中原地帶,但是作爲春秋前期主要爭霸的對頭楚晉來說,鄭國是更具有戰略價值的。

鄭國的地理位置如何 爲何春秋時期大半的仗都和它有關呢 第7張

晉國當時主要的軍事和政治中心在山西南部,如果它想進兵中原必須南渡黃河。晉國南渡黃河主要經過三處要地:茅津渡、孟津渡和延津

茅津渡位於今平陸縣,對岸即是東遷後的西虢——南虢(黃河南岸)所在地三門峽會興。雖然晉國渡過了茅津渡,但是還要穿過數百里林深草密的崤山才能到達洛陽,之後穿過虎牢關到達鄭國。

鄭國的地理位置如何 爲何春秋時期大半的仗都和它有關呢 第8張

孟津渡,今河南孟津縣。武王伐紂曾在此地會盟諸侯,然後渡黃河後直攻朝歌。孟津渡是東周都城洛陽的北大門。晉國與王室之間的感情聯絡、出兵勤王等大多由此地溝通。

延津渡,前文已述。相比茅津渡和孟津渡,晉國尤其鍾愛延津渡。因爲晉國渡過茅津和孟津後還要經過虎牢關,假如鄭國站在了楚國一方,那麼晉國就會有被伏擊的危險。延津則不然,晉國渡過延津,即會直接抵達中原腹地,或得到鄭國的物資補給,或者兵圍鄭都新鄭。

鄭國的地理位置如何 爲何春秋時期大半的仗都和它有關呢 第9張

所以對於晉楚兩方來說,如此重要的地區假如掌握在自己手中無疑會增添一份保障。楚國握住鄭國,可以拿它做緩衝區,不僅可以屏蔽自己的北方的邊境還可以阻礙晉國順利將兵力投遞到中原。反之,如果楚國不能控制鄭國,一則楚國需要投入大量兵力防守方城夏路,二則也削弱了楚國向東北方向投遞的兵力。春秋史上,雖然楚國曾數次兵圍宋國,但是前提都是控制了鄭國,保障了自己的補給交通線以後。否則,楚軍懸師境外,晉軍如果突然發兵封閉方城夏口,切斷了楚軍糧道和歸路,楚兵生還者回來就得罵大街!當然,因爲鄭國靠近王室,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不但春秋的諸侯們喜歡做,後世也是樂此不疲。

鄭國的地理位置如何 爲何春秋時期大半的仗都和它有關呢 第10張

春秋初期——鄭國、楚國之間的緩衝國衆

最後,鄭國經過鄭桓公、鄭武公、鄭莊公三代的發展,春秋早期有小霸之稱,軍事實力不可小覷。晉楚兩國雖然勢均力敵,但是如果迫使鄭國加盟的話,無疑會成爲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且這根稻草的後世君主既沒有曹操的韜略也沒有朱溫的武功,和周王室鬧翻了之後就失去了王室的大旗支持,這對本身無險可守的鄭國來說確實不是件好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