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桿秤的背後有什麼文化奧祕?“桿秤”的發明蘊含哲理!

古代桿秤的背後有什麼文化奧祕?“桿秤”的發明蘊含哲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桿秤背後的奧祕。

桿秤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堪稱“國粹”。桿秤由幾個部件組成:一是秤桿,它粗的一端上有秤毫並且整個秤桿上鑲有秤星;二是秤砣;三是秤盤。

古代桿秤的背後有什麼文化奧祕?“桿秤”的發明蘊含哲理!

秤砣也叫“權”,它是按軒轅星座表意製作,屬星宿,是主雷雨的神。秤桿稱作“衡”,象徵紫薇星座,“權衡輕重”這個詞,就是由此而來。

而古人的稱重器械在規格上與現代不同,古人使用的“鐵坨秤”以十六兩爲一斤,半斤等於八兩。

爲什麼我們的先祖會這樣規定重量單位呢?其中又包含了哪些奧祕呢?

關於這個“把十六兩”定爲一斤,有着一個廣爲人知的小故事。故事中記載道,當時秦國負責統一度量衡的不是秦始皇本人,而是丞相李斯,李斯其人極有才華,有了金剛鑽才攬瓷器活,在收到吩咐之後,很順利地統一了貨幣的規制、量器的大小,還有基礎重量單位的定奪。但這個時候問題來了,讓多少兩等於一斤比較合適?李斯陷入了糾結之中,因爲既然兩的單位已經定下來,換算起來好像隨意一點也沒問題,但太隨意了又有失考究。

舉棋不定的李斯遂去問了秦皇,秦皇不說話,大筆一揮寫下幾個小篆:天下公平。李斯還是有點摸不着頭腦,但是他靈機一動,數了這幾個字的筆畫,欣然決定用十六兩作爲一斤。

古代桿秤的背後有什麼文化奧祕?“桿秤”的發明蘊含哲理! 第2張

雖說故事是這麼來的,但這種歷史小趣聞明顯有後世編纂的成分在內,沒什麼科學依據,不可考。

事實上,探討這個問題,得從兩個方面來講,一個是傳統文化,一個是實際的歷史背景。

首先文化上,老祖宗的這些東西,必定是有着充滿哲學智慧的解釋。古人認爲,人的一生,從生至死亡,如果有福有祿長壽,就說明人生是圓滿的。

他們以星相作爲測算命運、窺探天機的手段,星相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中國的古代文化。

古人視“北斗七星”爲帝王之星,主生殺、執生死;“南斗六星”爲生命之星,主生靈、執正道;“福祿壽三星”爲賜福之星,主福壽、執吉凶。

這三大星相的總數爲“十六”,因此古人將“十六”定爲稱量物體的基本單位。 正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

古人將象徵着“生死、正道、吉凶”的數字刻在秤上,是爲了告誡那些心術不正的生意人,生死正邪全在一念之間,切莫爲了貪圖一點蠅頭小利而拋棄做人的原則。

古代桿秤的背後有什麼文化奧祕?“桿秤”的發明蘊含哲理! 第3張

少秤一兩貨物,福星便會減去你的一點福氣;少稱二兩貨物,壽星便會減去你的一點壽命。

所以過去民間流傳有“秤上虧心損陽壽,秤平斗滿是好人”的說法。

中國的傳統文化告誡我們,要買賣公平,生財有道。因此秤在人們心目中被認爲是正直無私、光明磊落的象徵。三國時期諸葛亮曾說過:“我心如秤,不能隨人低昂”,而這個說法已經超越了商市買賣,昇華到了人格、品德的高度。所以奉勸各位生意人以誠爲本、以義爲先、多積陰德,少佔便宜。

古人認爲北極主生,南極主死,天上的北極星指引方向,因此,定盤星是代表着北極星,十六兩的星分別代表着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上福祿壽三星共十六星,並要求商人要公平交易,如果少給人一兩,就表示坑人者無福,少給人二兩少祿,少給人三兩則短壽。

八兩爲半斤,因此人們常常說“半斤八兩”來形容兩個人差不多。

古代桿秤的背後有什麼文化奧祕?“桿秤”的發明蘊含哲理! 第4張

當然,古人的智慧並不僅僅是觀星探相那麼簡單,還跟當時的生產條件和制度有關係。

首先當時標準參照物,一斤就是十六兩。

據《漢書食貨志》記載,秦國以黃金作爲稱量物體的單位。打個比方,秦始皇規定一尺爲23釐米,那麼一寸也就是2.3釐米。

《漢書食貨志》上說“黃金方寸爲斤”,方就是尺,也就是23釐米,寸就是2.3釐米。用黃金打一個長23釐米、寬2.3釐米的立方體,測量出的重量等於十六兩,也就是古人所說的一斤。不過古人的“克數”與現代不同,所以古代的一斤相當於現在的半斤多一點。

《三國演義》中關羽使用的冷豔鋸有82斤重,實際上只有41斤,或者不到50斤。民國時期,民國政府延用十六兩制,但是將一兩定爲31.2g,一斤定爲500克。

直到1959年,我國才使用“十兩制”,也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稱重單位。

古代桿秤的背後有什麼文化奧祕?“桿秤”的發明蘊含哲理! 第5張

而這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牽扯到一個進制問題,在古代的生產條件下,在秤桿上用二進制顯然要比十進制好用。大家不妨想一想,在秤桿上是十等分的刻度好製作還是十六等分的好製作?

這裏有些朋友估計會說是十等分,但其實是十六等分。因爲在古代刻量工具缺乏的情況下,想做到等分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最簡單的就是對摺,也就是二進制的一個雛形。既然是對摺那就只能是二四八十六這樣,所以纔有了十六等分。

先秦時期不論科技還是生產力都遠遠不如今天,就是桿秤也不普及,老百姓更多地使用簡易的天平來稱量。

只要有一個一斤重的砝碼(即“權”),運用天平原理,跟砝碼一樣重的物體就是一斤;如果物體比較輕,把砝碼對半分,正好就是半斤;如果物體還是輕,繼續平分,就是四分之一斤。如此步步逼近。

古代桿秤的背後有什麼文化奧祕?“桿秤”的發明蘊含哲理! 第6張

如果採用十進制的話,到四分之一斤這裏就不是整數了,確定臨時砝碼的難度上升。所以斤兩換算的進制採用二的次方數最爲方便。

如果不是這樣,肯定早就用十進制了,畢竟好換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