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在沒有棉被的時候,古代富人與窮人分別是如何過冬的?

在沒有棉被的時候,古代富人與窮人分別是如何過冬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沒有棉被或蠶絲被之前,古代的富人和窮人都會用一些保暖的東西度過寒冬。睡覺時,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都只會蓋“寢衣”就寢。要詳細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是先來捋一捋棉花的歷史吧。

我國最開始是沒有棉花的。棉花這種植物,最早出現在公元前5千年的印度河流域。 到了9世紀,摩爾人才將棉花的種植方法傳到了西班牙。15世紀時,棉花又被傳到英國,然後相繼又傳到了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事實上,中美洲早已有了棉花,原住民已經懂得用棉花紡織衣服和毯子的方法。

16世紀時,當西班牙人進入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島後,發現當地的植棉業已很發達了。島民們甚至還將彩色棉花紡織成布匹,做成了顏色好看的服裝。

公元前2000年,我國在廣西、雲南、新疆等地區,已採用棉纖維作紡織原料。但在中原地區,起初人們只將棉花作爲觀賞植物,並不知道它的實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蘇萊曼遊記》中記載:北京地區所見到的棉花,還是在花園裏被作爲"花"來觀賞的植物。

《梁書·高昌傳》記載:其地有"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纊,名爲白疊子。

由此可見,如今在紡織工業中擁有重要地位的棉花,最初只是被我國古人當作花、草一類的植物看待的。

在沒有棉被的時候,古代富人與窮人分別是如何過冬的?

據史料載,棉花是通過以下途徑傳入我國的:

由南北兩路向中原傳播

南路:

第一條途徑,是由印度經東南亞傳入海南島以及廣東、廣西。在秦漢時期傳入了福建、四川等地區。

第二條途徑,是由印度經緬甸傳入雲南,時間大約在秦漢時期。

第三條途徑,是非洲棉經西亞傳入新疆、河西走廊一帶,時間大約在南北朝時期。

北路:

宋元交迭之際,棉花已被傳播到了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廣大地區。到了13世紀,北路的棉花已傳到陝西的渭水流域。 由於非洲棉和亞洲棉的質量都不好,產量也較低,到了清末時期,我國又從美國引進了良種陸地棉。到了現代,我國種植的全是各國陸地棉和它們的變種。

民間運用

據史料載,我國邊疆地區的各族人民對棉花的種植和利用,比中原要早得多。直到漢代,中原地區的棉紡織品,還比較稀奇和珍貴。

目前中原地區所見到的最早的棉紡織品遺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發現的一條棉線毯。也就可以推斷出,在唐宋時期,棉花已經開始向中原移植了。從那時開始,棉布就逐漸替代了絲綢,成爲普通百姓主要的服飾材料。

元代初年,政府專門設立了木棉提舉司,大規模向百姓徵收棉布,每年多達10萬匹,後來又把棉布作爲夏稅(布、絹、絲、棉)之首,可見棉布已成爲主要的紡織衣料。

元代之後,明、清的朝廷除了大量徵收棉花棉布之外,還出版了植棉技術的專業書籍,可見朝廷對種植棉花是多麼得看重。

明代宋應星的 《天工開物》中記載:“棉布寸土皆有""織機十室必有"。

古代的取暖方式

在寒冷的冬季,古代的富人和窮人都是用一些能夠保暖的材料來禦寒過冬的。

火、爐

在遠古的石器時代,人們已經學會用火了。那時候主要通過燒柴火來取暖。在那時的居住遺址內,專家們還發現過用火的燒土面和竈坑,可以推斷,那時候的人們主要是通過燒火採暖。

後來到了春秋時期,人們設計出了一種“燎爐”,富人們在它裏面可以添加木炭取暖,燎爐一般附有炭箕,用來轉移火種和添加木炭。

人們爲了禦寒,還會選擇在冬季吃一些養生的食物來補充熱量。貴族用陶或者銅鼎來烹調食物,平民一般會用鬲。它們雖然材料不同,但都是通過在器皿下燒柴或炭的方式來煮熟食物,這也是“火鍋”的雛形。同時,富人還會喝酒禦寒。

在春秋戰國時期,宮廷中已經有了蠶絲被。

到了秦朝時期,皇宮中已出現“火牆”或“壁爐”,考古學家在咸陽宮遺址的洗浴池旁邊發現了三座壁爐,其中兩座都是供浴室來使用的。這些壁爐主要是用來燒炭,牆上會有煙孔,避免炭煙中毒。

貧苦的百姓如果有點條件的,會在家裏做一個簡易的火炕禦寒。

在沒有棉被的時候,古代富人與窮人分別是如何過冬的? 第2張

那個時代,由於蠶絲被非常昂貴,除了王公貴族之外的人們在睡覺時,雖然沒有棉被或蠶絲被,但也會蓋一些東西。有一種“寢衣”,就是在睡覺時蓋在身上禦寒的。這種“寢衣”,類似於披風,在走路時也可以披在身上。一物能多用,也說明古代人有足夠的智慧去應對嚴寒了。

在先秦時期,這種寢衣是帶着袖子和帽子的。古代人席地而坐的時候,裹着寢衣也十分暖和。當然,窮苦百姓只能用麻來做寢衣。

火、牆

在秦興樂宮裏還設計了火牆,那時是用兩塊筒瓦相扣成一個瓦筒,再逐一相連起來就成了一個管道。再將這管道與爐竈相連,圍在牆的內側,使管道內的熱氣散發到房間中,從而起到保暖、升溫的作用。這應該就是暖氣的最初原理和形狀。

椒房

椒房殿也是古代皇宮的取暖設備之一。之所以叫“椒房殿”,是因爲四周的牆壁是用花椒的花朵磨成粉之後,再和泥塗壁而成的。除了牆壁上的花椒花粉對人體有好處之外,它還有保暖的作用。

據《西京雜記》記載:

溫室殿以花椒和泥塗壁, 壁面披掛錦繡,以香桂爲主, 設火齊雲母屏風,有鴻羽帳,地上鋪着西域毛毯。

瑞炭

到了唐宋初期,棉被還沒有開始流行,百姓在睡覺禦寒時,依然沿用着先秦時期傳下來的寢衣。後來在杜甫的詩中,曾提到: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

這裏的“布衾”指的就是大一點的寢衣,而那時候因爲還沒有流行棉花,人們會在裏面加一些絲質衣服的碎片或者蘆花,這樣可以達到保暖的目的。

唐後期,雖然已經有了棉被或蠶絲被,但是在取暖的設備上,仍然有很大的改進。

在《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此炭燒於爐中,無焰而有光。每條可燒十日,其熱氣逼人而不可近也。”

這裏提到的炭,是指從西涼國進貢來的青色的炭,又被皇家稱爲“瑞炭”。

那時,人們還發明瞭銅質中空的手爐:橢圓形的爐中放火炭或者尚有餘溫的竈灰,在爐子外還可以加一層布罩。

宋朝對進貢來的炭更加考究,宋高宗不僅要進貢的人先把炭製成野獸的形狀,還指明只要“胡桃文鶉鴿色”炭。宋高宗雖然奢侈,但那時戰爭頻發,他對守衛邊關的將士還是十分體恤。除了發放基本的薪水之外,朝廷還會按照將士的級別賞賜將士的衣物和炭火。因此,那時對薪和炭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在《宋史·食貨志》中就有記載:

京西、陝西、河東運炭至京師,薪以斤計一千七百一十三萬,炭以秤計一百萬。

在沒有棉被的時候,古代富人與窮人分別是如何過冬的? 第3張

在宋代,還發明瞭一種叫“湯婆子”的保暖用具。由於它成本比較低,所以在民間很快就流行起來了。“湯婆子”又稱“錫夫人”“湯媼”“腳婆”,也是現代熱水袋的雛形。它一般是由錫或者銅製成橢球狀或南瓜狀的瓶子,上方開口帶有帽子,從這個口子裏灌熱水進去,就能抱在手上或是放進被窩取暖了。這種價廉物美、經久不壞的取暖用具,甚至還有很多傳到了清朝。

手爐

明代時,人們總結了前朝手爐的優缺點,又逐漸設計了很多更具實用性的小巧手爐。小到可以放入袖中,還會在手爐裏添加一些香薰藥料。後來,這些精美的銷售爐也就成了貴族把玩的藝術品了。

夾牆

明清的皇宮爲了禦寒,在設計皇宮時,爲了對抗寒冷,建築師們想出了一個方法。他們把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在牆下有預設的火道和添火炭的地方。在炭口點火後,熱氣就會順着整個夾牆瞬間提升屋內的溫度。

暖閣

清朝皇宮中的暖閣是根據火炕的原理改造的地下火道,也是現代地暖的雛形。

在《宮女談往錄》一書中,慈禧太后身邊的宮女就這樣回憶:

宮殿建築都是懸空的,像現在的樓房有地下室一樣。冬天用鐵製的轆轤車,燒好了的炭,推進地下室取暖,人在屋子裏像在暖炕上一樣。

熏籠

皇宮的室內也會設置熏籠。東漢時期的《說文》中有關於熏籠的註釋,唐代的自居易在《宮詞》一詩中寫道:“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

熏籠分爲盆和籠兩個部分,製作十分精美,大的熏籠達數百斤,有一米多高,有的甚至是青銅鎏金的,還有琺琅的。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坤寧宮等處都設有熏籠,熏籠有大有小,樣子十分華麗。

在民間,也有簡易的熏籠。裏面的盆其實就是一個黑色的小砂鍋,外面的“籠”用竹條編制,將黑色的小砂鍋固定住。這種“熏籠”一直流傳到上個世紀,很多地方都還在使用。既可以坐在上面,也可以拿在手中。

棉被的風俗

自從唐宋開始流行棉被之後,就催生了一個新的行業:彈棉花。

“彈棉花”又稱"彈棉""彈棉絮"和"彈花",是中國傳統手工藝之一,歷史悠久,從元代開始,這個行業就正式進入了史料。

元代王禎《農書·農器·纊絮門》載:當時彈棉用木棉彈弓,用竹製成,四尺左右長;兩頭拿繩弦繃緊,用縣弓來彈皮棉。

舊時,農村有不少貧苦農民和工匠因生活所逼,整年在外地爲人彈棉絮,被稱爲"彈棉郎"。時至今日,雖然在設備上大有改進,但仍有這個手工行業的堅守者。

在我國還流傳着一個古老的習俗,女兒出嫁時,通常都要陪嫁一些新棉被,象徵着日後的日子溫暖富足。按民俗,普通人所用的紗,一般都用白色。但作爲嫁妝時,棉絮必須以紅、綠爲主,這才喜慶和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