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元朝得版圖有多大?元朝疆域的最北端在什麼地方?

元朝得版圖有多大?元朝疆域的最北端在什麼地方?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元朝疆域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衆所周知,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版圖疆域最大的朝代,按照中學歷史課本中的元朝地圖來看,元朝的版圖東起庫頁島、日本海,南達南海,西至天山,而其北端更是一直畫到北冰洋,總面積達到2000多萬平方公里。

元朝得版圖有多大?元朝疆域的最北端在什麼地方?

但稍微瞭解一些地理常識的人都知道,西伯利亞地區降水稀少,氣候乾燥寒冷,即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也是難以開發的不毛之地,而在科技遠不如現代的千百年前,蒙古人真的抵達並長期有效統治這一地區,將元朝的版圖擴張到北冰洋沿岸嗎?

元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遼闊的朝代,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有一些人認爲: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率領蒙古軍隊向西一直打到歐洲的多瑙河流域,元朝的版圖應該地跨歐亞。這種說法顯然是不準確的。

自13世紀初,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後,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接連進行了數次大規模軍事擴張,向東進攻高麗、日本;向南進攻金、西夏、南宋、大理;向西進攻西遼、花刺子模、波斯和歐洲,兇猛的蒙古騎兵最遠打到歐洲的多瑙河流域。經過半個世紀的東征西討,蒙古人先後攻滅40多個國家,建立起了橫跨歐亞,版圖空前超級帝國。

元朝得版圖有多大?元朝疆域的最北端在什麼地方? 第2張

《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中關於蒙古擴

雖然元朝是蒙古帝國的延續,但元朝並不等於蒙古帝國,把蒙古帝國征服的東歐劃入元朝的版圖是不正確的。

自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後,蒙古人在軍事上所向睥睨,但蒙古國的政治文化相對落後,並沒有形成治理如此龐大帝國的有效制度,因此蒙古帝國東征西討的過程中,沒佔領一塊新的領土,蒙古大汗便將這些領土分給宗室功勳,由他們分而治之。

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四大汗國,即成吉思汗長子木赤的欽察汗國(金帳汗國)、次子察合臺的察合臺汗國、三子窩闊臺的窩闊臺汗國和忽必烈弟弟旭烈兀的伊爾汗國。

元朝得版圖有多大?元朝疆域的最北端在什麼地方? 第3張

元朝和其他汗國

這些汗國有着極強的獨立性,蒙古大汗只能靠宗族之間的血緣關係維持其對各汗國的統治地位。而在蒙古第四任大汗蒙哥死後,蒙古帝國內部爲爭奪汗位,發生了激烈衝突,各汗國之間互相攻伐,雖然忽必烈最終贏得了汗位爭奪戰的勝利,但身爲蒙古大汗的忽必烈已經失去了對其他汗國的控制,其建立的元朝實際控制範圍不過蒙古本部及南方漢地。因此元朝的領土只是元朝皇帝直接統轄的領土,而不包括其他汗國的領土。

元朝得版圖有多大?元朝疆域的最北端在什麼地方? 第4張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繪製元朝和四大汗國疆域)

此外,忽必烈建立元朝後,將統治重心從蒙古本部南移至中原漢地,並進行了相當程度的漢化改革,將草原帝國改造成適應中原地區社會文化和經濟基礎的傳統封建王朝,因此元朝和蒙古帝國是有着本質區別的,也不能把蒙古帝國的版圖強行套在元朝的版圖之上。

元朝的領土真的北界直達北冰洋?

在理清元朝和其他汗國關係後,我們知道元朝的版圖並不包括東歐等其他汗國的地圖,那麼元朝的領土真像課本里描繪的那樣直達北冰洋嗎?

元朝得版圖有多大?元朝疆域的最北端在什麼地方? 第5張

我們先來看元朝人自己是怎麼說的。《元史·地理志》中稱元朝疆域“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東南所至不下漢、唐,而西北則過之,有難以裏數限者矣。”從《元史·地理志》的描述來看,元朝的疆域在東南也就是傳統的中原漢地大致相當,而西北則超過,但具體比漢唐大多少,卻又以“難以裏數限者矣”這種模棱兩可的詞語來描述。此外,元人編寫的《輿地要覽》對於元朝疆域的描述爲“大元地域,東止高麗新羅百濟,南止雲南大理等國,西止吐蕃回鶻天竺等國......”而對於其北界到哪裏,同樣也有沒有詳細說明。

元朝得版圖有多大?元朝疆域的最北端在什麼地方? 第6張

從現有的關於元朝疆域的史籍來看,都沒有元朝疆域北界直達北冰洋的記載,那麼課本中將元朝地圖劃到北冰洋的依據是什麼呢?

元朝是蒙古帝國的延續,元朝北疆領土也大多承襲自蒙古帝國,然而蒙古本部是傳統的遊牧社會,人們逐水草而居,並沒有像中原一樣有成熟的郡縣制度,因此確定其蒙古部族及其有效統治下的其他民族的活動範圍就成了確定元朝北部疆域範圍的關鍵。

在蒙古帝國的擴張過程中,成吉思汗及其子孫除了向東南西三個方向進行軍事征伐外,也沒有忘記向北擴張,征服招降北部的部落。例如1207年,成吉思汗令其胞弟拙赤率右手軍去泰加森林一帶收服當地的部落,斡亦剌種、禿巴思種、萬乞兒吉思種、自失必兒種等部族先後歸附蒙古。

根據《史集·部族志》記載,在蒙古北部地區大致分佈一下部族:

唐努烏梁海地區:斡亦剌惕、禿巴思、合卜合納思、兀兒速惕等部族

貝加爾湖地區:不裏牙惕、巴兒渾、康合思、豁裏 、禿麻惕 、巴亦惕、不剌合臣、客列木臣等部族

葉尼塞河流域及其以西:乞兒吉思 、失必兒 、客思的音、田列克、脫額列思、禿合思、塔思 、巴只吉惕等部族

蒙古帝國通過對以上三處地區部族的降服,基本控制了從葉尼塞河流域到貝加爾湖一帶大致相當於現在中西部利亞地區的廣袤土地。

元朝得版圖有多大?元朝疆域的最北端在什麼地方? 第7張

蒙古北部阿爾泰語系部族

爲了瞭解北方是否還有未降服的部族,窩闊臺大汗(蒙古帝國第二任大汗)還曾派遣“和端等入北海, 往復數年, 得日不落之山。”而這裏的日不落之山,應該就是北極圈附近有極晝現象的某座山丘,這大抵是當時元朝人探索到最北的地方的記錄。

元朝得版圖有多大?元朝疆域的最北端在什麼地方? 第8張

極晝現象

雖然元朝人曾經達到過北極圈附近,但要確定一片無主之地屬於某國的領土,不僅僅需要有人踏足此地,還需要長期留守、居住或管理統轄。就好比我們出國旅遊,不能說你曾經去過某個地方,就說那裏是中國的領土,而必須要在當地建立定居點並實現有效的管理統治,才能證明那裏爲本國的領土。

而“日不落之山”顯然不具有定居點的屬性,而那些臣服於蒙古的北方部族據考證也基本生活在凍土帶以南地區,與北冰洋相去甚遠。例如《元史·地理志》中關於西北諸部族的記載:

“昴昂可剌者,因水爲名,附庸于吉利吉思,去大都二兩五千裏......晝長夜短,日沒時炙羊肋熟,東方已曙矣,即唐史所載骨利幹國也。”《元史》中特別描述了昴昂可剌晝長夜短的現象,說太陽下山時煮羊肉,羊肉煮好天就亮了,可以推測昂可剌距離北極圈不遠,但並沒有到達北冰洋。

而目前可以確定的元朝設置過的最北的定居點爲北海側影所。

元朝得版圖有多大?元朝疆域的最北端在什麼地方? 第9張

北海側影所是元代科學家郭守敬爲編制《授時歷》而在全國範圍內設置日影觀測點,《元史·天文志》中對全國26個側影所的位置都有詳細的記載,位置較北的四個側影所位置如下:

大都,北極出地四十度太強,夏至晷景長一丈二尺三寸六分,晝六十二刻,夜三十八刻

和林,北極出地四十五度,夏至晷景長三尺二寸四分,晝六十四刻,夜三十六刻

鐵勒,北極出地五十五度,夏至晷景長五尺一分,晝七十刻,夜三十刻

北海,北極出地六十五度,夏至晷景長六尺七寸八分,晝八十二刻,夜一十八刻

而北半球任意地區北極星角度與當地的緯度相同,參考中國古代一個圓周365度標準,可以推測北海側影所的緯度在北緯64°左右。同樣,元大都“北極出地四十度太強”也與北京北緯40°的緯度相符。

此外,根據北海側影所的晝夜情況,也可以反推其緯度位置。將元朝一日一百刻換算成現在的一日24小時,可以得出一刻約等於14.4分鐘。那麼北海側影所夏至日的晝夜情況爲,晝長19小時40分,夜長4小時20分,根據夏至日不同緯度的晝夜時長可以推測北海側影所的位置在北緯63°左右,與前面根據北極星位置推算的緯度相近。

最後在結合《元史·地理志》中關於昂可剌晝長夜短的記載,可以推測元朝領土的最北端在西起額爾齊斯河東到鄂霍次克海,北緯63°一線。

元朝得版圖有多大?元朝疆域的最北端在什麼地方? 第10張

(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地圖》中將北海側影所的位置標註在北冰洋沿岸,顯然是有失偏頗)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課本中的地圖,也就是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中的元朝地圖。在這幅將元朝疆域劃到北冰洋的地圖中,我們看到,鐵勒側影所位於貝加爾湖以北北緯55°附近,北海觀影所位於葉尼塞河東邊北緯64°附近,並標註有部落名,和千戶、萬戶等宗藩封地,這些地名標註大體上符合元代史料對於的記載。

元朝得版圖有多大?元朝疆域的最北端在什麼地方? 第11張

(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中的元朝嶺北行省地圖)

但我們也注意到,北緯60°以北的廣大地區內除昂可刺外,再也沒有標註出一個部落或者定居點,由此可見這一地區並沒與元朝人的活動記錄。因此,將元朝疆域北界直接畫到北冰洋是沒有說服力的。

古代中國對於領土主權、國家邊界什麼的沒有現在這麼強的觀念,有其是北方的遊牧民族,本身就逐水草而居,那裏適合放牧就往那裏走,導致人們很難確定其歷史邊界,反映到歷史地圖編制上來,就是找到幾個確定的點,然後畫粗略地畫一條弧線,例如我們平時看到漢唐疆域地圖都是如此。那麼爲什麼到了元朝這裏,就搞特殊化,在沒有有力證據的情況下,直接畫到了北冰洋呢?

元朝得版圖有多大?元朝疆域的最北端在什麼地方? 第12張

(《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南宋、金、西夏時期地圖)

網上常見的說法是,當時繪製地圖時正處於中蘇交惡的時期,爲了膈應蘇聯而故意將元朝的地圖北界直接劃到了北冰洋。當然,這也是網上的說法,具體是何種原因,我也就不做妄議了,但在我看來,以北緯63°爲北界,在劃定元朝疆域地圖,是一種比較正確的畫法。